1.4人文艺体素养育人体系
学校大力提倡、支持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活动健康的人文、艺术和体育等活动。开展十项学习竞赛、十项体育竞赛“双十竞赛”活动,举办各类人文素质讲座、演出、报告、辩论,举办社团文化节,大力倡导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高等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坚持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定位
突出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建立融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创业就业需求紧密结合。
2.2改革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性质实行探究式、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推出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资源共享,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灵活运用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发明创造、实习实训、实践经历的考察。
2.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法规及宏观经济等教学内容融入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实训教育,为其提供孵化环境和保障措施,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交融、政策与创业相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按照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原则,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库,鼓励专业教师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融入到课堂中,支持教师将基于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
2.5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和培训
支持在校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沙龙、创客空间,鼓励学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2.6构建创业实践平台体系
加快“互联网+”创业网络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构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创新创业团队平台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开放实验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将项目教学法融入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注重过程培养,鼓励学生依托项目参加各类大赛,通过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培养质量,为学生充分就业提供素质、知识、技能保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