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它主要是为了能够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核心动力之一,产业升级也都是能拉动技术创新的,二者之间也都是起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本文就整理了关于科技创新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药理学国际学术交流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穆鑫,赵颖,周文霞,张永鹤,李学军,张永祥,杜冠华
摘要:为完成国际学术交流在科技创新中作用的系统研究,该文通过实际参与、资料研究与分析、专家访谈等方式,以国际药理学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为切入点,对其举办目的、整体设计、组织形式、特点特色、举办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研究认为国际学术交流对科技创新,如药理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新药研发、人才培养等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与利用国际专家和专业资源,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影响力和话语权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药理学;新药研发;学术交流;学术会议;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学术交流已成为推动科技发展和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受到高度重视。通过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学术交流,有助于详细了解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动态和动向,对于研究与开发主攻方向、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的确定等十分重要。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展示自己的研发成果,对于增进国际同行对自己工作的深入了解,进而建立国际合作研究十分重要。此外,对于各层次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也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学科任务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药理学在医学科学的进步、药学科学的发展、新药创制,以及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也是国际学术交流十分活跃的热点领域之一。该文从药理学这一重要“桥梁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入手开展研究,通过实际参与、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等方式,对不同区域、类别和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的特点、作用及意义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和精准定位,全面了解药理学不同层次国际学术交流的特点和价值,分析其对促进和推动药理学研究、新药创制等创新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国情、整合与利用国际专家和专业资源、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影响力和话语权等方面的建议。
1学术交流与学术会议
学术交流是指在以提高学术质量为目的的前提下,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信息的沟通与互换。学术交流是伴随着科学研究而产生的,最早是以社团和沙龙形式出现,后来随着正式科学刊物和研究论文的出现,使学术交流能够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同的学者和论文之间通过引用关系,形成知识交流的学术网络。近年来,电子出版和在线文献数据库的大量涌现,提高了论文的可访问性和学术交流的速度[1]。学术交流可分为面对面、合作式的直接交流,以及以纸介为载体的间接交流。在这两种交流方式中,学术会议耗时最短、交流最直接、效果最突出,可以说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学术会议由各种方式的科学家聚会发展而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术会议的目标体系、组织形式、交流方式、运行流程、文化氛围等,都不断变化[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学术会议的选题也更加注重实际,在瞄准科学发展前沿的同时,集中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连接,直接为促进经济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和谐社会服务。学术会议已然成为了当前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成果转移转化以及人才流动的重要平台。
2现状分析与评估
2.1国内外学术会议现状目前,国内主办的学术会议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特点,不仅有全国和地方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会议,还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的会议。学术会议已形成“百花齐放”之态势,但各方举办学术会议的目的不同,内容也各有特点。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学术交流活动的国际化趋势也愈发明显。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例,2014~2016年,境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由2014年的571次增长到2016年的791次,增长38.5%;参会人数从204805人增加到243762人,增长19.02%;会议交流论文篇数从64624篇增加到94931篇,平均每次会议交流论文数从113篇增加到120篇,增长6.04%[3]。从实际效果看,这些交流和对话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有效地培养了我国科学家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使其能够更好地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审视我国的科学事业,进而借助比较与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化水平和地位。但就其层次和水平而言,我国相对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说,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学术理念和实践来推进我国学术交流国际化的步伐是大势所趋,更是符合应对我国各学科未来发展的需要。
2.2国际学术会议案例分析
2.2.1世界药理学大会(WorldCongressofPharmacology,WCP)WCP是由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大会,每4年召开1次,旨在推动全球药理学工作者共同探讨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交流科研进展,分享研究成果,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药理学学术大会,堪称药理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
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6年,中国药理学会在北京成功承办了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500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其中,国外代表2200余人,国内代表1200余人,其规模为历届之最。在本次大会上,世界药理学研究最新进展、最高水平得到了展现,很多研究领域出现了突破,无论是研究的深入程度和广泛程度,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阶段。许多以前没有被重视的领域得到了重视,一些经典的重点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型的研究领域大量出现,表现出药理学发展的良好前景[4]。
从申办到成功举办这一世界最高水平药理学学术会议的8~10年的时间内,中国药理学研究和人才成长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中国药理学会及中国药理学工作者逐渐走上了国际舞台,大大加速了学科发展及人才成长的步伐。例如,从参加第15届世界药理学大会的近千篇论文中来看,当时有些研究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我国大批青年药理学工作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创新性。中国药理学会成功举办世界药理学大会,从科技创新、技术发展与进步以及人才成长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不但对我国药理学事业发展发挥了有力推动作用,也对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产业发展,以及两年后我国启动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科技创新产业链发展作用研究论文(共3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