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雨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谚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被称为“文化大百科全书”。通过谚语能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内容。本文拟从中日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入手,探讨动物相关谚语表达的背后所映射的中日文化差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谚语;动物相关;文化差异
谚语是人们世代口头相传并流传下来的语句,言简意赅且内容丰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谚语的表达,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而众所周知,长久以来动物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据相关数据显示中日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占谚语总数的7%~8%,而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狗、猫、牛、马、鱼等动物。本文拟从动物谚语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这四种动物——狗、猫、牛、马着手,比较中日同种动物谚语,从而了解中日谚语在表达、使用以及文化方面的不同之处。
1 中日动物谚语对比
1.1 与“狗”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相关谚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围绕狗‘忠诚’本性的表达,比如:犬马之劳;犬马恋主;犬吠非主;而另一类多是:狗眼看人低;恶狗咬人不露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这类多否定、贬义的评价。可见,多为贬义和否定的评价。
(2)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如:「犬は三日養えば恩を忘れない」(狗养三日,不忘主人恩);「犬も歩けば棒にあたる」(狗若乱跑利也碰棒。比喻想做某事者会祸从天降,亦指遇到意外的幸运之事);「犬と猿」(狗和猴子。比喻关系不好,水火难容);「犬も食わぬ」(连狗也不吃);「犬に論語」(给狗讲论语,意指对牛弹琴);「犬の川端歩き」(狗在河边走。意指再怎么在河边走也不会有任何收获。);犬の糞(狗粪。代指不干净的东西,表示蔑视);「犬の遠吠え」(犬之远吠。比喻虚张声势);「犬は人に付き猫は家に付く」(狗随主人,猫看家留)等等。与中国谚语相反,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表达中,多是褒义的。
可见,中国有关“狗”的谚语大多数比喻贬义、否定、歧视的含义,表示褒义的并不是很多。而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正面印象要多于反面的印象。
1.2 与“猫”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与猫相关的谚语,多是以猫狗对比的形式存在的。比如:好狗不跳,好猫不叫;猫怕过冬,狗怕过夏;猫是奸臣,狗是忠臣。还有一类,如:被烫过的猫,连冷水也怕;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猫打喷嚏天不晴,等等。
(2)日本与猫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猫に鰹節」(让猫看守鱼干。意指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可能);「猫も杓子も」(有一个算一个);「泥棒猫」(比喻暗地里做坏事的人);「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养猫三年恩,三年就忘光);「猫は虎の心を知らず」(比喻小人物无法理解大人物的心理);「猫なで声」(谄媚声,讨好别人的撒娇声);「猫かぶり」(假装老实,隐藏本性);「猫に小判」(给猫金币,指对牛弹琴);「小姑一人は猫千匹」(一个小姑子堪比一千只猫的麻烦,比喻难对付);「猫の洗いが夕方なら晴れ」(猫傍晚洗脸是晴天);「猫が顔を洗うと雨が降る」(猫洗脸要下雨)。
由以上可见,中国关于“猫”的谚语基本上都是把猫看作与狗的忠诚相反的存在,多是贬义的。而日本的与猫相关的谚语,猫被看做是贪吃馋嘴的无用之辈,目不识珠的庸才,或者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其次,与猫相关的谚语在气象谚语方面,日本是要多于中国的。
1.3 与“牛”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关于牛的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类在饲养活动中形成的谚语。如:牛鼻不冒汗,可能有病患;牛儿常放,膘肥肉壮;牛羊恋坡,天要下雨,等等。
(2)根据特征和特性来说理的谚语。如: 牛被捉,在于角;人被捉,在于舌。牛老角硬,人老艺精;牛不吃水强按头;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牛耕田,马吃谷;牛头不对马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2)日本关于牛的谚语词条,根据《ことわざ大辞典》收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引用中国的典故,如:
「牛の首を懸けて馬の肉を売る」(挂牛头卖马肉)出典《晏子春秋》
「牛の桃林の野に放つ」(放牛于桃林之野)出典《周の武王の話》
(2)占卜天气的俗说、俗信
「牛が夜中に鳴くのは火事の知らせ」(半夜牛叫,家中起火)
「牛が子を生んだ夢を見ると病気になる」(梦见牛生犊,要生病)
「牛は地震の前には暴れる」(牛发狂,要地震)
(3)用牛的特征来比喻的谚语
如:「牛の歩み」(牛的脚步。比喻行进的特别迟缓的样子。)
「牛の歩みも千里」(牛的步伐也可走千里。比喻只要不懈怠坚持就会有成果。)
「牛の小便」(牛的小便。比喻滴滴答答长时间持续的样子。)
「牛の喉から引き出したよう」(像从牛的喉咙里拉出的。比喻衣服等东西又黑又脏的样子。)
由以上对比可见,与牛相关的谚语中,中国的基本分为两类,而日本与牛相关的谚语可以归结为三类。具体来看,两国都有从日常饲养习惯中总结的关于牛的习性、特性以及预测天气等谚语。但是日本与牛相关谚语中,用牛的特征来引申作比喻这一类谚语,是中国所没有的,也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1.4 与“马”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关于牛的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类在饲养活动中形成的谚语。如:马取稳健,不择毛色。
(2)根据特征和特性来说理的谚语。如:马拗损力,人拗损财;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有措手,马有失蹄;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见鞍思马,睹物思人;好马不吃回头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心急马行迟;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2)日本关于牛的谚语词条,根据《ことわざ大辞典》收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引用中国的典故,如:
「馬を鹿」 (指鹿为马) 出典《史記·秦始皇本紀》
(2)占卜天气的俗说、俗信,比如:
「馬が嘶けば天気が良くなる」(马嘶鸣,天要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从动物相关谚语看中日文化差异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