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县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一些同志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识还是十分到位,认为工管委是协调服务机构,自己的工作又与钱权没有联系,属于纯“清水衙门”,没有滋生腐败的土壤,无腐败可反。二是有些同志还存在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认为只要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平平安安,不出大的问题就可以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干劲明显不足。三是在学习
上有的同志标准不高,惰性膨胀,只求过得去,不愿下苦功。四是在一些制度的落实上还有缺陷。
三、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一是在县委、经济商务局党委、县纪委第二纪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部署,突出特点,开拓思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的新路子。二是不断探索丰富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三是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四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围,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
总之,一年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和群众“零投诉”,案件“零发生”。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成绩、弥补不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继续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围绕我县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协调服务等工作职责,促进马塘工业园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县工业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改委工作总结
全市发展和改革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谋划,狠抓落实,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新贡献。主要工作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聘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团队,组织编制了《绿色襄阳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襄阳发展战略规划》,并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编制的《襄阳东津新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批准,上升为省级战略,由省长兼任东津新区建设推进委员会主任。高标准、高质量编制了《襄阳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实施方案》、《襄阳市低碳城市试点发展规划》、《襄阳市新能源城市发展规划》、《襄阳市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襄阳市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多个专题规划。
(二)拓宽融资渠道,争取资金成效显著。一是争取资金再上新台阶。全年争取中央、省投资项目718个,到位资金25.34亿元,比上年多争取6.87亿元,增长37.2%。二是发行债券取得新进展。3.09亿元的“襄阳市(市区)中小企业集合债”,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文,即将正式发行;2.54亿元的“襄阳市(县区)中小企业集合债”,已上报国家发改委;18亿元的三期襄投企业债,国家发改委已受理。三是银企对接取得新成果。全力推动金融机构和重点项目对接,累计签约金额达574.4亿元,其中与重点项目对接金额339.4亿元。四是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引丹灌区小水电项目开工建设,首期提款800万欧元;利用世行贷款1亿美元的城市交通项目如期开工;首家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的外资企业——襄阳三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获得批准。五是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引进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53.5亿元。2011年我委引进的项目,2012年实际完成投资2.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创新管理机制,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一是坚持项目管理制度化。精心编制了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路线图,纳入路线图的840个重点项目,已有719个开工建设,开工率85.6%。其中,130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540亿元。二是坚持项目督办常态化。按照路线图确定的节点,实行重大项目推进报告单制、督办函制、例会制,向包保领导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督促未开工或进度缓慢的项目尽早开工、加快建设,定期召开全市项目推进会,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困难。在媒体上开辟“重大项目追踪”、“聚焦大项目”等专栏,加强舆论监督。三是坚持项目策划动态化。对标国家政策投向和省市工作重心,加大项目策划与前期工作力度,及时对项目库进行滚动更新。目前项目库纳入项目2923个,总投资20127亿元。其中,省重点支持的37个重大项目,制定了工作节点控制图,并按照节点进度要求全力以赴推进。四是坚持项目落地集聚化。完善了《襄阳市开发区考核办法》,会同经信委起草了《襄阳市培育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意见及考评办法》,筹备召开了全市新城新区建设现场观摩会;支持全市各开发区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五是坚持项目审批高效化。行政审批“窗口”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推出“节假日预约服务”,实现行政审批“零障碍”,全年备案、核准、审批项目1158项,总投资2004.1亿元,增长39.2%。 (四)加强调查研究,政策谋划成果丰硕。先后完成《关于汉江中下游流域综合开发与保护的情况汇报》、《关于我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关于推进武汉和襄阳“四个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建议》、《关于将襄阳市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建设的建议》等多个省市重大调研课题,撰写了一批研究报告,多篇文章被上级采纳或在媒体上刊登,并获得全省发改系统、市政府系统、市社科系统等优秀调研成果奖。我们率先提出的“汉江中下游流域综合开发”、“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事项,分别被纳入省重大规划和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北煤南运”铁路通道和郑万铁路途经襄阳被纳入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铁道部同意将武汉至襄阳城际铁路,作为西武高铁的组成部分先期规划建设。余家湖煤炭储备基地及“路口电站”项目纳入省和国家规划。襄阳列入国家大型油料生产基地。骆蓄、襄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襄阳纳入“国家低碳发展宏观战略案例研究市”范围。
(五)强化统筹协调,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一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全市职工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7%,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8%;13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了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3992套、棚户区改造16274套,还新申报了一批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三是节能降耗进展顺利。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扎实推进,7家企业8个项目完成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完成了年度节能目标。四是鄂西圈建设力度加大。绿道网11月份正式开工,成为鄂西圈重点示范项目。五是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市援助XX县的640万元资金全部到位;一大批援建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4.66亿元;智力援疆、资金援疆、产业援疆、项目援疆全面推进。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落实年”。全委上下要紧紧围绕“竞进提质”的总要求,认清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争创新业绩,全力助推“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2021年县发改委党风廉政工作总结范文(1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