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分析,主要危险源应全面考虑。
对地下结构(隧道结构),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否会改变隧道结构的受力状态(浅埋、深埋、明挖、暗挖、成拱作用);是否在隧道顶部加载或卸载;是否会破坏隧道结构锚杆/衬砌和防水层;是否会造成隧道结构整体偏压;是否在隧道底部或两侧有掏洞开挖情况;是否存在隧道结构整体隆起或下沉的可能性;是否会破坏隧道围岩完整性改变围岩级别;是否存在诱发地下水位剧烈变化的因素;是否存在地下结构渗漏和积水的可能性。
对地面或高架结构,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否会改变基础受力状态;是否会造成基础悬空/偏压或结构整体失稳;是否会侵入轨道限界;是否存在高空抛物到轨道线路的可能性。
对于车站,增设或临时封堵出入口是否会对轨道客流疏散产生影响;消防/人防分区是否合理;通风/照明/给排水是否为独立系统或存在相互干扰。
对出入口通道、风井、电梯井、冷却塔等轨道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否会影响人流疏散、防洪防淹;与拟建建筑的避让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方案专篇说明》中应对各风险源进行评估。
管道及涵洞工程建设是否造成轨道交通隧道应力改变,如轨道隧道存在应力改变的情况,应对轨道隧道变形及内力进行验算,《方案专篇说明》应提供计算书或计算过程,根据计算结果对轨道交通隧道的安全状态进行判定,给出判定结果。
33
项目建设对轨道交通设施造成的影响,计算分析是否满足结构安全要求;项目建设或基坑开挖引起的振动和轨道变形是否满足安全运营要求。
三、对轨道交通拟采取的保护方案
根据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案专篇说明》应对轨道交通拟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明确。
1.轨道交通保护结构设计方案(如果有)。 2.设计技术措施
调整线路平面或纵断面线型,调整开挖方式,加强防排水设计,委托第三方监测。
3.对后续设计及施工的要求
《方案专篇说明》应明确对后续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的土石方工程均不采用爆破施工。位于保护区以外的土石方工程尽量不采用爆破施工,如工期等原因确实需要采用爆破施工的,则采用控制爆破作业,准确核算装药量,设置减震沟,保证传递至轨道结构的振动速度不大于1.5cm/s。爆破方案与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协商确定。
加强施工期间洞内排水。 6.2.2 设计图纸
建设单位应提供轨道保护区范围内方案设计的全部图纸,同时针对轨道交通控制保护设计专篇图纸部分提出下列要求:
1.总平面图
34
项目总平面图应按1:500地形图绘制,平面图坐标系统应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统,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
平面图中应准确并突出反映轨道交通线路走向情况及轨道结构外轮廓线,采用显著线型及文字标识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分界线。
平面图中应明确拟建项目与轨道交通结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最近处各剖面位置。
2.纵断面图
管道及涵洞工程应提供线路中心线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应采用黄海高程系统。应将轨道结构(车站、区间、出入口、风道风井等)如实绘制到纵断面图中,同时应明确反映轨道隧道拱顶、拱底标高、轨道高架线路轨顶标高、轨道高架墩柱基础底标高等轨道结构基础信息。
3.与轨道交通线路危险点剖面图
纵断面图无法完全反应拟建工程与轨道交通危险断面的情况下,应提供拟建管道、涵洞工程与轨道交通线路各危险点(如水平距离最近点、垂直距离最近点)剖面图,剖切位置应在平面图或纵断面图中反映出来。
剖面图应准确反映轨道结构形式,区间隧道拱顶、拱底标高,高架线路墩柱基础形式、基础底标高等信息;准确反映道路、铁路线路相关位置与轨道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拟建项目的结构底标高。 6.3 初步设计轨道交通控制保护设计专篇
35
6.3.1 设计说明书
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轨道交通安全保护专篇名称应为《XXX工程初步设计对轨道交通X号线安全保护设计专篇说明》(以下简称《初设专篇说明》),《初设专篇说明》包含下面内容:
一、项目概况与轨道交通的相对关系 1.项目概况 2.轨道交通概况
3.建设项目与轨道交通的相对位置关系 4.轨道交通保护专篇编制依据
5.初步设计阶段局部调整情况说明(如果有)
初步设计阶段项目概况与轨道交通概况介绍除明确方案阶段拟建项目与轨道交通的基本信息外,主要应明确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初步设计阶段与方案设计阶段局部内容调整情况,对调整原因进行说明,并调整内容对轨道交通影响情况进行说明。
二、对方案设计阶段相关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1.对轨道交通方案阶段专项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2.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或可能对轨道交通造成影响的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工程方案阶段的专家论证意见或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三、对轨道交通结构拟采取的保护方案或保护措施的深化 四、对施工及第三方监测的要求 1.对施工的要求
36
将方案设计阶段评估报告及专家意见对施工的要求进行明确; 新工艺、新工法、对施工由特殊要求的情况应进行明确; 需要对施工内容进行控制以避免或减弱对轨道交通造成影响的施工要求应进行明确。
2.对第三方监测的要求
需要对轨道交通结构设施进行第三方监测的项目,初步设计或后续施工图设计中应对第三方监测指标、监测频率、监测断面布置提出相关要求。 6.3.2 设计图纸
1.总平面图
根据初步设计深度变化调整总平面图设计
2.纵断面图
根据初步设计深度变化调整总平面图设计 3.与轨道交通线路危险点剖面图 根据初步设计深度变化调整剖面图设计
第七章 边坡支挡工程
7.1 一般规定
7.1.1 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边坡支挡结构布置及轨道交通结构保护方案应满足轨道交通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应满足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变形(振动)控制的要求,应满足轨道交通行车限界的要求。
7.1.2 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对轨道交通安全影响较大的边坡支挡
3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