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共7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篇一: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 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 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学习小数乘法中“小数乘整数” 这一节课。新课程的教学在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意义的同 时,强化了算理的研究与算法的探索。在新课开始后,让学 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这时要求学生思考“这 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当学生发现自己对“小 数乘法”这个新知识还不理解时,就会产生求知的渴望,都 希望自己成为“探索者”,把做题的方法弄个明白,于是我 让学生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 6” ,他们就会去思 考、去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 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就象种子一样,生长成新的知识。接下 来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计 算的,针对这一算法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方法太麻烦; 还有学生把“58.6× 6” 看作“586× 6” ,然后再 把所得的积缩小10倍。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方法大 胆质疑,有学生问:“为什么要把58.6看作586来乘”、 “为什么要把积缩小10倍”?

将这些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争论, 在争辩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学生与学生直接交 流的空间,让学生与学生直接对话,加深学生的印象,明确 了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感受到了比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另外还有学生想出了课 本上没有给出的方法,把58.6分成58和0.6两部份,分别 和6相乘:58×6=348、0.6×6=3.6、3.6+348=351.6。在这 里,不但看到了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多的是多 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在教师 的引导下,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俗话说两个人每个人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还是只有一 个苹果,如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好的解题方法,相互交换,那 么每人就有两种方法.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目 标所在,只有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散思维,互相交流,才能 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题多解,经过日积月累也 会有多题一解的效果.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xx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可能可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

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0。72×5 使得同学们自己体会脱离元角分怎么计算理解算理算法。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三,最后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篇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知识共有以下内容: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小数乘法验算、求积的近似数、连乘连加乘减、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本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内容看似简单,可是却是很麻烦的一个单元知识。因为和计算打交道,本来就比较乏味,再加上因数又是小数,所以,小错误比较多。根据平时上课和作业反馈,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整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中,大部分是方法上的错误:1、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有一部分学生弄不明白小数乘法其实就是根据一个转化思想——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最后再在积的准确位置点上小数点,他们会把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或小数点对齐。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3、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在5.06×3.8的竖式下直接写出19.228,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相乘的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这些问

题,随着平时的纠错和学习的升入,渐渐消除了,老师在刚开始这一单元知识教学时,一定

要注意这方面的策略引导) “求积的近似值”这小块的知识中,学生从买东西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他们的准确值,买东西一般情况下是保留一位小数比较符合生活实际,也理解了在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的过程中,当求出小数的积后,也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而是要在笔算出准确积的情况下按要求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可是学生们在运用这方面的知识的过程中会忽略得数保留几位小数而准确计算,这是其一;其二、在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中,学生也习惯准确计算。所以,要特别加强审题训练。 “连乘、乘加、乘减”中,学生有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相对而言知识很简单,只要切实明白“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的道理就行了。但对于这样的乘加算式学生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 7.3+2.7×20 =10×20 =200

要特别注意类似的纠错练习。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这部分内容是四下“整数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延伸,对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运用的较好,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相对而言灵活性不够。主要有以下的主要错误: (1)10.01×4.5 =10×4.5+0.01 =45+0.01

=45.01 (忽略了要用10和0.01分别去乘4.5,再相加。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运用不灵活)

(2) 8.8×12.5×0.6

=(8×12. 5)×(0.8×0.6) =100×0.48

=48(想当然的把8.8看成8+0.8,又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混淆了知识) (3) 0.98×3.2,部分学生选择笔算,不知道把0.98看 成10-0.02的差,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

对于以上的问题,关键还要在平时注重专项知识的强化训练,加强学生的简算意识。 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总是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急于给他们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他们自己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思考,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我想有的学生很有可能自己能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另外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篇三: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第一单元安排的小数乘法主要内容分为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利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等几个知识点!回顾这一个单元的教学,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困惑:

一、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点上,学生由于受小数加减法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知识的影响,习惯性的列竖式计算过程中也把小数点对齐了!结果造成计算的错误!

二、在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结果后,末尾出现“0”时,有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好点小数点与去“0”的先后顺序!在作业中出现了先把“0”去掉后再点小数点的错误!

三、同学能够理解“一个非0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要大;一个非0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要小”这一性质,但不能做到灵活运用!同学们在处理756×0.9○756这一类型题目时,还停留在通过计算得出左边结果再比较的认识上!

以上是在进行小数乘法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而掌握得比较好

的知识点则是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几点上! 对策:

针对第一种情况,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专项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强化训练和对比训练来帮助学生区分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在计算的过程中的区别! 第二种情况:明确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与步骤!

第三种情况:通过例题,帮助学生发现○左右两边相同数,再从判断○左边另一个因数是否大于1,最后确定选择大于或者小于符号! 篇四: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也知道把小数乘法当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至于为什么要这么算,学生还很模糊。我重点按照积变化的规律来复习旧知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也会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做一做”的习题,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知识的迁移。由于教材中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我增加了小数乘整数的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然后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告诉学生小数乘整数可以看成整数来计算,只是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2.55x42时,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用对齐,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2.55扩大100倍了,计算的是255乘42,所以就要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再是小数乘法,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比较好的,由于计算方法的发现更多的是老师的提醒和告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将练习的形式变的丰富些,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 篇五: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面对实际的教学中,有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理解和计算小数乘法,知道变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是很模糊。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不断的地寻找学生能理解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大胆的思考。通过整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来达到解决问题。

1.通过小数乘法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这时有一道判断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道题是判断“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对于这道题,大家众说纷纭,结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意见归纳如下: 书中关于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说:“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那么积肯定是四位小数。 有的同学认为是错的,意见归纳如下:

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那积就不是四位小数,如0.125×0.8的积本来是0.1000,但因小数末尾的零可以省去,便得到积为0.1,于是就出现了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不一定是四位小数的情况!

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意见,我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我提醒同学们,数学讲究严密性,处理后的积不能与原来的原始积混为一谈。做1.25×0.08时,我们先用125×8=1000,然后看因数当中一共有4位小数,于是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而不是先去零后,

再数位数!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点上积的小数点时就已经确定了一点:积是四位数!虽然为了书写简便,在不影响积的大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将小数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于没有。我们在判断小数乘法的积是几位小数时,要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对原始的积进行判断,所以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2.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列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是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要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

篇六:小数乘除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除法》教学反思

教学小数乘除法时,刚开始,我总觉得学生自己探索,经过交流讨论,然后通过练习,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可两天下来,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学生总是错误百出,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由于学生以前接触的都是整数的计算法则,初接触小数不容易适应,容易出现错误。 从学生的基本技能来讲,加强计算能力,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意义上说,加强计算能力对学生细心的培养是很有效的。因此就我现在教的学生而言,计算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数位写颠倒:十分位上的数字与百分位上的数字写交换。 2、计算时,中间要商“0”的不会商“0”。

3、计算过程弄不清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的规律。 4、竖式计算,横式上不写得数,或者抄错。 5、简便计算中不会利用乘法分配律。

6、乘法口诀记得不熟,用的不熟。经常会出现3乘8等于28的情况。 7、计算结果数不清小数的位数。

8、有的把小数乘除法当小数加减法来算,(弄混淆,把小数点对齐) 9、数位不够时不会写零占位等。 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办法: 1、找出错误所在,分析错误原因。

通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发现计算方法错误的很少,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的居多。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字写得工整的学生的作业本、练习本、试卷等给同学们传阅,并向他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触动,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练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去思考,去检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2、教会学生列竖式,打草稿

在进行计算中,我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如果要列竖式的题目就一定要打草稿。为此在计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写在作业本上,并提出列竖式的要求(数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经常让学生上黑板来板演,并进行集体纠正,找出错误原因。告诉他们一定要多练习。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成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 3、批改方法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对草稿本也进行批改外,我还作了如下一些改革措施:批改时先看该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立即作出评定。如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找不出就把范围缩小再缩小,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如订正后还有不正确,则依然作出下一次作业前一定先改正的评定。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共7篇)在线全文阅读。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共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8634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