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1月必考设计原理重点复习题库(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9.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创作者物质实践活动及其产品。 【 × 】p158

10.艺术批评的范围极广,它的主要指向之一是在作品,在艺术创造。 【 × 】p237

1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艺术创新的多元,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大厦的美学理论基石。 【 √ 】p43

12.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了品评绘画的艺术标准——“五法论”。 【 × 】p100

13.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表现在艺术家首先是个创作者。 【× 】p126 14.“灵感”是一种直觉式的顿悟。 【√ 】p184

15.恩格斯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 【 × 】p216

16.艺术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也具有物质生产的特征。 【√ 】p1-2

17.蒙太奇一词来自英语,是建筑学中一个名词的译音,是装配和构成的意思。

【 × 】p113 18.中国书法的学习中有三点要领:一曰读书,二曰阅世,三曰临池。 【 √ 】p134

19.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是再现论的发明者和实践者。 【 × 】p159

20.具象性的表现因素召唤的审美经验,具有更深邃的精神性。 【 × 】p220

21.音乐和诗歌、文学一样,它们的形态语言具有活的程序性,这是一种静态性的形式构成,这一特点又和人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相类似。 【× 】p30

22.综合艺术是戏剧的重要特征。 【 √ 】p112

23.艺术家的共性特征有三个特点:即主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 【√ 】p125

24.中国古典美学中特别重视“韵”,并将其视为生命构成的本源。 【× 】p192

25.艺术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 【√ 】p214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劳动——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p47

答:追寻艺术发生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产生的(2分)。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2分)。 2.模仿说p52

答: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1分)。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流行的观点(1分),也是最早的艺术发生学说(1分)。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等都持这一看法(1分)。 3.卓越的艺术素质 p129

答:艺术家是个生命个体,这个个体往往有着从事艺术活动的优越条件,具备异于常人的艺术资质(1分),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1分);观察能力与记忆能力(1分);艺术素质与天才(1分)。 4.艺术创新三途径p75 答:(1)以我为主,吸纳他长(2分);(2)彼此辉映,相得益彰(1分);(3)多种元素,融合为一(1分)。 5.游戏说p53-54

答: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1分)。这种学说最早可追溯到康德(1分)。他认为“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正是在这点上,艺术与游戏相通(1分)。不同程度赞同“游戏说”的有席勒、斯宾塞等(1分)。 6.艺术个性p140

答:艺术个性就是在一定的先天条件、世界观、生活体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理想、感情气质及艺术才能等体现出来的独特性(1分),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整体特征(1分)。对于现实生活独特的审美感受、认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手法方面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1分),构成艺术家创作个性的最基本的方面(1分)。 7.表现说p55 答: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1分),持这一理论的人较早有雪莱、列·托尔斯泰、维隆(1分),现代以英国美学家乔治·科林伍德、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等为代表(1分)。他们的具体观点虽不尽一致,但都认为表现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因而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1分)。 8.三一律p67 答:“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尤其是悲剧)必须遵守的创作法则(2分)。其具体内容是“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2分) 9.艺术作品的作用和价值p150-152 答:(1)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记录社会生活。(1分) (2)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表达人类情感。(1分) (3)艺术家通过作品来体现人类的审美理想。(1分) 另外,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还可以起到调剂人类精神的作用。(1分) 10.“潜意识学说”p55

答:弗洛伊德美学把艺术看作是个人潜意识的象征表现(1分),而“潜意识”的真正内容则是被压抑的性欲(1分),艺术活动(创作和欣赏)是摆脱这种被压抑苦闷的一种“诱惑的奖赏”(2分)。

11.艺术的社会功用p75-81 答:(1)审美功用(2分);(2)认识功用(1分);(3)社会组织功用(1分)。 12.“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p148-149 答:该言论是现代著名画家李可染提出的。这一提法完整诠释了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实践过程(2分):对待传统要研究、要深入进去,没有相当的功力和修养便不能得到传统神髓,而吸取传统营养之后又决不能被传统所淹没,必须从传统中冲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目,这时就需要超人的勇气才能做到,这样经历一入一出的艰辛过程,艺术家的艺术创新活动才达到成熟的程度(2分)。 13.巫术说p54

答: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巫术活动(1分),这曾是西方有关艺术起源最有影响力的一种理论(1分)。首创这一理论的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分)。弗雷泽也是这一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1分)。 14.艺术的基本特征p74 答:(1)审美特征(2分)。 (2)形象性特征(1分)。 (3)情感性特征(1分)。 15.匠气p134

答:所谓匠气,是指艺术作品中只有呆板、空洞的技法而缺乏情感灵魂的那种庸人习气(2分),能工巧匠是否成为艺术家家,其思想内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艺术创作理论及创作类型包括哪几个方面?请简单列举。p158-183 答:四个方面(1分):

第一是再现性及再现性艺术(2分); 第二是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2分); 第三是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2分); 第四是自然论及中国艺术的精神(2分)。

2.纯形式的线条、色块、体面结构为什么也能唤起有意味的美感?p223 答:其一,它是客观事物美的规律之抽象。(3分)。

其二,有美感意味的形式是人类特定生理、心理、情感乃至民族审美习惯、社会审美意识的反映。或者是某种艺术创造中,由原来比较写实的具象,经过历史性演化而变得抽象,或者是人类审美经验积累的结果(3分)。

其三,有美感意味的形式,有时借助它由之加工的物质材料——其硬度、光泽、色彩等天然美质及符合定性的运用、创造,无论具象或抽想,其造型形式都可能极富有魅力,激发与召唤新的审美经验(3分)。

3.艺术的天赋和敏感通常表现为听觉和视觉的注意力,又转化为主观心灵世界里的图形和音响。这一转化的过程,是创造活动潜在的心理动机。它们包括哪三个方面?p206-207 答:首先,艺术创造的基本素材不是既成的思想概念,而是无比丰富的、现实的、感性的外在形象(3分)。其次,想象必须伴随深思熟虑。听觉、视觉记忆中的音响和图形需要理性的思考给以整理、组合、以形成秩序(3分)。第三是情感对心中材料的渗透,对想象中的图形的渗透(3分)。

4.简述庄子论审美三境界:“惧”、“怠”、“惑”。p219-220 答:“惧”,是指对一个陌生国度的初步感受,是对一个不可知世界的无知,由神秘感产生的某种恐惧之心和动荡不安之情(3分)。“怠”,则是理性思维常态被某种不可捉摸的力量突然垂直切断、在审美对象面前目瞪口呆之状(3分)。“惑”,完全被对象的美所震慑,无力把迷人的幻想转归于任何概念,而追随着音形乐律与无极宇宙升降、随意驰骋,自由漂移,进入若惑若愚的境界,这是审美经验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3分)。 5.艺术世界诞生过程中的内景层包括哪几条通道?p194 答:四条(1分):

第一是再现的、具象化、情理平衡的艺术世界(2分)。 第二是自然的、意象化、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2分)。 第三是表现的、抽象化、唯情的艺术世界(2分)。 第四是构成的、几何化、唯理的艺术世界(2分)。 6.请简单阐释审美心象。p230

答:这是超越感觉和理知的审美阶段,在具有整体性的审美欣赏观照中实现(3分)。审美心象的构成,要求欣赏者借助再创造的想象力、联想力和感情移入,进入艺术境界之中,才能构成欣赏者和作品——即审美主体的心境和审美客体的艺术意象相统一、相复合的心象(3分)。这时,作为存在实体的物态化意象也就开始位移,转型为欣赏者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和作品意象、艺术总体构成相对应又相矛盾的精神存在,即我们所说的心象(3分)。 7.“自然”作为哲学、美学之根系,包括哪三个层面的含义?p196 答:第一层面指客观自然文化,包括社会生活(3分)。第二层面指主体心灵,在中国人看来心灵乃自然的一部分(3分)。第三层面,“自然”直指艺术品质,它要求高水准的艺术必须做出“合乎自然”的表达(3分)。

8.简述再现艺术召唤审美经验具有一种特殊动情力?p216

答:一方面,因为再现的美,是来自存在于客观现实中人人熟悉的、可能发现的美,所以无比亲切(3分)。另一方面,又因为再现的美,绝非人人都能够发现,更非人人都曾体验过如同艺术家那样的心灵历程,所以它又无比新鲜,它是陌生的、未知的世界(3分)。在双重心绪交感冲突中产生的惊喜,也是一种美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惊喜,从而唤起从来没有过的新的审美经验和快感(3分)。 9.天人统一观的现代意义诠释。p178

答:首先,应当指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应当包括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3分)。其次,是要求人类自身的存在状态,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艺术家创作活动的最高理想,是乞求并促进一个大和谐、大一统、大真、大善、大美的理想境界(3分)。中国美学的这种“天人合一观”,被历代优秀的艺术家演绎为“天人合一”的理念。(3分) 10.简单阐述心境共鸣。P234-235 答:心境共鸣是人类独具的高尚情致的几种表现,也是审美主体在欣赏的创造性活动中所得到的精神报偿(1分)。这审美经验最后阶段的完成,包含着先前阶段的复合经验特点。大体上可以区分出三种要素(2分):一是情绪要素——审美冲动和审美兴奋(2分)。二是创造活动的要素——从审美感觉到心象,构成一个整体的审美对象(2分);三是接受要素,对业已揭示的“纯全内美和谐结构”的知觉,这其中通过“有意味的形式”达到整体的完形(2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的特点。P2-4 答:(1)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2分)。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一,是它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3分)。 (2)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2分)。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二,是它要求生产者主体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从而获得艺术生产对象化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独特的存在方式(3分)。 (3)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2分)。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三,是它要求生产者主体将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到产品之中(3分)。 2.试论述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它的商品价值(价格)的关系。p122-123 答:(1)一般来说,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价格基本是成正比的(3分)。但实际生活中艺术价值和作品的价格并非如此。一个商品的价格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也由于艺术作品本质上具有精神产品的特殊性,它受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商品交换当下的流行文化和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风尚的影响,这也增加了艺术作品价格的不稳定性。(3分)

(2)从艺术本身来讲,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具有不同步性的特征,这是由艺术创作本身决定的:由于艺术家对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艺术敏感,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超前性,往往领先于同时代人们的理解和审美趣味,而商品买卖的价格却是当下社会审美需求的反映。(3分)

(3)我们并不否定艺术作品具有商品属性这一基本事实,但是就像任何商品一样,艺术作品的这种商品属性并不是内在于作品的一种属性,而是在艺术市场的交换中,由市场经济这种特定的社会制度附加在作品身上的一种外在的社会属性。所以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真正具有内在价值是因它的艺术性而不是因为其有表面的商业价值和价格。(3分) (4)作品的商品价格和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两种价值评判标准。有差异就有矛盾。艺术市场上两种价值评判标准的对立统一,将有可能导引艺术市场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内在属性终究会起决定性作用,其商品价值最终还是以艺术价值为衡量标准。(3分) 3.艺术形态深层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组成方式,以艺术家自我主体性为出发点,可以获得不同的实现,大体有哪几种方式,请加以解释。P27-32 答:艺术形态构成的方式有三种(1分):

(1)第一种方式: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2分)。我们所说的外在世界,就是指物质世界、自然世界、实体世界,我们说的内在世界,就是指精神世界、社会文化意识世界、心灵世界(2分)。物质实体世界对于人类“自我”来说,是一个整体性外在世界。这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世界,在艺术形态个体中,有可能双重地实现(2分)。(2)第二种方式: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2分),通过精神世界折射物质世界,正是由于这类形态的艺术,对外在世界的呈现,是透过艺术家内在世界的三棱镜折光,“转型”为精神化了的形态,所以我们说是一种折射(2分)。 (3)第三种方式: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2分)。第三类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以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融合为一个整体的世界,获得综合性的显现(2分)。

4.艺术作品的优劣,反映了不同艺术家艺术造诣的程度,同时也折射出他艺术活动的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单分析。p86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分)。

(1)艺术作品的题材反映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兴趣所在。现实艺术作品总是可归为很多题材,这些题材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切入点。艺术家对某种题材的情有独钟是和他在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体验密切相关的:处在什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对艺术家的题材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有的艺术家选择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有的艺术家就偏重于自然环境的描绘,艺术家正是在这些题材的选择中表露出其艺术追求的(5分)。

(2)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或审美趣味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平。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平的结晶,通过艺术作品能明确反映艺术家自身修养和对社会生活体会的深度。有的艺术作品被称为杰作,进而称为经典,不仅是艺术家自身修养和思想深度使然,还是他在多大程度上深入生活的标志(5分)。

(3)艺术作品体现出的创作方法、艺术形式、技巧等反映了艺术家专业修养水平和专业技能高低。艺术作品中包含着技术性的一面,这往往为人们夸张或者忽略:单纯追求技巧的作品固然会显得内涵不足,而蹩脚的技法和表达能力更是容易妨碍艺术思想的传达(4分)。 5.根据形象符号体系的不同,艺术形态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请简单加以解释并举例说明。P18-26

答:根据形象符号体系的不同,艺术形态可以分成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3分)

(1)造型艺术,一般来说诉诸视觉感官。符号体系是静态的,带有按照自然原型准确塑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年1月必考设计原理重点复习题库(3)在线全文阅读。

2016年1月必考设计原理重点复习题库(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862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