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强度缓冲剂(TISAR)可以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使二者的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络合干扰离子,使络合态的氟离子释放出来,缓冲pH的变化,保持溶液有合适的pH范围(5~8)
4 用何种方法测定可以不加总离子强度缓冲剂(TISAR):采用离子色谱法、氟试剂分
光光度法等方法可不加TISAB
作业12 P144
一、 怎样采集和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氧电极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两种方法各有什
么优缺点?
答:1 将采样器采好的水样,用虹吸法把水放到溶解氧瓶中。用虹吸法时需把管底插到溶解氧瓶的底部,防止空气中的氧溶解到水样中,加水样时需放满并溢出溶氧瓶三分之一左右,需要水封。用配制好的重铬酸钾和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标定,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消耗的各试剂用量 2 有氧电极法和碘量法两种 氧电极法原理:
氧电极法为极谱型电极法和原电池型电极法
极谱型电极由黄金阴极、银-氯化银阳极、聚四氟乙烯薄膜、壳体等组成。电极腔内充入氯化钾溶液,聚四氟乙烯薄膜将电解液和被测水样隔开,溶解氧扩散,加电压时,在黄金阴极上还原,产生扩散电流,运算放大器将电流信号转换成浓度或质量数。 碘量法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含量相当的游离碘,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3 比较:氧电极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及工业废水的测定,不受色度、浊度
等的影响,快速简便,可用于现场和连续自动检测。
碘量法在测定含有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会被干扰,应预先消除并根据不同的干扰物质采用修正的碘量法。
作业13 P144
一、 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样中的阴离子时,宜选用何种检测器、分离柱、抑制柱和洗提
液?为什么?
答:1 选用:电导检测器;分离柱填充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抑制柱填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洗提液用 0.0024mol/L 碳酸钠和 0.003mol/L 的碳酸氢钠 3 原因:将水样注入洗提液并流经分离柱时,基于不同阴离子对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不同而彼此分开,在不同时间随洗提液进入抑制柱,转换成高电导型酸,而洗提液被中和,转换为低电导的水或碳酸,使水样中的阴离子得以依次进入测量装置测定。
作业15 P144
一、 用方块图示意气相色谱分析的流程,简述分析含多组分有机化合物的原理,欲获得
良好的分析结果,应选择和控制哪些因素或条件? 答:1 流程 转化成样品 汽 化 室 由载气带入 色谱柱,分 进入 检测器 电信号 汽化 离各组分
2原理:不同的物质在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的流动相移动时,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依次送入检测器测定,达到分离、分析各组分的目的。
3色谱分析结果的好坏取决于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包括色谱柱内径及柱长、固定相、汽化温度及柱温、载气及其流速、进样时间和进样量等条件的选择, 色谱柱:色谱柱内径越小,柱效越高;
色谱柱填充剂:分为气固色谱固定相和气液色谱固定相
提高色谱柱温度,可加速气相和液相间的传质过程,缩短分离时间
载气,应根据所用检测器类型,对柱效的影响等因素选择,如对热导检测器应选择氢气、氩气或氦气;对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一般选择氮气,载气流速小,宜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和扩散系数小的载气,如氮气和氩气;反之,应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小,扩散系数大的载气,如氦气,以提高柱效,载气最佳流速需要通过实验确定。
二、用方块图示意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程序,为什么选择电子捕获检测
器? 答: 转换成水样 汽化 由载气带入 各组分分离 汽化室 变成蒸汽 色谱柱 电子捕获电信号, 检测器 放大、记 录
原因:因为捕获检测器对分析痕量电负性(亲电子)有机化合物很有效,他对卤素、硫、硝基、羰基、氰基、共轭双键体系、有机金属化合物等有高的响应值,对烷烃、烯烃、炔烃等的响应值很小。
作业16 P145
一、 怎样测定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系数?测定他们对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有何意义? 答:1.将均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入1000ml量筒内至满刻度,静置30min,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即为污泥沉降比; 2.经混合均匀的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所得干污泥体积与混合液污泥浓度之比即为污泥容积指数;
3.处理废(污)水效果好的活性污泥应具有颗粒松散、易于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性能,
且经过曝气之后澄清时,泥水能够迅速分离,这就要求活性污泥有良好的混凝和沉降性能。在废(污)水处理过程中,常通过控制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等指标来获取最佳处理效果。通过测定活性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以便确定对污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P233
二、已知某采样点的气温为27,大气压为100.00KPa,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空气中SO2日
平均浓度,每个4小时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样30min,采样流量0.5L/min。将6次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娶10.00ml,测知含SO2 2.5ug,求该采样点空气
在标准状况下SO2日平均浓度。
答:该条件下,日采样体积为6×30min×0.5L/min=90L,该体积样品中含SO2的质量为
2.5×5=12.5μg。
标况下,由=nR=常数得标况下的日采样体积为
=80.7886
故标准状况下,SO2的日平均浓度为
作业17 P233
一、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哪几种形态存在?了解他们的存在形式对监测工作有何意义? 答: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 气象
条件也起一定 的作用。 一般将它们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1)分子状态污染物 某些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氢、氯气、臭氧等沸点都很低,在常温、 常压下以气体分子形式分散于大气中。还有些物质如苯、苯酚等,虽然在常温、常压下是液 体或固体,但因其挥发性强,故能蒸汽态进入大气中。
(2) 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 (或颗粒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多在 0.01~100 μm 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通常根据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将其分为 降尘和飘尘。粒径大于 10μm 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粒径小于 10μm 的颗粒物可长期飘浮在大气中,称为飘尘。 飘尘具有胶体性质,故又称气溶胶,它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脏,在肺泡内积累,并可进入血 液输往全身, 对人体健康危害大, 因此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IP) 。 通常所说的烟 (Smoke) 、 雾(Fog)、灰尘(Dust)也是用来描述飘尘存在形式的。
意义:了解空气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可以根据其存在形态、理化特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监测方案和污染处理方案,对空气污染物的监测研究及处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业18 P265
一、 什么叫做渗滤液?说明其主要来源和主要成分。为什么垃圾场年限不同,渗滤液的
产量和成分也不同? 答:垃圾渗滤液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 其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和降水,渗滤液的主要成分有:氯化物、铁、镁、NH3-N、NO3、 NO3-N、硫酸盐、锌、磷、BOD5、COD 等。 垃圾的组成具有特殊性,堆积时间越长,降水多,垃圾组成逐渐发生改变,一部分物质逐 渐腐化,分解,于是渗滤液的产生量和水质也相继变化。 P294
二、 何谓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的调查研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有何意义?
答: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
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当今,由于人类活动 的长期影响和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想寻找绝对未受污染的土壤十分困难。所以,土壤背景值是环境保护的 基础数据,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变迁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预测的重要依据, 同时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农林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0.155mg/m3
P295
三、怎样用玻璃电极法测定土壤样品的pH?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测定步骤:将烘干的土样用1mm口径筛子、进行筛选,称取10g筛选后的土样
与烧杯中,加入无二氯化碳蒸馏水25ml,轻摇后用电磁搅拌器搅拌1min,使水和土样混合均匀,放置30min。按照说明将仪器校调好,然后将水样与标准溶液调到同一温度,记录测定温度,把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该温度处,pH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将两个电极放入待测溶液中,读读数,同理,测定标准溶液并读数
PHx=pHs+·V
Es—标准溶液的电动势
Ex—待测溶液的电动势 pHs—标准溶液的pH PHx—待测溶液的pH
测定pH的土样必须在密闭的玻璃瓶中,防止空气中的氨、二氧化碳及酸、碱性气体的影响。土壤的粒径及水土比均对pH有影响。一般酸性土壤的水土比(质量比)保持(1:1~5:1),对测定结果不大;碱性土壤水土比1:1或2.5:1为宜,水土比增加,测得pH值偏高。另外,风干土壤和潮湿土壤测得的pH有差异,尤其是石灰型土壤,由于风干作用,使土壤大量二氧化碳损失,导致pH偏高,因此,风干土壤的pH为相对值。
作业19 P397 一、“分贝”是计算噪声的一种物理量,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A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
10(或20),分贝的符号为“dB”,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次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亦用对数标度时,所得到的是比值,它代表被量度量比基准高出多少“级”
二、三个声源单独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分别为65dB,68dB和71dB,则同时作用于这一点
的总声压级为多少?
答:已知lp1=65dB,lp2=68dB,lp3=71dB
则总声压级 Lp=10lg (10lp1/10+10lp2/10+10lp3/10)
=10lg
(3162.27+6309573.44+12589254.12) =107.3436=73.4dB
作业20 P577
一、 为什么要做加标回收实验?对加标有何要求怎样计算加标回收率。
答:1.“加标回收”实验可以确定准确度;
2.通常加入标准的物质的量应与待测物质的含量水平接近为宜,因为加入标准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对加标回收率有影响。 3.计算式为:
加标回收率=
100%
注:“加标样品测量值”即加入了标准物质的样品所测得的值。
二、为什么要做空白实验?怎样做空白实验?
答:1.因为样品分析时一起的响应值(如吸光度,峰高等)不仅是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分析响应值,还包括所有其他因素,如试剂中的杂质、环境及操作过程的沾污等这些因素
是经常变化的,为了了解他们对样品测量的综合影响,所以每次测量时,均做空白实验 2.怎样做空白实验:空白实验应该与样品测定实验同时、同步进行。在做空白实验时,不加待测样品,用蒸馏水或同种溶剂代替,其他的操作一切与样品测定同步进行。例如,在碘量法测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的空白实验就是把待测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用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代替,其他的所有实验步骤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
三、简述环境检测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必要性和异同。
答:1. 必要性:按照惯例,申请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的自愿行为。实验室为完善其内部质量体系和技术保证能力向认可机构对其质量体系和技术保证能力进行评审,进而做出是否符合认可准则的评价结论。如获得认可证书,则证明其具备向用户、社会和政府提供自身质量保证的能力。
计量认证是通过计量立法,对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测机构(实验室)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计量认证是据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对实验室的强制认可。审查认可(验收)是政府质量管理部门对依法设置或授权的承担产品质量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设立条件、界定任务范围,检验能力考核、最终授权(验收)的强制性管理手段。这种最终授权(验收)前的评审,当然也完全建立在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或实验室认可评审的基础上。这样就可以减少对实验室的重复评审,将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内容统一是必然的趋势。
2. 计量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的异同比较见下表 类别 计量认证 实验室认可 目的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 GB/T15481—2000或CNACL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条,—2001等采用ISO/IEC 17025:2005 GB/T15481—2000或ISO/IEC导则第25 性质 计量认证是强制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实验室认可是自愿性的,CNACL国计量法》的规定,未经计量认证的检验机的认可原则中,第一项就是自愿构,不得向社会提供公正数据 原则 对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检验实验室(部分扩展第一、二、三方检测测和(或)到国防科研、地质分析、能源和环境监测、校准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管理分两级(国家级和省级)进行 一级国家认可 模式 实施 各级政府的质量监督部门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考核公正性和技术能力(13个要素,56条) 公正性和技术能力,两大方面:内容 管理要求、技术要求,24条 结果 发证书,可使用CMA标志 发证书,可使用认证标识 与国对国内适用 国际通行做法,CNACL为亚太实际惯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和例接国籍实验室认可组织(ILAC)的轨 正式成员,并签署了ILAC—MRA和APLAC—MRA 发展继续维持 最新修改稿涵盖了ISO9000系列动态 标准,已成为正式国际标准,ISO/IEC 17025
四、简述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内容与考核要点:
1.组织和管理
2.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3.人员
4.设施和环境 5.仪器和标准物质 6.量值溯源和校准 7.检验方法
8.检验样品的处置 9.记录
10.证书和报告 11.检验的分包 12.外部支持和供应 13.抱怨
作业21 P143 一、试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测定对象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如下表: 分光光度法 被测元素与显色剂生成有色物质,再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而对被测元素进行定量。 光源、分光系统、比色皿、检测器、指示记录系统。所用仪器为分光光度计。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有机物均可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被测元素原子化后,吸收特征光,通过测定被吸收后的特征光光强,对被测元素进行定量、 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所用仪器为原子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 这样为金属元素 原理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测定对象
二、简述COD、BOD的含义;对同一种水样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为什么? 答:CO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氧化 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表示。
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以氧的质量浓度表示。
数量关系:对于同一水样几个指标的关系如下:
COD 与 BOD:如果水中非生化降解比例保持不变,二者有关系;若改变,COD可以把非生化降解都氧化,而 BOD 不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监测作业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