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智能应急广播系统工程
参考方案书 - 1 -
一、 工程基本概况
(1)建设目标:
完成全县 乡镇 个行政村 自然村的智能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搭建农村基层党委政府的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政策宣传平台和灾害预警平台,构建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村社为基础的覆盖全县的应急预警广播公共服务体系。 (2)建设范围:
此次应急预警广播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涉及全县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 (3)主要项目:
一是在县建设应急预警广播播控中心;二是在全县各乡镇设立广播插播站;三是在全县各行政村建设村级广播室;四是在全县所有自然村、乡镇区建设智能调频接收终端;实现全县应急广播全覆盖。
二、传输技术方式
采用有线共缆传输的传输方式。县级到乡镇以有线光缆传输;镇到村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将广播送至各村各社。通过县播控中心、乡镇广播插播平台和村广播室;实现三级联控。县、镇、村三级在系统授权的情况下,开广播会,播送应急广播通知;县、镇两级可远程控制智能接收终端的开关机和音量大小。
三、设计原则
(1)四级可控、三级插播,上级优先、应急优先。 (2)采用有线共揽传输的方式。
(3)自动广播:无人值守、广播节目全自动定时播出
四、设计依据
共缆传输方式:
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无线传输方式:
广电总局第62号令《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 2 -
五、整体规划
(1)在县级广播中心设置村村响广播总前端,可对下辖所有乡镇、行政村及各自然村接收终端进行智能化管理控制,同时设有电话应急广播通道,以满足全县应急广播通知功能。
(2)在乡镇设置广播插播站,可对乡镇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及自然村接收终端进行智能化管理控制,
(3)在行政村设置广播室,可对本行政村进行村级广播,以满足本行政村应急广播通知功能。
(4)在每个自然村或合作社设置智能接收终端点。
(5)调频广播频率规划:避开当地有线及无线调频广播频率。 (6 )系统预留各级部门应急信号接入端口。
六:系统原理介绍、拓扑图 1、县级播控中心系统简介:
县级广播播控中心机房设备主要由节目音源(机顶盒接收的上级广播电台音频、本地广播音频、电脑音频等),音频切换器、调音台、智能编码控制器、智能调频调制器、智能短信收播机等组成。系统平时可由播控管理平台软件自动管理县级广播节目的播出,包括节目源的切换,电脑内置音频的播出,广播设备的寻址开关机和音量控制,单独分区不同广播时段的控制等。软件还具有手动寻址控制功能,可以实现对所有或单独区、终端进行手动的开关机、音量控制等。
县级智能调频调制器(主频机)的主要功能为将县级的广播节目音频信号和经智能编码控制器编码的SCA信号调制成频率f1,通过网络送到各乡镇和行政村,为各级广播设备提供县级的广播节目信号和寻址控制信号。
- 3 -
乡镇级不单独设置广播机房,县级机房设置多台电话应急播出智能调频调制器(副频机),乡镇需对本乡镇区域进行应急广播时可通过远程电话的方式实现应急广播的发布,其它区域的正常广播播出则不受影响。副频机数量可每个乡镇一台,三至五个行政村共用一台计算;也可按实际情况定。
县级平时除可由播控管理平台自动实现广播节目录制播出外,还具有多重应急播出通道:
1、话筒应急播出:县级可通过话筒输入功能实现全县的应急广播播出。县级话筒插播具有优先功能,县级应急插播时下级自动禁止插播,自动收转播出县级发布的应急广播。
2、电话应急播出:县级可通过电话接入功能实现全县的远程电话应急播出。 3、短信应急播出:县级可通过智能短信收播机实现全县的远程短信应急播出。系统能自动将授权号码发布的应急短信文字信息转换成语音内容,并能自动打开广播系统设备,优先发布由授权号码发布的应急短信信息。 系统预留上级接收通道,方便以后的系统升级联网。
- 4 -
县级广播播控中心系统网络图
寻址软件 电视台机房 电脑音频 智能短信收播机 DVD播放机 直播话筒 专业调 音 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省人民广播电台 音频切音频输入 智能编码控制器 预留上级联网接口 话筒输入 机顶盒 机顶盒 智能调频调制器(主频) F1 F2 智能调频调制器(副频) F3 智能调频调制器(副频) F4 智能调频调制器(副频) F5 智能调频调制器(副频) F6 智能调频调制器(副频) F7 智能调频调制器(副频) 调频光发机 光纤 换器 县本地广播节目 镇、村应急电话输入1 镇、村应急电话输入2 镇、村应急电话输入3 镇、村应急电话输入4 镇、村应急电话输入5 镇、村应急电话输入6 电话防雷器射频混合器 CATV网络 CATV网络 信号送至各乡镇 光混合器 音频信号 射频信号 光纤信号 数据信号 电话信号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系统应急广播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