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 第二学期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原理课程期末试卷(答案)
专业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大 题 成 绩 一 二 三 四 五 成绩
一、是非题(用“Y”表示正确,“N”表示错误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为:其的自由度F?0。 ( n ) 2.构件是机构或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也是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 ( y ) 3.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取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件时,则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
min
min
=0o;而取导杆为原动
=90o。 ( n )
4.机构当出现死点时,对运动传递是不利的,因此应设法避免;而在夹具设计时,却需要利用机构的死点性质。 ( y )
5.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就越小,机构传力效果越好。 ( y )
6.在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升角等于蜗轮的螺旋角,且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旋向相同。 ( y )
7.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取在大端上。 ( y )
8.为了减小飞轮的尺寸,在机器的低速轴上安装飞轮后,可以较好地降低机器的速度波动。 ( n )
9.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或转动惯量)是一个假想质量(或转动惯量),它不是
原机器中各运动构件的质量(或转动惯量)之和,而是根据动能相等的原则转化后计算得出的。 ( y )
10.不论刚性回转体上有多少个不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要在任意选定两个平面内,分别适当地加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衡。 ( y )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方空格处)。 (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总计10分)
1.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 同一构件上 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机构的 不同构件上 的各点。
2.机械中三角带(即V带)传动比平型带传动用得更为广泛,从摩擦角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 三角带属槽面摩擦性质,当量摩擦系数较平面摩擦系数大,故传力大 。
3.在四杆机构中AB?40,BC?40,CD?60,AD?60,AD为机架,该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 。 4.用作图法绘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时,常采用 反转 法。即假设凸轮 静止不动 ,从动件作 作绕凸轮轴线的反向转动(-ω1 方向转动)和沿从动件导路方向的往复移动 的复合运动。
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廓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等于 过该点的法线与基圆的切点至该点
间的距离 ;渐开线齿廓在基圆上的曲率半径等于 零 ;渐开线齿条齿廓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等于 无穷大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代码A、B、C、D填入横线上方的空格处)。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三角螺纹的摩擦 (C) 矩形螺纹的摩擦,因此,前者多用于 (E) 。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传动; (E)紧固联接。
2.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 (B) 冲击。它适用于(E) 场合。 (A)刚性;(B)柔性;(C)无刚性也无柔性; (D)低速;(E)中速;(F)高速。
3.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一对齿廓上的接触线长度是 (C) 变化的。
(A)由小到大逐渐; (C)由大到小逐渐; (C)由小到大再到小逐渐; (D)始终保持定值。
4.设机器的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其等效驱动力矩和等效阻抗力矩的变化如图示,可判断该机器的运转情况应是 (B) 。
(A)匀速稳定运转; (B)变速稳定运转; (C)加速过程; (D)减速过程。
5.机械平衡研究的内容是 (C)
(A)驱动力与阻力间的平衡 (B)各构件作用力间的平衡 (C)惯性力系间的平衡 (D)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间的平衡 四、计算题(列出计算公式,计算出题目所要求解的有关参数)。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30分)
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明确指出。并指出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解:铰链C处为具有两个转动副的复合铰链,(1分)
移动副E、E’中有一个为虚约束,(1分)
滚子F处有局部自由度,(1分)
?pL?9,?pH?1, (3分) 则n?7,F?3n?2pL?pH?3?7?2?9?1?2, (2分)
该机构中有两个原动件(曲柄AB和凸轮O),并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F,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2分)
2.已知图示机构的尺寸(可从图中量取尺寸,μ
?1=48.78rad/s。 l=0.001m/mm)及原动件1的角速度
(1)标出所有瞬心位置;
(2)用瞬心法计算构件2的角速度ω2,并确定出其方向。
(3)构件2上M点的速度VM,并确
定出其方向。
解:(1)瞬心数目N =K(K-1)/2=4=6,
各瞬心位置如图所示; (4分)
(2)?2??1lP12P14/lP12P24=ω1× P12P14/P12P24=48.78×20/80=12.195 (rad/s),方向与?1同向,逆时针方向; (3分)
(3)vM??2lP24M=ω2μ
l
×(4-1)/2
P24M=
12.195×0.001×82=1m/s,方向:如图所示。 (4分)
vM?P24M,
3.图示为里程表中的齿轮传动,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1?17,z2?68,z3?23,z4?19,z4'?20,z5?24。试求传动比i15。
(1)齿轮z1、z2为定轴轮系。
i??12z2z1??6817??4 (2分)
(2)齿轮z3、z4、z4'、z5、H 组成行星轮系。
i5H?1?i53?1?
Hz4'z3z5z4?1?20?2324?19
??1114
(6分)
?i?iH5?(?4)?(?114)?456 1512(3)i (2分)
五、图解题(通过图解求解题目所要求的有关参数)。
(本大题共3小题,前一小题10分,后两小题各15分,总计40分)
1.如图示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简图,试确定当曲柄1等速转动时,
(1)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
(2)最小传动角?min的大小; (3)滑块3往复运动时向左的平均速度大还是向右的平均速度大
(4)当滑块3为主动时,机构是否出现死点,为什么? (在图中用作图法求解)
118。(2分) 解:(1)??10,K?(180??)(180??)?190170?1.???(2)?min?57。(3分) (3)向左大。(2分)
(4)会出现,因为在连杆与曲柄共线时传动角??0。(3分)
2. 如图所示,有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偏心圆凸轮机构,O为凸轮几何中心,O1为凸轮转动中心,直线AC?BD ,O1O =OA/2,
??
圆盘半径R =60mm,滚子半径rr=10mm。试根据上述条件确定基圆半径r0、行程h,C点压力角αc和D点接触时的位移hD、压力角αD。(要求在图中画出并同时计算出)
解:
(1)r0?O1A?rr?40mm ; (3分) (2)h?60mm ; (3分) (3)?C?0; (3分) (4)hD??O1O2?(R?rr)2?r0?36.16mm
(3分)
(5)
?D?arctg(O1OOD)?23.20? (3分)
ha*?1?=20?3.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无侧隙啮合如图所示,已知m?10mm,,,c?0.25。
*(1)由图量取分度圆半径,求齿轮齿数;
p(2)计算基圆半径、基圆齿距b;
(3)作图求实际啮合线段长,并用以求重合度; (4)作图表示齿条和齿轮的实际工作段;
(5)由图量取齿条分度线与节线的距离,求齿轮的变位系数,并回答是正变位还是负变位;
(6)说明齿轮有无根切。
解:(1)量得r?60mm,z?2r/m?2?60?10?12 (2)
rb?rcos??60?cos20??56.382mm
pb??mcos????10?cos20??29.521mm (3)作图如下,量得B2B1?44mm;??B2B1/pb?44/29.5?1.49(4)如图中阴影部分。 (5)量得xm?3mm,x?xm/m?3/10?0.3;是正变位 (6)无根切,因x?xmin,xmin?(12?17)/17?0.294 或:由于齿条的齿顶线在极限啮合点N1的下侧,故无根切
(2分) 分)
(4分)
(2分) (2分) (2分)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机械原理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