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村社会学课程简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农村社会学课程内容

农村社会学课程简介

?讲授内容 ?何为农村社会学 ?农民与中国农民问题 ?农村的婚姻、家庭和家族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社区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农村社会问题 ?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

第一章 何为农村社会学?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社会学? 1.从研究对象认识社会学

?侧重于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 ?侧重于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其他

2.从研究范式认识社会学

一门学科可以通过它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方法而为人们所了解。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

二、什么是农村?

1.当你想到农村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请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农业、农村、农民。 农村与农业

农业是一个产业 农 村 与 城 市

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

?农村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农村的经济、社会等状况是不断变化的。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参照系

?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当代中国农村。

?我们的农村社会学研究存在三个参照系:当代中国城市、当代外国农村、古代中国农村。 ?注意:参照系的提出主要是让大家注意研究分析的可比性。

农村社会学定义

?农村 + 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是一门区域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对应。

?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

学。

四、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主体?a?a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居住?a?a比较分散,交通不便、通讯比较落后

第1页 共42页

农村社会学课程内容 ?文化?a?a比较落后

?组织?a?a不太发达,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两点说明

?农村不是农村社会学特有的研究对象。

?农村社会学与其他研究农村的学科如农村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学科性质不同。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

科。它是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农村社会进行研究所形成的一门学科。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一)农村社会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1.从学术思想上来探讨 (1)社会学在美国的传播

?美国是最先引进和最热心推广社会学的国家。

?社会学在美国发展非常迅速。1901年,全美已经有169所大学和学院开办了社会学课程,许多大学建立了

社会学系。?a?a这为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创造了理论前提。

与欧洲社会学不同,美国社会学特别注重实际与应用。正因为如此,社会学传入美国后,产生了大量的分支学科。

(2)美国农业科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影响

?农村社会学产生于美国,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农业科学和农业经济学学者中出现的学术思潮有关。 ?这种学术思潮认为一个优秀的农业科学家或农业经济学家,不仅应精通本行,还应具备有关农村社会科学知

识,了解农村社会,了解农村实际问题并且懂得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2.美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村社会学在美国正式发端时期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 ?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美国政府的反应

美国农村的困境和美国农民的斗争→ 1908年,时任美国第26任总统的罗斯福下令组织了一个农村生活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一批十分关心和研究农村实际问题的专家、学者组成。后来被看作农村社会学先驱的贝利被任命为委员会的主席。

(二)农村社会学产生的两种不同途径

?非社会学者从其他学科对农村社会学形成与发展的推进。 ?专业学者从社会学方面对农村社会学的开创与发展的推进。

1.第一种途径

? 以美国农村生活委员会主席贝利为代表;

? 是直接源于美国当时农村实际社会需要并完全由实践所定向的途径;

? 研究者并不是自觉的社会学者,即未自觉的运用已经产生的社会学理论、方法去研究分析农村社会。他们

甚至在组织上都是与社会学的专业团体相分离的。 研究人员的特征

?研究者大部分人都是农学家、园艺学家、农业经济学家以及从事农村实际或研究工作的人。 ?研究者都具有或接受了关心农村社会问题、企图掌握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思想。 ?研究者的兴趣在于研究和解决美国农村实际问题而非探讨学术。

第一种途径的研究特点

? 具有强烈的实际针对性。

第2页 共42页

农村社会学课程内容 ? 不足:往往是对问题的罗列与分析,喜欢从善良的愿望出发来提出改良和改善农村生活状况的建议和主张,

能上升为科学、一般原理的很少。

2.第二种途径

? 代表人:亨德森、葛尔宾等

? 是自觉的从社会学学术出发采用了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农村社会的途径。

二、农村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 两点注意!

?无论是专业社会学者还是非专业社会学者,他们在农村社会学的创立过程中都没有提出和形成一套系统的理

论,也没有出现像普通社会学创立过程中出现的那种社会学大师。

?尽管美国数十所高等院校较早开设了农村社会学课程,但课程的命名却十分混乱。20世纪20年代后农村社

会学才逐渐广泛使用并取代了其他名称。

三、农村社会学在中国 中国农村社会学简史 (一)专业社会学者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1.20世纪20年代初?a20年代中后期

?基本上是在简单引进和模仿国外学者的学说和方法。

?大学中的教学,主要依赖外籍教师,许多实际的调查研究,是由国外学者直接指导进行的,调查结果往往不

是用中文写出报告或以其他著述形式在国内公布,而是用英文写成报告或其他形式的著述在国外发表。 2.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a50年代初

?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外国学者和对国外农村社会学的简单引进与模仿的状况。 ?突出特点:农村社会学的教学、研究和实地调查日益中国化。

3.1952年?a1979年

由于社会学研究的中断,中国大陆的农村社会学研究随之中断。 4.社会学恢复重建后 杨开道(1899?a1981)

湖南新化人,曾先后在依阿华州立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跟随当时美国著名的农村社会学家霍桑和巴特菲尔德攻读农村社会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多所大学讲授农村社会学课程,但主要在燕京大学任职。 杨开道简历

?1899年6月出生于湖南新化

?1920年2月进入沪江大学预科部学习,同年9月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

?1924年6月大学毕业,8月赴美留学,1925年和1927年分别获得农村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27年 4月回国后,先后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社会学教授,燕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兼

系主任、法学院院长

?1949年建国后,历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华中农学院筹委会主任和院长、中国科学院湖北分院筹委会副主

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

?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

杨开道对农村社会学的贡献

?农村社会学教学和教材建设上 ?整理出版了《农村社会学》 ?主持编写了“农村生活丛书”

杨开道的《农村社会学》 绪论

农村社会

农村社会的起源 农村社会的进化 农村社会的人口

第3页 共42页

农村社会学课程内容 农村社会的环境

农村社会生活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生活丛书

?农村生活丛书一共有14种。

?杨开道亲自编著的有《农村社会》、《农村问题》、《农村政策》、《农村自治》、《农村组织》、《农村领袖》、《农

村调查》、《新村建设》、《农民运动》等9种。 (二)乡村建设运动 1.乡村建设运动概况

?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 ?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 ?乡村建设运动的局限性

(1)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

1840年后,中国日益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国民族经济陷于停滞与破产的境地。农村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农民不断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又不能被新的生产方式吸收,成为绝对贫困的一群。 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

20世纪20-30年代,在农村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与苏区土地革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民党统治区内不少不满于现状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不赞成对中国农村实行资本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又不赞同或不敢主张革命,他们希望通过改良,找到第三条路。 (2)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

?抗战以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我国知识分子用教育、科学、文化和实业救国的一次大规模实验,历时不长,但

具有一定的意义。

?代表人:晏阳初、梁漱溟

(3)乡村建设运动的局限性

?不发动群众;

?不想持久、深入的工作;

?忽视了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a?a依靠当时政权力量用和平办法谋求中国根本问题的解决的改良主义是注定

失败的。

2.晏阳初及其定县平民教育试验区 晏阳初简介

晏阳初的观点简介 晏 阳 初 简 介

1893年出生于四川巴中县,1916年赴美留学,在耶鲁大学主修政治学与经济学,1919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主修历史学。因主持河北乡村改造实验工作而闻名。 晏阳初的观点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问题,其根本是人的问题。?°愚、贫、弱、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病根。愚指大多数农民不但缺乏知识,而且简直是目不识丁;贫指农民的生活简直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弱指大多数农民是病夫,根本谈不到科学治疗、公共卫生;私指农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训练。 晏阳初的观点

?要根本解决问题,就要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解决愚的问题;以生计教育解决贫的问题;以卫生教育

解决弱的问题;以公民教育解决私的问题。

?四大教育是定县实验的主要内容。这四大教育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完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其中,学校教育是主体,通过普遍设立平民学校来进行。 3.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梁漱溟简介

梁漱溟的基本观点 梁 漱 溟 简 介

生于1893年,广西桂林人

191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1924年离开北大到山东省办学,此后主要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活动。

第4页 共42页

农村社会学课程内容 梁漱溟的基本观点

?对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对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研究 ?对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研究

对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对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

?认为这三种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三条路向: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发展为其基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

以意欲自我调和持中为其基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基本精神的。 对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梁认为,就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文化将按照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方向发展。

对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研究

?西方是一个?°个人本位,阶级分立?±的社会;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 ?伦理本位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停滞性。

对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研究

?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失调、固有礼教的衰退、法制礼俗的否定。

?民族自救的关键在于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复兴的方式是?°从正面培养文化、补充文化、建造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农村社会学 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1.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实践

?毛泽东的社会调查实践同他的革命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毛泽东非常重视社会调查,一生进行了大量的农村社会调查。

?毛泽东的社会调查都是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毛泽东论社会调查

?°我们调查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解剖各种社会阶级,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明了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然后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我们的目的完全在这里。?± 2.毛泽东社会调查的主要理论和思想

?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地位和职能作出了科学的论述。?a?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论基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社会调查的主要理论和思想

?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是毛泽东社会调查基本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

毛泽东社会调查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论:

强调世界观对调查过程的决定作用;

强调调查者本身态度对调查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方法上,提出要有明确的调查纲目和调查方案;在运用正确的统计和调查指标、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如何开调查会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章回顾

?1.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2.为什么要学习农村社会学? ?3.如何学习农村社会学?

本章习题

第5页 共42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农村社会学课程简介在线全文阅读。

农村社会学课程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836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