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与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辈(háng) 冗杂(rǒng) 糜子(méi) 熙熙然(xī) ....B.脑畔(pàn) 瞳仁(tónɡ) 争讼(sòng) 戛然而止(jiá) ....C.羁绊(jī) 怠慢(dài) 磅礴(bó) 大彻大悟(chè) ....D.眼眶(kuàng) 潺潺(chán) 怅惘(cháng) 马前卒(zú)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偏辟 登时 燎原 人情事故 B.思慕 严峻 震憾 千呼万唤 C.欺侮 搏击 亢奋 叹为观止 D.吩咐 油馍 斡旋 兴高彩烈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6.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 ②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

③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000多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 ④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 ⑤最早起源于元代

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⑤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①③④②

1

7.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8.古诗词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7分)

(1)请仿照示例,从“春节”“元宵节”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2分)

示例: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2分)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时,舞龙舞狮、逛庙会、闹花灯等都很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社戏》选段,完成题目。(12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

2

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0.选文中重点写了哪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赏析下面句中加点字词。(2分)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画线句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双喜和阿发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14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5.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 )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6.“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各句。(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4分)( ) ①仿佛若有光()②具答之() ③乃不知有汉()④ 无论魏晋()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20.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两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2分)

三、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一个家庭用来团聚、纪念或祭祀的日子,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此外,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老人祝寿的日子是节日,孩子出生的日子是节日,爸妈结婚的日子是节日??

请以《我家的节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②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题卡

1 一、积累运用(34分) 2 3 4 5 6 7 8.古诗词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 _______,并怡然自乐。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9.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7分)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社戏》选段,完成题目。(12分) 10.选文中重点写了哪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赏析下面句中加点字词。(2分)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画线句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双喜和阿发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14分)

15. (2分)( )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与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与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834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