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及IGBT管型号和主要参数
第一单元 电磁加热原理
电磁炉是一种*电磁场加热食物的灶具。
我们知道:家用电器中的变压器工作时,铁芯会发热,如图1所示。为防止发热过多,浪费电能,铁芯用导磁率高的硅钢片叠压
而成,以减小涡流的热效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理论和实践证明:涡流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与交流电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电磁炉要达到一定的热交换功率,必须有能产生高磁感应强度的交变磁场线圈,还必须提高交流电的频率以提高涡流功率。一般情况下,流过电磁炉线圈的交流电频率在15K
HZ——30KHZ之间。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当线圈中通过高频电流时,线圈周围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铁质锅底中产生强大的涡流,锅底迅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达到加热目的,其工
作示意图如图2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线圈中形成15KHZ——30KHZ的高频电流,电磁炉中设有变频电路,就是将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变换高频交流电,其电路原理简
图如图3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当220V交流电经DB1桥堆整流、L1和C1滤波后,形成+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经线圈L2加到IGBT的漏极上,当开关脉冲高电平到达IGBT的栅极时,IGBT导通,内阻很小,电流由DB1的“+” -- L1
-- L2 --IGBT漏极 --源极 --地---DB1的“—”极,把电能转化成磁能储存在加热线圈中。当开关脉冲低电平到达IGBT的栅极时,IGBT截止,由于L2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只能通过C2放电,即给C2充电,把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随后电容C2又向L2放电,如此周而复始,形成谐振,直到下一个开关脉冲高电平到达IGBT的栅极时,又重复上述过程。L2线圈产生的高频
磁场,于是在铁质平底锅底便产生了强大的涡流,锅底迅速发热,
加热结圈中的电磁能转化成为热能。
电磁炉特殊元器件介绍
一、陶瓷板:陶瓷板是微晶陶瓷板的简称。主要作用是承载加热锅。处于加热锅底下面。
二、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又称为发热线圈,但它不发热,而是高频谐振回路中的一个电感,严格地说是称为高频谐振线圈。外形为圆盘形,是由多股漆包线绞合后以同心圆方式由内到外绕27~33匝而成,中心安装有感温器支架用以安装热敏电阻,加热线圈的下面安装有多根磁条,用以会聚磁力线,减少磁力线外泄,如图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元件好坏的判别
一、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或IGBT)好坏的简易判别方法
1、原理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及IGBT管型号和主要参数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