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
判断题 10个 共10分 选择题 10个 共20分 填空题 10个 共10分 名词 5个 共15分 简答题 5个 共25分 计算题 2个 共20分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判断
1. 与货币的起源密不可分的是贫富分化。
2. 价格标准是各种货币在质上同一、在量上可以比较的共同基础。
3. 用纸做的货币,比如银行券和国家发行的纸币,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 4. 钱、货币、通货、现金都是一回事,银行卡也是货币。 5. 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两者都是处于流通过程中的
现实货币。所谓流通中的货币,指的就是这两者的总体。流通的货币往往是交替地发挥这两种职能。 6. 在铸币铸造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登上历史舞台,产生了自由铸造制度。所谓“自由铸造”,
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身的意愿私自铸造。
7. 在金本位制时代,各国中央银行的银行券发行采取十足准备制。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黄金为中心建立的。 9. 价值形式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货币形式的产生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
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然后才发展到货币形式。
10. 在实行平行本位制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11. 特里芬两难是指: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
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出现的信心和清偿能力之间矛盾问题。
二、选择
1. 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是以如下哪种理论为依据的?
A货币价值论 B.货币数量轮 C.国家政权决定论 D.劳动价值论
2. 马克思主要是通过分析如下哪一要素的发展来揭示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的?
A 经济体制 B使用价值形式 C价值形式 D社会形态 3. 与货币起源密不可分的是:
A 私有制 B社会分工 C贫富分化 D商品交换 4. 不同商品在量上可以比较、在质上同一的共同基础是:
A价格标准 B使用价值 C价值 D价格 5. 属于物物直接交换的价值形式包括: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特殊的价值形式 C简单的价值形式 D扩大的价值形式 6. 最初的货币所采取的形态是:
A金币、银币 B牲畜、皮革、烟草 C纸币 D银行券
7. 货币的各种职能都是从现实的货币出发来描述的,但可用货币符号来代替的是: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8.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最初是导源于:
A支付工资 B商品赊销 C吸收存款 D发放贷款 9. 在价值形式的演进中,商品交换有质的变化的是:
1
A扩大价值形式到一般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 C简单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10. 金本位制度下,汇价的基本决定因素是:
A铸币平价 B商品的价格 C货币购买力 D物价指数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
A美元 B黄金 C英镑 D德国马克 12. 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是:
A价值符号 B现实的货币 C信用货币 D观念上的货币 13.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信贷收支 B支付工资 C财政收支 D大额交易 14. 以下属于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银行吸收存款 B汽车购买 C工资支付 D商品购买 15. 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包括对:
A世界货币的需求 B贮藏手段的需求 C流通手段的需求 D支付手段的需求 16. 货币所具有的特征是:
A表现商品价值 B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C衡量商品价值 D和一切商品相交换 17. 在我国境内严禁作为计算单位和价值尺度流通的有:
A人民币 B金银 C港币、澳元 D外国货币 18. 金融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币材和货币单位; B.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 C.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D.黄金准备制度
第2章 信用
一、判断
1. 信用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
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 高利贷者除了货币需要者的负担能力和抵抗能力以外,再也不知道别的限制。 3. 个人的货币收入总额,通常情况下就是个人可以支配的货币收入。
4. 在信用活动中,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而商品直接买卖活动中,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
能。
5. 所谓国债负担率是指年末国债余额对当年GDP的比率,目前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
线是60%。
6.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以延期支付或预收货款方式进行
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便于企业筹集资金,并且规模非常巨大。 7. 在我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商业信用。 二、选择
1. 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储藏手段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 2. 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做法是:
A赊销 B有借有还 C票据化 D挂账 3. 有债权人开出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是:
A商业票据 B支票 C商业汇票 D商业期票 4. 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2
A银行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民间信用 5. 信用的基本特征有:
A所有权转移 B偿还性 C使用权转移 D付息性 6. 在商业信用中采用的商业票据有:
A支票 B传票 C期票 D汇票 7. 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
A银行信用 B合作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8. 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亦即:
A买卖行为 B借贷行为 C分配行为 D生产行为 9. 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A消费信用 B商业信用 C国家信用 D银行信用 10. 以下各项可以看成是对民间信用的正确理解的有:
A利息面议 B风险大 C个人信用 D利率高
11. 直接发生在商品赊销双方之间,信用金额固定、使用方向、还款期限及相应的利息补偿
由双方直接协商确定的信用形式有:
A银行信用 B企业信用 C商业信用 D消费信用 12. 属借贷范围的基本信用形式有:
A信托信用 B银行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13. 国家信用中的内债主要采取的形式是:
A政府债券 B借贷 C企业债券 D票据 14. 法制健全后,商业信用的形式是:
A证券信用 B票据信用 C挂账信用 D口头信用 15. 在间接融资中,银行向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的方式有:
A.各种贷款;B.发行金融债券;C.投资政府债券;D.各种存款
第3章 利息与利率
一、判断
1. 为保护储户长期储蓄的积极性,当前我国的储蓄存款利率被定位浮动利率。
2. 借贷过程中,从债权人方面说,要承担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风险;而就债务人说,则会
遭遇通货紧缩的风险。
3.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4. 中国传统习惯,年率、月率、日拆率都用“厘”做单位,“厘”指的是1%。 5. 行业利率反映了非市场的强制力量对利率形成的干预。
6. 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7. 远期利率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中从现在到未来某一时点的利率。 8. 期权交易中的选择权,属于交易中的买方。 9. 马克思认为,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一部分。
10. 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下降。 11. 目前我国银行的存贷利率是由商业银行自己决定的。
二、不定项选择
12. 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A小于零 B大于零 C高于平均利润率 D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
率
13. 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A保持不变B与实际利
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率相对应C调高D调低
我国现行存贷款利率属于: A官定利率B公定利率C市场利率D实际利率
由政府或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A公定利率B一般利率 C官定利率D实际利率
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单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一共为:A11.91万 B119 .1万 C118万 D11. 8万
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一共为: A11.91万 B119 .1万 C118万 D11. 8万
某人期望在5年后取得一笔10万元的货币,若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现在它应该存入他的银行账户的本金为:A74 725.82元 B7 472.58元 C76 923元 D7 692.3元
到期收益利取决于:A债券面额 B债券的市场价格 C票面利率 D债券期限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曾推出存款保值贴补率,这是对下列哪种风险的补偿? A违约风险 B通货膨胀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偿还期限风险
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的债券被称为: A贴现债券 B复利债券 C单利债券 D累进利率债券
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个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 B可贷资金理论 C实际利率理论 D凯恩斯利率理论 利率对风险的补偿,即风险溢价可以分解为多个项目,其中包括: A需要予以补偿的通货膨胀风险 B需要予以补偿的违约风险 C需要予以补偿的流动性风险 D需要予以补偿的偿还期限补偿
第4章
外汇与汇率
一、判断题
1. 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外汇并与限于外币字长,而且还延伸到专用于国际结算的本币资
产。例如,欧洲金融市场上的“欧洲美元”,对美国来说就是外汇。 2. 外汇是一切外国的货币,所以它与本币的区别只在于币种不同。
3. 所谓货币的完全可兑换,就是指不存在外汇管理,本币与外汇之间充分的自由兑换。 4. 1994年4月1日在上海成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
是在这个中心的交易平台上形成了人民币的市场汇率。
5. 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不仅是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也使其
成为唯一采用会汇率间接标价法的国家。 6. 傅汇率扭曲了汇率形成机制,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容易引发别国的非议和报复;
确也可以体现政府对不同的国际经贸活动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意图。
7. 实行外汇管制,可以隔开利率与汇率的联系。但是只要还留有通道,不论是合法的还是
非合法的,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显现。 8. 本币贬值将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因而各国经常利用这一办法来防止国际收支逆差。 9. 货币对价值是不同货币能够相互兑换的基础,也是决定兑换比率的依据。因此,国内发
生通货膨胀的货币一定存在对外贬值的压力。 10. 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驱使下,投资者将里切持有比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印发资本
内流。有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11. 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只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
则表明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4
12. 1994年我国取消了对外收支的指令性计划,改成银行结售汇制。道1996年底,即实现
了人民币在贸易等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达到《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款的要求。 二、不定项选择
1.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通常都是完全可兑换的,这大体是指:A本币可以自由进出境
B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成本币 C无论居民还是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 D允许外汇在境内自由流通和支付 2. 哪些情况下会出现汇率的黑市:A完全市场经济下 B严厉的外汇管制下 C转型经济中
D新兴工业化国家
3. 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收多于外汇应付时候,会有:A外汇供给大
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上升B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下跌 C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下跌 D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上升
4. 嘉定某种商品的出口成本为8元人民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为1.5美元;则当美元与人
民币的汇率从1:8变为1:10时,若出口数量是原来的2倍,则会出现:A出口商利
润率上升了37.5% B出口商利润率是原来的2.5倍 C出口商利润率上升了75% D出口商利润率是原来的1.4倍
5. 以下应该视为典型的影响汇率短期波动的因素是:A相对劳动生产率 B相对利率水平
C进出口需求 D相对物价水平
6. 一下关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命题,不正确的是:A固定会立制有利于稳定外汇
市场,并可以防止不正当竞争对世界经济的危害 B浮动汇率制可以自动调节短期资金移动,预防投机冲击 C浮动汇率制下外部均衡可以自动实现,并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跨国传播 D固定汇率制有利于保障本国经济的自主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7. 在采用直接标价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国货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
币, 这表明: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8. 目前,我国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A固定汇率制 B弹性汇率制 C盯住汇率制 D
官管理浮动汇率制
9. 所谓外汇管制就是对外汇交易实行一定的限制,其基本出发点在于:A防止资金外逃 B
限制非法贸易C平衡国际收支、限制汇价 D奖出限入 10. 以下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A论证不同货币之间为什么可以比较,它与
铸币平价说同时存在 B绝对购买力平价可以解是汇率变动规律,相对购买力平价可以解释汇率决定基础 C 两国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价格体系大体相仿,购买力平价的现实解释力较好 D是一种有很长历史且影响深远的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第5章 金融中介机构
一、判断题
1. 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各项存贷款及结算业务的银行。 2. 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大经济集团组建并主要从事集团内部融资。 3. 西方金融公司的资金主要靠发行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来筹集。 4.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负责对银行的监督管理。
5.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可以开展直接营利的业务。
6. 处于我国金融中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是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它们是中国银行、中国农业
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
7. 证券公司是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证券公司与现代投资银行是有区别的,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货币银行学》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