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地膜覆盖及揭膜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宇虹(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摘 要
云南省中、高海拔地区烤烟生产中较为突出的气象问题是大田生育期两头温度较低; 以春旱为主的间歇性干旱较为频繁,这些因素对烟株的生长及烟叶品质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烤烟大田生长前期(移栽后至团棵前后)覆盖地膜的保温增温效果较为明显,促进烟株的前期生长。在大田生产的中后期, 随着烟株的生长,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田阴蔽度增大,覆膜的保温增温效果已不明显。
从目前已有的报道来看:在云南的中高海拔烟区,覆盖地膜的烟田在土表下5~10㎝土壤的最高温度基本在40℃以下。覆盖地膜后膜下土壤出现高温对烟株生长的不利影响,在云南的中高海拔烟区是地膜烟生产中并不存在。
地膜覆盖在干旱的情况下有明显的保湿抗旱的作用,可促进烟株的早生快发。地膜在雨量过大时,阻挡雨水大量进入垄体,可保持烟株根际土壤含水量的相对稳定,为烟株的正常生长创造较好的环境。
在烤烟生产上采用地膜覆盖后,降雨不能直接进入垄体。造成在生育期内(尤其是中期)自然降雨的有效性降低,许多雨水不能为烟株生长所利用。在少雨地区、少雨年份和部分地烟上,由于地膜降低了雨水的有效利用率,盖膜的土壤水份低于不盖膜,有的到烟叶采收后膜内土壤的水份仍很低。这不仅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而且较严重地影响了烤烟的品质。
由于地膜覆盖隔断了大部分土壤与外界的直接气体交换,因此膜下的土壤通透性(特别是土壤中的氧气浓度)往往会比露地栽培的差,
1
尤其是在强降雨之后、土壤粘重及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容易出现地膜覆盖的土壤中缺氧使烟株根系活力降低的现象。
覆盖地膜后土壤的肥力变化是复杂的。地膜覆盖提高了土温,使土壤中大部分的物质分解转化加快,肥料的利用率提高,有机肥的矿化度增加,土壤与肥料养分流失减少,以及烟株根系活力在露地栽培与覆盖地膜之间的差异等,覆盖地膜后优质烟的需肥量与常规的施肥量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覆盖地膜后肥效发挥提前,使部分烟株前期生长过旺,地上部分生长量过大而与根系发育不协调。烟草的主根粗壮而短,侧根和不定根较发达,成为根系的主要部分,不定根占总根量的30%左右。进入旺长期后,地膜覆盖后以膜代管,将大量减少了烟株不定根的发生,对烟叶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烟株生长后期,则常常会出现明显的脱肥现象,中上部烟叶的充分发育和成熟难以保障,降低了整体的烟叶质量。
覆盖地膜后土壤富水层上移,根系密集层随之升高,尤其是起垄移栽条件下的根系密集层升高,烟株的根系70%~80%密集地表下5~15cm土层内。严重限制着根系吸收土壤养分,不利于烟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有碍于上部烟叶产质的提高,容易发生早衰现象。在强降雨之后、土壤粘重及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地膜覆盖影响土壤气体交换,易造成了土壤环境恶化,不但影响根系的发育,也加速烟株根系的衰老。
适时揭膜,揭膜后立即中耕除草、培土,可促进烟株的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垄体土量,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根系的生长;改善烟株中后期营养状况。揭膜可以缓解地膜覆盖的弊端,不但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中氧气浓度,调节地温,而且还能及时散发大雨后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使根
2
系活力得到恢复。经过培土后,加厚了活土层,为不定根的发育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烤烟地膜覆盖技术应加强分类指导:
1.以防春寒促早发为主要目的地膜烟可在移栽后15~25天在提沟培土时揭膜,加强中耕管理。
2.以保水防春旱为主要目的地膜烟应在雨下透后揭膜,同时进行提沟培土,加强中耕管理。
3.地膜覆盖+揭膜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因此在确定施肥量时应根据土壤肥力适当降低肥料施用量。
4.地膜烟揭膜时间应根据当地情况,在移栽后15-35天揭膜,不宜揭膜过晚;以避免揭膜而出现的第二次吸氮高峰,使烟叶不能正常成熟落黄,使烟叶的烟碱含量过高,化学成分的比例失衡,而降低烟叶品质。
前 言
世界上研究和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最早的国家是日本。1948年,日本就开始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研究。1955年首先在草莓栽培上获得成功,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随后才普及到其他作物。我国于1978年从国外引进推广此项技术。它不仅能抵御不良的外界环境,保证农作物优质、稳产、高产,而且还拓宽了农作物的种植区域。
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调湿、抗旱防涝、改善烟株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中、下部烟叶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可缩短烟株的生育期,减轻烟株生长后期的低温对烟叶品质影响。因此,地膜烟发展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示范、推广以来,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在云南省海拔较高、无霜期较短及春旱严重的烟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云南大部分烟区优质烟生产中一项
3
关键技术。1989年全省地膜烟仅64万多亩,占当年烤烟种植面积的19%,到2004年全省地膜烟达400.1万亩,占当年烤烟种植面积的79.5%,明显提高了烟叶的产质量,提高了优质烟生产的整体水平。 一、云南烟区的地形及气候特点
云南地势地貌总特征是高原呈波涛状,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土地面积中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所以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
云南烟草种植多分布在海拔1200-2000m的区域,气候生态条件错综复杂。云南省中、高海拔地区烤烟生产中的较为突出的气象问题是在烟叶生产的大田生育期内的气温呈现出两头温度较低(见图3),中间高温不足的现象;部分烟区以春旱为主的间歇性干旱较为频繁等等,这些因素对烟株的生长及烟叶的品质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图1 云南省海拔高度图 图2云南省坡度图
4
40.035.05月6月7月8月9月移栽后天数50天2524232221201918171615 地表下10cm土温30.025.020.015.010.05.00.0对照覆膜温差曲靖景东玉溪1015202530354045-5.05图3 2001年烤烟生育期的月均温 图4 地膜覆盖在烟田中的增温效果(玉溪 2001)
二、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特点
烤烟地膜覆盖是一项看似简单,但对烟株生长有较为复杂影响的栽培技术措施。由于各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以及卷烟工业对原烟质量要求的变化,当前许多烟区在地膜覆盖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已制约着烟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 土壤温度
烟草根系生长的最低土温是7℃,最高温度为43℃[22]。在7~25℃之间,根生长速率较低。土温在25℃以上时,烟株根系生长较快。最适温度为25~30℃。低温往往使根系变粗,侧根数量减少[21]。T.Muroku 和T.Sozo(1954)所做的烟草苗床温度试验, 分别进行气温和土温的高温(20~30℃)和低温(7~20℃)的处理。结果表明:高气温处理烟苗生长快,苗床土高温时烟苗的地上和地下干物量均较高,而烟苗叶片数无大的差别;烟苗根部的吸收能力则是气温低,土温高为最高,气温和土温均高次之,而气温高,土温低或气温和土温均低最低。试验表明烟苗根部温度对促进烟苗的养分吸收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地温偏低,会增加水的黏滞性,降低根系细胞膜的透性,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影响叶片表面的气孔活动,限制了光合作用[21]。地温低,还会减少烟株对N、P、K、Ca等多种养分的吸收;地温低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5、烤烟地膜覆盖及揭膜技术的研究进展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