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复习好题快递:生物(11)
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0、N、P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2、下列过程不需要对母本去雄处理的是
①用杂合抗病小麦连续自交得到纯合抗病植株②对抗病小麦植株的测交 ③用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 ④对三倍体无籽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结出元籽西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3、在肺炎双球菌侵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注射R型菌后,小鼠不死亡
B.注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C.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属于基因工程,其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
4、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得知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
个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生物种群 能量(kJ) 甲 1.3 X 10 8乙 2.8×10 9丙 2.9×10 7丁 9.1×10 7 A.从4个种群的营养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 C.按照生物富集原理,丁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 D.在这四个种群中,甲和丁属于竞争关系
5、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C.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6、.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在观察细胞分裂和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均用到了显微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都一定要先把待观察物放在载玻片上,然后再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B.观察时,都要先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被观察物,把该物象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调节
细准焦螺旋,这样通过一次操作就可以观察清楚所有待观察对象
C.用龙胆紫溶液和台盼蓝分别对上述实验中的细胞染色后,再进行观察,观察时均需要
亮视野
D.观察结束后,均需要对临时装片进行清洗,以便下次再用
8、海龟中有连趾(ww)和分趾(WW、Ww)两种类型;开始时,连趾(w)和分趾(W)的基因频率分别
为0.4和0.6。当海龟数量增加导致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海龟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缺少食物的特殊环境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海龟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C.海龟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海龟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的进化
D.海龟基因频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明海龟已经进化形成一个新的物种 9、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常引起炎症;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C.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10、下列关于造成相关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易造成豆腐腐败变质 B.制作果酒时,先除去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可能造成葡萄霉烂 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造成洗涤效果差 11、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 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 蒸发引起溶液浓度变化
B.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C.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属于无关变量,各组需保持一致 D.在探究过程中,很有可能促进生根数目相同,而NAA的浓度不同 12、根据“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结构c的出现,使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 B.h的厚度和化学组成上介于f和c之间,所以许多科学家认为,在细胞进化过程中,h是由f转变而来的。
C.小麦根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a、e
D.图中f、m、s分别表示内质网膜、叶绿体外膜、溶酶体膜。
13、将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液中,经不同措施处理后测定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量,结果如表所示: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研究目的可能是研究植物的根吸收矿质元素与吸收水分的关系 B.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吸收水分是两个关系密切的过程 C.实验结果说明升高温度可能影响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该实验的研究目的可能是研究植物的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因素 14、下图表示某些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
从图中可以得出:
A. 若酶1基因不表达,则酶2基因和酶3基因也不表达 B. 这些细菌其精氨酸的合成是由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C. 若产生中间产物Ⅰ依赖突变型细菌,则可能是酶1基因发生突变 D. 这些细菌是通过调节酶活性来调节精氨酸合成的
15、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含量、温度等,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根据上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如图,其中不正确的:
A.当x代表光照强度时,若a曲线表示阳生植物,则c 曲线最可能代表阴生植物
B.当x代表温度时,能够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曲线是d
C.当x代表CO2的含量时,若a曲线表示水稻,则b曲线表示玉米
D.当x代表CO2的含量时,能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是a、b、e
16、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H5N1的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由人体细胞提供。 B.a、b分别指的是子代H5N1和淋巴因子。 C.据图可知,H5N1的遗传物质是DNA。
D. c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然后释放淋巴因子杀灭靶细胞释放出的抗原。 答案DBCCA
17、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相同,但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必需用解旋酶 B. 病毒既可应用于基因工程,又可应用于细胞工程,还可应用于免疫预防
C. 基因工程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具有打破生殖隔离,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遗传的特性
D.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除了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组分,还应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条件
18、P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符合的叙述是( ) ...A.x 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 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x 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D.x轴为时间,y轴为黄色短杆菌产生的谷氨基酸量,在c点时,改变细胞通透性,k值将改变
19、萝卜根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萝卜作亲本进行
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现只保留其中的圆形块根,让其再自交一代,则F3中能稳定遗传的圆形块根所占的比例为( )
A.5/6
B.1/4
C.3/8
D.1/2
20、下列关于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解除某些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B.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一定相同
C.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在衰亡期补充营养物质以提高产量 D.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的作用只是满足需氧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的需要
21、某研究小组探究黑暗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掉尖端放静置一段时间
后,将含有相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数量 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掉尖端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表示不同琼脂块数量与燕麦胚芽鞘弯曲角度的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块琼脂块所含的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
生长有抑制作用
B.此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1块琼脂块和5块琼脂块所含的生长素
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生理效应不一样 D.一定数量的琼脂块可导致弯曲角度(?) 可能等于90?
22、下图为生殖与发育的关系网络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①过程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B.由②过程形成的受精卵,其遗传物质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半 C.③、④过程依次称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D.细菌产生子代的过程与图中⑤过程最相近,可用它来表示细菌的生殖方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0年高考生物好题速递复习试题1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