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当地的气温、湿度、覆冰、污秽、水文、地质、海拔高度及地震等因素,对主接线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电装置的实施均有影响,特别是我国土地辽阔,各地气象、地理条件相差较大,应予以重视。
5. 设备制造情况
这往往是设计能否成立的重要前提,为使所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可行性,必须对各主要电气设备的性能、制造能力和供货情况、价格等质量汇集并分析比较,保证设计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与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电源和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变压器台数、容量以及母线结构等不同的考虑,可拟定出若干个主接线方案(近期和远景)。依据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从技术上论证并淘汰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方案,最终保留2—3个技术上相当,有能满足任务书要求的方案,再进行经济比较,结合最新技术,最终确定出在技术上合理、经济山可行的最终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对选定的电气主接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并选择合理的电气设备。
(4)绘制电气主接线
对最终确定的电气主接线,按照要求,绘图。 3.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接线方式,它以电源和出线为主体。由于各个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出线回路数和电源回路数不同。且各回馈线中所传输的容量也不一样,因而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再进出线较多(一般超过4回),采用母线作为中间环节,可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而与有母线的接线相比,无汇流母线的接线使用电气设备较少,配电装置占地面积较小,通常用于进出线回路少,不再扩建和发展的发电厂和变电站。
有汇流母线的接线方式可概括为单母线接线和双母线接线两大类,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主要有桥形接线、角形接线和单元接线。
14
3.3 电气主接线选择
依据原始资料,经过分析,根据可靠性和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高压侧有4回出线,其中两回备用,宜采用双母线接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中压侧有6回出线,其中两回备用,可以采用双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低压侧有11回出线,其中两回备用,可以采用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的接线方式,经过分析、综合、组合和比较,提出三种方案:
方案一:110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35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110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检修母线时不中断供电,任一组母线故障时仅短时停电,可靠性高。缺点是,操作复杂,容易出现误操作,检修任一回路断路器时,该回路仍需停电或短时停电,任一母线故障仍会短时停电,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大。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供给市区工业与生活用电,由于一级负荷占25%左右,二级负荷占30%左右,一级和二级负荷占55%左右,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优点是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造价低,扩展性好,缺点是可靠性灵活性差。方案一主接线图如下:
15
图3—1 方案一主接线图
方案二:110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16
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优点是,检修任一进出线断路器时,不中断对该回路的供电,和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相比,可靠性提高,灵活性增加,缺点是,增设旁路母线后,配电装置占地面积增大,增加了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数目,接线复杂,投资增大。 方案二的主接线图如下:
图3—2 方案二主接线图
方案三:110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 方案三的主接线图如下:
17
图3—3 方案三主接线图
对于上述三种方案综合考虑:
110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就能满足可靠性和灵活性及经济性要求,对于35kv及10kv侧,一级负荷占30%左右,二级负荷占40%左右,因此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以提高可靠性。 综合各种因素,宜采用第三种方案。
1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10KV智能自动化变电站设计(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