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现浇天桥施工支架预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合同段共有现浇天桥4座,均跨越主线高速公路,各桥现浇箱梁高度、宽度均相等,所有现浇箱梁的支架预压采用相同预压方案,现以K16+726天桥为例,只要预压方案够满足此桥的施工要求那么就完全满足其它桥梁工程的施工。

现以K16+726天桥为例,编制现浇箱梁的支架预压方案。 二、编制依据

1、长双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2、《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3、《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4、《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三、支架体系预压目的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支架体系搭设完成后,应进行支架体系的堆载预压。支架预压已越来越被证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计算支架沉降量的计算公式均是近似的、精度有限,通过预压后可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得出弹性变形的较准确的数值。为所施工的结构更接近于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保证了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

预压期间测量人员按测设的观测点进行测量复核,待荷载卸下后,再对原测设的观测点进行复核,并将历次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出支架受压后的压缩变形,包括两部分的变形:永久变形和弹性变形。

对于永久变形经过预压试验后可消除,不致使箱梁浇筑后造成箱梁裂缝。而对于弹性变形可根据测量结果在支设模板时适当抬高底模标高即可,保证在箱梁浇筑混凝土后,箱梁的线形能达到设计要求。 四、箱梁预压

根据《施工图》K16+726天桥,跨径20+2*25+20米,支架高7米。综合考虑荷载及支架体系的各种因素选择预压, 以第一跨作为预压试验段。

8.0m 排水沟

五、支架体系预压监测点的布置

根据我标段现浇箱梁特点及施工顺序的要求,对箱梁预压区每跨取跨中、1/4跨、跨端横桥向5个截面,编号为S1、S2、S3、S4、S5,横桥向每个截面测箱梁中线、左右侧腹板底2点,编为S左、S右,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监测点使用铁钉制作,设在底模上,采用水准仪分别在支架预压前后、钢筋安装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阶段对各监测点位进行观测。

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S1左 S1右

小桩号侧 S1 S2 箱 S3 梁 S4 S5

六、支架预压方案

1、预压方式

支架体系预压采用砂袋堆载预压。按照设计荷载要求及实际施工需要对支架在

大桩号侧

- 1 -

使用前做堆载预压试验,堆载预压分三次进行,第1、2次均载预压,第3次按箱梁设计重量分布情况进行局部加载预压。重量按现浇箱梁自重的120%计算,预压时间不小于7天。

2、预压相关数据

第1跨:跨径20,箱梁长20m,箱梁顶宽8.0m,箱梁底宽3.4m,箱梁高1.4m,翼板左、右侧各2m宽,箱梁左、右侧腹板宽0.45m,箱梁底板厚0.22m,箱梁顶板厚0.25m,箱梁中隔板宽1.8米。

(1)预压面积:20×8.0=160㎡ (2)预压重量:

钢筋砼容重:2.6T/m3,钢筋混凝土:85.7m3。 各部位混凝土量如下: 底板钢筋混凝土9.04 m3 顶板钢筋混凝土15.62 m3 腹板钢筋混凝土22.3 m3 中隔板钢筋混凝土11.7 m3 端隔板钢筋混凝土8.86 m3 翼板钢筋混凝土18.18 m3 计算混凝土重量如下:

因端隔板位完全于盖梁上,中隔板完全位于墩柱上,沉降值为0,故不需预压。 底板混凝土重量:q1=9.04×2.6=23.5T 顶板混凝土重量q2=15.62×2.6=40.6T 腹板混凝土重量q3=22.3×2.6=58T

预压堆积荷载总重量:Q=1.2×(23.5+40.6+58)=122.1T (3)砂袋

每袋重:1.8T(实际秤量) 每袋堆放占用面积:1.5×1.5=㎡

共计需要136袋,其中底板需要26袋,顶板需要45袋,腹板需要65袋,腹板每侧放置33袋。

砂袋如下图:

- 2 -

腹板 底板 腹板

3、预压方法

预压分三次进行,第1、2次均载预压,第3次按箱梁设计重量分布情况进行局部加载预压。加载时要尽量符合浇筑混凝土的状态,每级加载进行监测,并做详细记录。加载量要根据实际荷载加载,腹板、横梁处由于荷载较大,可选择局部加载。3级加载分为45%、95%、120%,以模拟钢筋布设、头次浇筑砼、最后浇筑砼3次加载后支架的变形。每级加载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应隔12个小时,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第三次加载完毕后持荷7天,等沉降稳定后,确定预压时间以连续两天支架沉降量的观测值不大于3mm,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纵向加载时,宜从跨中向支点处加载;横向加载时,应从中间向两侧加载,纵横向间隔1m均匀布置,加载或卸载均由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具体方法为:

(1)第一次加载布设61袋,即横向6袋,纵向10袋,每袋重0.9T,计54.9T。 (2)第二次加载布设130袋,即横向12袋,纵向11袋,每袋重0.9T,计117T。 (3)第三次加载布设136袋,即横向13袋,纵向12袋,每袋重0.9T,计122T。 (4)卸载过程与加载过程相反,按加载反向程序依次卸载,以防出现偏压失稳等不安全因素。 七、预压监测

布设好观测杆后,按加载及卸载步骤分别测量各级荷载下的监测点沉降量,并在卸载后全面测量各监测点的回弹量。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

(1)支架安装完成,荷载加载前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测点标高为H0。 (2)第一次加载完成,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标高为H1,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3)第二次加载完成,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标高为H2,观测必须全过

- 3 -

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4)第三次加载完成,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标高为H3,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5)持荷观测

持荷观测是支架“加载预压”的最重要一环,加载完成后应持荷观测24h,并做好记录,测点标高H4,通过持荷测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载作用下的总变形量。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进行紧急疏散处理。

(6)卸载完成观测

卸载完成后,对各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各测点标高H5,通过卸载测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与残余变形量。 八、数据分析整理

测量人员用专用表格对每次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整理、修正,得出系统变形量。

根据测量出各测量点标高值,计算出各观测点的变形如下:

(1)永久变形(即非弹性变形)δ1=H0-H5。通过试压后,可认为支架、模板、方木等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

(2)弹性变形δ2=H5-H4。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δ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3)根据H1、H2、H3的差值,可以大体看出持续荷载对支架变形的影响程度。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下一步工作并作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九、调整底模标高

对于已进行预压区段,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δ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预拱度按二次抛物线线形通过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进行设置。

调整底模标高公式为:底模顶面标高=梁底设计标高+δ2的平均值。

- 4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77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