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都能获得全面发展都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 A.任何社会利益都是个人活动创造出来的 B.离开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C.个人利益的不断实现,靠社会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D.有集体就有个人自由
43.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表明( )。
①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观
③一人人的社会意识状况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具体条件决定的价值观 ④无所谓正确与错误
⑤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44.人生目的是指人( )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发展 B.为什么活着 C.为什么工作 D.为什么努力
45.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其能力及创造满足自身主体的需要时,就形成人生的( )。
A.生命价值 B.自我价值 C.道德价值 D.经济价值 46.一个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所具有的价值是( )。 A.人生价值 B. 人的价值 C. 自我价值 D. 生命价值
47.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其能力及创造满足他人、群体、社会这个主体的需要时,就形成人生的 ( )。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精神价值 D.物质价值 48.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 )。 A. 是否对社会和他人真诚奉献 B.能力是否突出 C.动机是否良好 D.人际关系是否良好 49.享乐主义人生观表现为( )。
A.追求美好的生活 B.把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 C.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D.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50.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对此,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 ) 。
A.居里夫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 B.难以计量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有价值
C.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看其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D.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其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注重其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二、多选题
1.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形成系统的( )的关键时期。 A.世界观 B.人生观 C.利益观 D.价值观
2.人生观主要是通过( )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人生目标
3.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决定( )。
A. 人生道路 B.人生态度 C.人生实践 D. 人生价值标准
4.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 )是起着主要作用的心理要素。 A.感觉 B. 认知 C. 情感 D. 意志
5.当代中国大学生身处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人生机遇也面临人生挑战,端正人生态度,就要( )。 A.认真 B.务实 C.乐观 D.进取
6.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坚决抵制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而社会上还存在的 ( )等错误人生观的影响。 A. 拜金主义 B. 享乐主义 C.极端个人主义 D.公私兼顾
7.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 )两个方面。 A.精神价值 B.物质价值 C.自我价值 D.社会价值
8.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A.劳动 B.财力 C.思想 D. 聪明才智
9.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坚持( )与 ( )相统一。
A.物质价值 B.精神价值 C.能力有大小 D.贡献须尽力
10.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坚持( ) 相统一。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 B.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 C.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D.动机与效果
1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而个体自身条件主要包括一个人的( )等方面的要素。
A.思想道德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生理心理素质 D.机遇和背景
12.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就要走( ) 的道路。 A.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D.个人与社会相结合
13.科学对待人生的环境,大学生主要就是要协调好( )的关系等。 A.自我身心 B.个人与他人 C.个人与社会 D.人与自然 14.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 (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C.合理调控情绪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5.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有( )。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老好人原则
16.同学之间的竞争绝不可以不择手段,绝不可以通过损害对方来达到争胜的目的。大学生在竞争中要 ( ),不能把竞争与合作对立起来。 A. 有规则意识 B.守法守德 C.讲风格 D.讲合作
17.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正确认识 ( )的统一关系。
A.个体性与社会性 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D.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
18.个体的身心健康与和谐,( )之间融洽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友好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价值追求。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个人与群体 D.社会与自然
19.价值观的内容,主要表现为( ),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A.价值取向 B.价值追求 C.价值选择 D.价值原则
20.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 )。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A.极端利己主义 B.狭隘民族主义 C.实用主义 D.狭隘功利主义 2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 )。
A.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B.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C.更多地利用和开发资源 D.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22.人生观主要包括( )。
A.人生价值 B.人生的生活水平 C.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 23.人生目的的作用有( )。
A.动力作用 B.激励作用 C.导向作用 D.强制作用
24.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
A、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25. 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是正确的。 A.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个体人的本质是智力、能力的总和
C.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 D.人的需要决定人的本质
26.“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论点实际上是( )。
A.正确合理的利己价值观 B.矛盾的,主观为自己,必然客观利自己 C.掩盖了利己不利人的客观必然性D.符合实际的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27.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包括( )。 A .自然物质条件 B.社会条件
C.个体主观因素 D.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奉献 28.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是指正确处理( )关系。 A.人与自身 B.人与人 C.人与社会 D.人与自然 29.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正确认识( )。 A.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C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D.享受个人权利、自由和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 30.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 A.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是否实现了自我价值 C.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D.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 三、判断题
1.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 2.人生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的形成是人们所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
4.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 5. 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 )
6.人生目的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
7.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时,应当做到满足于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3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