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学习热情 学习学习计划 态度 学习主动性 70 读书方法 学习听课方法 技术 应试方法 独立性 学习毅力 品质 身心健康 34.72 54.96 2.56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没有学习热情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没有学习计划,即使有也不能很好地坚持。缺乏必要的学习技巧,表现为不会“读书”,不会“听”课,不会“考试”。在学习品质方面则表现为独立性差,学生意志力薄弱,在学习上缺乏“韧”的精神,面对学习缺乏责任心及自信心。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通过与学生座谈、家访及班会讨论等方式进行了原因分析。
1.关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学习热情、主动性、独立性、学习毅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入学之初,都是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纷纷企盼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及个体的差异,有学习障碍的学
63.59 38.09 3.65 51 76.41 25.7 48.63 3.78 9.34 80.5 49 2.09 50 40 24.71 3.49 3.7 65.7 33.47 2.52 87 50 0 生往往体验到的是一种失败感,受到的又往往是训斥,冷漠与自责。失败既无法逃避又无法面对,渐渐形成了一种期待性焦虑,对学习产生厌烦与无奈。从而对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兴趣也就荡然无存,毫无热情而言。同时,由于过分关注学习结果,给学生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这就强化了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并对自己的学习慢慢失去信心,从而表现出上课回答问题时,不敢轻易做出尝试,害怕答错,不敢创新与冒险,思维受到压抑,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2.对于学生在学习计划,读书方法,听课方法,应试方法,原因归属等方面的问题。
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除了受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外,还缺乏必要的学习指导。即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只注意了教师应怎样教,忽视了学生怎样学。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收地位,把学生当成知识经验的容器,而对学生如何自动地更新自身的认知结构,不断调控,改善自身的学习状况的指导与训练则没有给与足够重视与研究,造成学生想学不会学,不能根据自身条件与状况灵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时间长了造成恶性循环,形成知识漏洞,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对学习障碍生的辅导与转化 (一)爱是转化学习障碍生的诀窍。
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赞扬,同时也极害怕别人的指责。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处在成长期阶段的青少年儿
童呢?教育本身是一种外力,这种外力要起作用,就要启动学生的心灵,促其获得效果。尤其在新世纪的今天,教师必须具有这种责任之爱——人类美好的爱。教师不仅要爱那些聪明、能干、学习好的学生,更要爱那些因种种原因失去爱而发展成心理上有种种创伤的学生。
面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要采取相信和看得起的态度。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无私的帮助他,没有放弃他。教师要用爱心去保护学习障碍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其次,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要定期询问检查,并给予指导,给他们创造进步的条件。严格的要求他们,既给动力又给压力。发现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要给予肯定,在一定的场合给予表扬,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让学习障碍生在教师爱的羽翼下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是转化学习障碍生的关键
经过调查分析,造成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不可改变的外部客观因素以外,更重要的其内因——意志品质差,缺乏自信心。因此,要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就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 1.增强心理知识指导,优化心理环境,帮助学习障碍生树立自信心。
一是增强学习障碍生的心理知识指导。结合学生心理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教学中以“育人先育心”为主线,
为学习障碍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愉悦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增强其成功的心理及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二是优化心理环境。针对学习障碍生要承受课业负担及作业考试的压力,开展“多给学困生一些爱”的活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对学习障碍生不排斥,不带偏见,不讽刺,不惩罚,要关心,体贴,鼓励,支持,信任他们;要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使他们在良好环境中鼓起勇气,抬起头来,重新开始;在集体内淡化名次意识;在给学生写评语或与家长交流时,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在辅导学习障碍生时,多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并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表现出热情和信心。这样,可以激发他们改变现状,参与学习竞争的动力。
2.指导学习障碍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巩固自信心。
指导学习障碍生逐步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结合自己情况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在指导学习障碍生学习、树立学习自信心的过程中,应注意三个“引导”。
一是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当学生学习落后时,往往不能正确归因。他们容易以偏概全,自我否定,使自尊心受到创伤,自信心随之动摇。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找出原因,引导学生:一要尊重实际,避免过于自责。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由于存在着基础、起点的不同,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反映快慢的不同,
出现成绩暂时的差距,是正常的,是可以弥补的。不能以自己笨,学不会之类的评价否定自己。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引导他们客观的分析失败的原因,是由于紧张还是审题不严,是没有复习到还是复习不得要领,并指导他们加以改进。帮助学习障碍生实事求是地归因,可以使他们把握今后努力方向,产生“我能行”这样的认识。
二是引导学生找好参照系。有些学习障碍生自卑感强的自信心不足,是因为他们总是拿自己的缺陷,不足与其他同学的长处比。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调整参照系,确立正确合理的期望目标,引导学生多跟自己的以前比,多跟和自己同一起点的同学比,多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与别人比。这样的引导,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以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
三是引导学习障碍生循序渐进,以减少挫折,保持信心。学习障碍生在学习上的自卑感和急躁心理是互相衍生的关系。由于挫折而焦急,由于焦虑再生挫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学习障碍生确定可行性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低到高,先易后难。这样,使他们能够避免由于盲目和急躁再次陷入挫折。而每一次进步,即使很小的进步也可以使他们在成功的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希望,产生更上一层楼的信心。
3.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给学习障碍生创造发挥自己才能和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生学习障碍的调查研究(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