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工艺基础10级复习大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集成电路工艺基础》课程复习大纲

一、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

第一讲 引言

第一只晶体管/摩尔定律晶体管最小尺寸的极限/电子级多晶硅的纯度/1990s以后半导体行业的模式/什么是Foundry

第二讲 硅片制备与高温工艺

Si集成电路芯片元素组成/硅的重要性/硅提纯 I的工艺步骤、化学反应式及纯度/直拉法的拉晶过程/直拉法的拉晶过程中收颈的作用/直拉法与区熔法的对比/定位边或定位槽的作用/外延的定义:外延、外延层、外延片、同质外延、异质外延/双极晶体管(电路)和CMOS器件(电路)中外延层的应用/Si外延的源材料/分子束外延(MBE)的特点/高温工艺设备小结/氧化膜在IC中的应用/各种氧化层在工艺中的应用、厚度及工艺/1号液和2号液的配方及作用/颗粒、有机粘污、无机粘污及本征氧化层的清洗/SiO2生长的迪尔-格罗夫模型/干氧氧化和湿氧氧化的特点与应用/掺氯氧化的作用/影响氧化速率的因素/Si-SiO2界面特性 替位式扩散、间隙式扩散、扩散系数/两步扩散工艺/扩散的局限性与应用/离子注入后为什么要退火/RTP(快速热退火)的优点

第三讲 薄膜淀积

真空蒸发法蒸发源加热方式/溅射的工作原理与特点/PVD 与 CVD对比/CVD氧化硅与热生长氧化硅对比/CVD介质薄膜的应用/CVD的基本过程/CVD生长的两种极限:表面反应控制与质量输运(传输)控制/CVD 的三种类型及各自的应用/CVD淀积速率G与温度T的关系

第四讲 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与热扩散的对比/离子注入的两种阻挡机制/离子注入分布与扩散分布的比较/避免沟道效应的方法/离子注入机的原理/离子注入工艺的应用及技术趋势/SOI圆片的制造:智能剥离与注氧隔离

第五讲 光刻与刻蚀工艺(曝光、刻蚀)

光刻的需要及光刻三要素/正胶与负胶的比较/光刻工艺的10个步骤/前烘、后烘及坚膜工艺目的(作用)的比较/4种曝光机/分辨率与波长及NA的关系/如何提高分辨率?/移相掩模的原理与应用/两种紫外线和三种深紫外线的名称、波长及对应的最小特征尺寸/干法刻蚀与湿法刻蚀的对比/湿法刻蚀SiO2、Si、Poly-Si及Si3N4的配方及反应式/干法刻蚀的原理与种类/干法刻蚀SiO2、Si、Poly-Si及Si3N4的腐蚀剂/

第六讲 金属化与多层互连

金属化的应用、三种最常用的金属及三种不同的金属化方法/集成电路对金属化的基本要求/CMOS标准金属化:栅材料,接触孔(通孔)填充材料,阻挡层(势垒层)、黏附层、焊接层、及防反射层材料,互连材料,金半接触电极材料及工

艺;/Al-Si接触的尖楔现象、影响及抑制/Al的电迁移现象、影响及抑制/TiN的作用/Cu淀积的大马士革镶嵌工艺

第七讲 CMOS工艺流程

了解1960s、1970s和1980s集成电路工艺的特点/熟悉1990sCMOS工艺的特点:特征尺寸、衬底、隔离、光刻、刻蚀、退火、W塞及平整化。/熟悉1990sCMOS工艺步骤

第八讲 工艺集成

MOS IC与双极IC的隔离/防止寄生场效应晶体管开启及提高寄生晶体管阈值电压的工艺方法/局部氧化(LOCOS)、侧墙掩蔽的隔离(SWAMI)及浅槽隔离(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工艺的特点、工艺流程及示意图/P阱、N阱工艺特点/熟悉双阱CMOS IC工艺流程/熟悉标准埋层双极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二、选择与填空练习题

1)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制备相同厚度的氧化层,分别用干氧,湿氧和水汽氧化,哪个需要的时间最长?( )

A.干氧 B.湿氧 C.水汽氧化

2)二氧化硅膜能有效的对扩散杂质起掩蔽作用的基本条件有哪些______ 1.杂质在硅中的扩散系数大于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系数 2.杂质在硅中的扩散系数小于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系数 3.二氧化硅的厚度大于杂质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深度 4.二氧化硅的厚度小于杂质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深度 A.2,4 B.1,3 C.1,4 D.2,3 3)半导体器件生产中所制备的二氧化硅薄膜属于( ) A.结晶形二氧化硅 B. 无定形二氧化硅 4)二氧化硅薄膜在半导体器件生产上的应用有:( ) 1. 对杂质的掩蔽作用

2. 对器件表面的保护和钝化作用 3. 用于器件的电绝缘和电隔离 4. 作为电容器的介质材料

5. 作为MOS场效应晶体管的绝缘栅材料

A.1,2 B. 1,2,3 C. 1,2,4,5 D.1,2,3,4,5

5) 硅平面制造工艺的硼、磷扩散都属于_____ A. 代位式扩散 B.间隙式扩散

6)在硅-二氧化硅系统中存在______电荷、可动电荷、界面态电荷和氧化层陷阱电荷。 7)温度是影响氧化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越高,氧化速率越_____(大/小)。 8)清洗硅片所用的化学试剂、去离子水和生产工具、操作者的汗液及呼出的气体等是氧化层中的__ 离子的来源。

9) 以下过程不属于恒定表面源扩散的有( )。A. 隐埋扩散 B.隔离扩散的硼预淀积 C. 基区扩散的硼预淀积 D.基区主扩散 10)扩散只用于浅结扩散______(对/错)

11)扩散多在__(高/低)温下进行.

12)杂质原子(或离子)在半导体晶片中的扩散机构比较复杂,但主要可分为两种机构:_______式扩散和间隙式扩散。

13) 恒定表面源扩散的杂质分布服从_______分布。 14) 有限表面源扩散的杂质分布服从_____分布。 15)离子注入掺杂纯度高,是因为( ).

.A. 杂质源的纯度高 B.注入离子是通过质量分析器选出来的 16)离子注入与热扩散相比,哪个要求温度低( ) A.离子注入 B.热扩散

17)离子注入与热扩散相比,哪个掺杂纯度高( ) A.离子注入 B. 热扩散

18)离子注入与热扩散相比,哪个高浓度掺杂不受 固溶度限制( )

A.离子注入 B. 热扩散

19)离子注入与热扩散相比,哪个掺杂均匀性好( ) A.离子注入 B. 热扩散

20)离子注入与热扩散相比,哪个可精确控制 掺杂浓度,分布和注入深度( ) A.A. 离子注入 B. 热扩散

21)离子注入与热扩散相比,哪个横向效应小( ) A. 离子注入 B. 热扩散

22)离子注入与热扩散相比,哪个只用于浅结( ) A.离子注入 B. 热扩散

23)减弱或消除沟道现象的措施有:( )

1. 入射方向偏离沟道轴向 2. 入射方向平行沟道轴向 3. 样品表面淀积一层二氧化硅 4. 样品表面淀积一层氮化硅 A.1,3 B. 2,3 C. 1,3,4 D. 2,3,4

24)离子注入的两种能量损失模型为:_____碰撞和电子碰撞。

25)化学气相淀积SiO2与热生长SiO2相比较,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1. CVD SiO2,衬底硅不参加反应。2. CVD SiO2,衬底硅参加反应。3. CVD SiO2,温度高。4. CVD SiO2,温度低。 A.1, 3 B. 1, 4 C. 2 ,4 D. 2, 3

26)化学气相淀积SiO2与热生长SiO2相比较,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1. 热生长SiO2只能在Si衬底上生长。2. CVD SiO2可以淀积在硅衬底上,也可以淀积在金属、陶瓷、及其它半导体材料上。3. CVD SiO2,衬底硅不参加反应。4. CVD SiO2,温度低。

A. 1,2 B. 2,4 C.1,4 D.1,2,4 E. 1,2,3,4

27)SiN4薄膜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主要有:A.钝化膜 B. 选择氧化 C. 电容介质。由于氮化硅氧化速率极低,因此被用作( )的掩蔽膜。

28)SiN4薄膜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主要有:A.钝化膜 B. 选择氧化 C. 电容介质。由于水和钠离子在氮化硅膜中扩散系数很小,所以常被用作( )。

29).在LPCVD中,由于hG>>kS,即质量转移系数远大于表面反应速率常数,所以,LPCVD系统中,淀积过程主要是质量转移控制_______(对/错)

30).在LPCVD中,由于hG>>kS,即质量转移系数远大于表面反应速率常数,所以,

LPCVD系统中,淀积过程主要是表面反应速率控制_______(对/错) 31).不论正胶或负胶,光刻过程中都包括如下步骤:1.刻蚀 2. 前烘 3. 显影 4. 去胶 5.涂胶 6. 曝光 7. 坚膜. 以下选项排列正确的是:( )

A. 2561437 B.5263471 C. 5263741 D.5263714

32).曝光后显影时感光的胶层溶解了,没有感光的胶层不溶解留下了,这种胶为___(正/负)胶。

33).曝光后显影时感光的胶层没有溶解,没有感光的胶层溶解,这种胶为___(正/负)胶。

34).前烘的温度应在可使胶层干燥的前提下采用较___(高/低)的温度。 35) .正胶适于刻蚀___(细/粗)线条。 36).负胶适于刻蚀___(细/粗)线条。 37).湿法刻蚀适用于___(粗/细)线条。 38).干法刻蚀适用于___(粗/细)线条。

39)为了获得更小的特征尺寸,目前正在研究的下一代光刻技术(NGL)有 、 和 ;

40)化学机械抛光(CMP)对于现代IC工艺中的 和 两个工序至关重要。而需要使用CMP的工序还有: 、 、 、 和 等。 三、思考题

1.多晶硅、氧化硅、氮化硅干法刻蚀中采用哪些刻蚀气体,其主要有很强的化学活性的腐蚀基是哪一种?其刻蚀过程的主要反应原理?

2. 铝及其合金干法刻蚀中采用哪些刻蚀气体,其主要有很强的化学活性的腐蚀基是哪一种?其刻蚀过程的主要反应原理? 3.集成电路对接触和互联有什么要求?

4.集成电路常用的接触与互联材料有哪些?铝作为一种重要的接触与互联材料有什么优缺点?

5.常用金属膜淀积技术有哪些?试叙述磁控溅射的原理和特点。

6.为何出现铝的电迁徙及铝向硅中的溶解现象,如何防止铝迁徙及在硅中的溶解?

7.金属-半导体接触前后的能带图如何变化?

8.为什么溅射法的台阶覆盖要比真空蒸发法要好? 9.光刻工艺为什么是IC制造中最重要的工艺?

10. 用Cl2干法腐蚀金属时,为什么要加入BCl3(或N2)和O2? 11. 70s中期后,为什么要用poly-Si栅代替Al栅? 12. 为什么要采用Cu互连及低K介质?

13. 给出LOCOS工艺的基本流程(图例和文字描述)及优缺点。 14. 给出标准埋层双极集成电路基本工艺流程(文字描述)。 15. 给出1990年代CMOS标准工艺流程(列出掩模版名称及顺序),并画出由该工艺流程制造的双阱CMOS单元的截面图(采用LDD MOS结构,除多层互连外)。

16. 描述干法刻蚀与湿法刻蚀的区别(从刻蚀机制、刻蚀剖面、刻蚀速率、选择比、设备成本、原料消耗等角度比较)。

17. 简述单晶硅片制备的工艺步骤(从石英砂到单晶硅锭,从单晶硅锭到单晶硅片)

18. 简述现代光学光刻的基本步骤及每步的作用(文字描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艺基础10级复习大纲在线全文阅读。

工艺基础10级复习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46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