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浪大,安全隐患多;或高温含盐海水对建材的腐蚀性强。珊瑚礁易破碎,地质不稳定,对技术要求高。
(3)增加两岛间的运输方式,完善了交通网络;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了两岛间的人口及产业转移等。
(4)该国是珊瑚岛国,地势低。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会导致该国国土陆地面积减小甚至消失。
【解析】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意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读马累气候统计图可知,马累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15℃,位于热带地区,降水丰富,季节变率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4月份气温最高的原因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晴多雨少,太阳辐射强有关。
(2)有上题可知,马累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气温高,雨季长,施工难度大;马累岛到机场岛之间有跨海区域,海水流动性强,风浪大,安全隐患多;同时海水对建材的腐蚀性强;这些岛屿是珊瑚岛屿,珊瑚礁易破碎,地质不稳定,建设大桥对技术要求高。
(3)跨海大桥建成的社会经济意义有完善了交通网络,使两岛间的运输方式多元化,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加强了两岛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两岛间的人口及产业转移等。
(4)马尔代夫是珊瑚岛国,地势低,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会导致该国国土陆地面积减小甚至消失。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其计算方法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x100%。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水分、自然灾害、肥料、劳动力和科技水平等条件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已成为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增加已有耕地的复种水平,其效益比开垦荒地要好。下图91998~2012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变化。
(1)概述1998~2012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特点。 (2)推测2006~2007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
(3)分析“增加已有耕地复种水平的效益比开垦荒地好”的原因。 (4)请你为提高我国耕地复种指数提出建议。
【答案】(1)各年份复种指数均大于120%(或复种指数介于120~135%);呈总体上升趋势;(2分)2006-2007年有所下降。
(2)2006年自然灾害特别严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遭受破坏,农作物灾损严重,农民耕种积极性受到挫伤。
(3)已有耕地的耕作条件较好;开垦荒地破坏植被、湿地等,易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
(4)发展农业科技,培育优良品种;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和耕地经营规模化;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复种指数的因素,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
(1)读图可知,1998~2012年中各年份复种指数均大于120%且介于120~135%之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其间2006-2007年有所下降。
(2)2006~2007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2006年自然灾害特别严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遭受破坏,农作物灾损严重,农民耕种积极性受到挫伤的影响。
(3)由于已有耕地的耕作条件较好,而开垦荒地要破坏植被、湿地等,易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故增加已有耕地复种水平的效益比开垦荒地好。 (4)提高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途径可以从提高防灾能力、培育良种、扩大经营规模、加大对
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农民耕种的积极性等方面思考作答。
14. 【旅游地理】
近年来,西沙群岛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目前,西沙旅游以邮轮旅游的形式进行,食宿均在邮轮上,游客可下岛进行观光活动。下图为西沙群岛位置示意图。
列举两项西沙群岛的特色旅游项目,评价西沙群岛旅游业的发展条件。 【答案】旅游项目:游艇、海水浴、冲浪、潜海、海钓、观鸟等。
发展条件:热带海岛风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等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游览价值高。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发时间较短,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低;岛屿面积小,旅游环境承载量有限。
【解析】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
15. (环境保护)
2017年12月,备受关注的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作为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铁,西成高铁沿途经过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穿越了中国连片自然保护区的高铁如何与国家级保护动物和谐共处?这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考题。秉持“生态选线”的原则,西成高铁在工程设计、施工上采用了一系列严格的自然保护措施,最终打造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铁线路。
分析道路建设可能对动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两条相关的具体对策。
【答案】不利影响: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干扰动物的生长习性;阻断动物的迁徙路线;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的灭绝。
对策:道路选线时尽量避开动物栖息地;设置隔离栏和防护网;(经过动物通道时)架桥梁或开隧道;减少工程建设对植被的破坏等。 【解析】考查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读材料可知,西成高铁沿途经过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道路建设可能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干扰动物的生长习性,阻断动物的迁徙路线,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的灭绝等。相关的具体对策有:保留生物通道,经过动物通道时架桥梁或开隧道;秉持“生态选线”的原则,道路选线时尽量避开动物栖息地;做好防护措施,道路沿线设置隔离栏和防护网;减少工程建设对植被的破坏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二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