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直径400mm上水管线 里程范围 描述 站结构顶板上方约2.3m。 区间斜向下穿管线,管底位于区间结构顶部上方约10.11m,管顶标高38.60,管地面埋深约1.32m 区间斜向下穿管线,管底位于区间结构顶部上方约10.75m,管顶标高38.87,管地面埋深约1.05m 区间斜向下穿管线,管底位于区间结构顶部上方约8.98m,管顶标高38.63,管地面埋深约2.12 m 在区间右线范围内,与线路方向一致,管底位于区间结构顶部上方约9.64m,管顶标高39.27,管地面埋深约1.35m 与区间右线正交,管底位于区间结构顶部上方约9.29m,管顶标高39.16,管地面埋深约1.68m 区间右线正交下穿管线,管底位于区间结构顶部上方约9.49m,管顶标高39.46,管地面埋深约1.38m 区间右线正交下穿管线,管底位于区间结构顶部上方约9.56m,管顶标高39.53,管地面埋深约1.46m 区间右线正交下穿管线,管底位于区间结构顶部上方约10.15m,管顶标高40.24,管地面埋深约1.11m K20+805.5 30×30市话管线 K20+805.5 48×36通信管线 K20+950.6 110×60电力管线 K20+954-K21+260 直径200mm上水管线 直径200mm上水管线 直径100mm上水管线 直径150mm上水管线 K20+970 K20+981 K20+995 K21+30 1.5.3地面交通
安乐林站沿安乐林路东西向布置,在安乐林公园南侧。安乐林路现状路面宽度12.5m,两侧人行道宽度3m-4m,规划道路宽度30m。车站位于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交通较为便利。
1.6 工程地质与水文
1.6.1 工程地质
安乐林站:
安乐林站施工范围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主要为: 人工堆积层(Qml):
粉土素填土①层: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白灰、草根、砖渣、灰渣。
杂填土①1层:杂色,松散~中密,稍湿,以建筑垃圾为主,含圆砾、卵石、砖块、混凝土块、灰渣等。
圆砾卵石填土①3层:杂色,松散~稍密,稍湿,以圆砾为主,含少量杂质。
粉质粘土素填土①4层: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可塑,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
- 11 -
白灰、草根、砖渣、灰渣。
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
粉土③层: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含云母、氧化铁,夹粉质粘土③1、粉细砂③3透镜体及粘土薄层,中压缩性。
粉质粘土③1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中压缩性。
粉细砂③3层:褐黄色,稍密~中密,稍湿~湿,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粘土④1层: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中压缩性。 粉土④2层: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很湿,含云母、氧化铁,中压缩性。 粉细砂④3层:褐黄色,中密,稍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卵石⑦层:杂色,密实,稍湿~饱和,最大粒径在250mm左右,一般粒径20~40mm,粒径大于20mm颗粒含量约为总质量60%~70%,亚圆形,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辉绿岩、安山岩、白云岩,中粗砂充填,夹中粗砂⑦1透镜体。
中粗砂⑦1层: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饱和,含少量卵石、圆砾,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夹粉细砂薄层。
粉质粘土⑧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夹粘土⑧1透镜体,中压缩性。 粘土⑧1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中压缩性。
卵石⑨层:杂色,密实,饱和,最大粒径不小于210mm,一般粒径40~80mm,粒径大于20mm颗粒含量约为总质量60%~70%,亚圆形,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辉绿岩、安山岩、白云岩,中粗砂充填,夹中粗砂⑨1透镜体。
中粗砂⑨1层:褐黄色,密实,饱和,含少量卵石、圆砾,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车站主体结构埋深约6.5~7.1m,车站上层小导洞及初支扣拱拱顶处于粉土或粉质粘土层中,据施工经验,该土层自稳性较强,对开挖有利。车站下层小导洞拱顶处于中粗砂层,自稳性差,易发生坍塌,开挖前应做好超前加固,以保证开挖安全。安乐林站地质情况见图2-2。
永安区间:
本区间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部,地貌类型为第四纪冲洪积平原,第四纪沉积韵律较为明显。地层由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的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构成,基岩埋深大于50m。
区间隧道范围土层由上至下为素填土、杂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细中砂、粉质粘土、粘土、中粗砂和卵石层,拱顶为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层,地下水位大部分位于隧道仰拱以下,部分位于仰拱以上,最高位于仰拱以上1.1m。经地下水修正后,本区间所有围岩均按Ⅵ级考虑。
1.6.2 水文
安乐林站:
安乐林站拟建场地位于古漯水河与古金沟河之间的河间地块,勘察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两层地下水,地下水的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一)和潜水(二)。
上层滞水(一)含水层主要为粉土④2、粉细砂④3层,初见水位埋深16.5~17.5m,标高23.59~24.65m,稳定水位埋深16.2~17.4m,标高23.69~24.95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绿地灌溉补给,以蒸发及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该层水分布不连续,仅在部分钻孔中揭露。
潜水(二)含水层主要为卵石⑦层及夹层,初见水位埋深21.9~24.3m,标高17.02~
- 12 -
19.32m,稳定水位埋深21.5~23.9m,标高18.10~19.75m,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根据横通道开挖实际情况,上层滞水出现在第三层横通道临时仰拱上约50cm位置,对应车站中板位置,水量较小,对施工影响不大,开挖中应合理引排,保证作业掌子面的施工安全。潜水层初见水位位于横通道第五层横通道仰拱位置,至仰拱下50cm时水量较大,需水泵抽排,初见水位对应车站下层小导洞拱底位置,因横通道施工时处于枯水期,雨季时水位可能上升,至下层小导洞下台阶位置,实际施工过程中如开挖水量较小,现场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对渗流水及时进行引排,并抽出洞外;如遇砂层含水较大,影响施工,及时封闭掌子面,并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具体止水加固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安乐林站水文情况见附图三。
- 13 -
附图三 安乐林站水文地质情况剖面图意图 - 14 -
永安区间:
潜水(二)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初见水位20.6~23.4m,绝对标高17.62~20.16m;静止水位20.2~23.0m,绝对标高18.35~20.46m。其含水层主要为卵石⑦层及夹层,主要接受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卵石⑨层及夹层亦为含水层,其地下水类型为微承压水(三),本次勘察期间受钻探工艺的影响,未能观测到微承压水(三)的稳定水位。但该层水埋深较大,位于结构底板以下,对本工程施工无影响。
另根据相邻的大里程端的安乐林路站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局部有可能存在上层滞水(一)。
1.6.3 地震评价
(1)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场地处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区内。 (2)估算地面下25m深度范围内土层剪切波速平均值为Vsm=250m/s左右,依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3)场地内的饱和粉土、砂类土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地基土不液化。
本章附图:1、地理位置图;2、工程平面位置图;3、地质剖面图
第二章 施工准备
2.1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2.1.1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说明
2.1.2主要临时设施(包括施工围挡,料场及喷射混凝土搅拌设备布置,囤土场等)
2.1.3四通一平解决
2.1.4生产房屋和生产设施布置(附施工平面布置图)
2.2人员及机械配备
2.2.1队伍安排及劳动力组织 2.2.2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
拟投入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机械序类别 号 开挖支护机械 混凝土机械 加工1 2 1 2 3 1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 15 -
数量 用途 备注
机械序类别 号 机械 2 3 其它 1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用途 备注 2.3施工技术准备
2.3.1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2.3.2技术交底 2.3.3技术保障
2.4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以有利于施工为原则。施工现场准备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4.1复查和了解现场 2.4.2确定工地范围 2.4.3既有建(构)物保护
2.4.4管线保护、拆除、改移 2.4.5办妥有关手续 2.4.6作好现场规划。
2.5有关协调工作的准备 2.6施工测量
2.6.1控制测量 2.6.2施工测量 2.6.3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附图: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大图)
- 1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赵景阳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