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管理会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绪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管理会计是指(A)。

微观管理会计 B宏观管理会计 C国际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是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C)为最终目的。

A降低成本 B降低保本点 C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D增加销售量 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A)。

A预测决策会计 B规划控制会计 C本量利分析 D责任会计 现代管理会计产生的关键标志是(D)。

A全面预算的产生 B成本控制的产生 C本量利分析的产生 D预测决策会计的产生

传统管理会计的最主要职能是(D)。

A预测 B决策 C考评 D控制 传统管理会计是以(B)为核心的。

A责任成本 B控制成本 C成本性态分析 D预测决策会计 “管理会计”这一术语第一次提出是在(A)。

A1922年 B1900年 C1952年 D1972年 第一次提出“管理会计”这一术语的会计学者是(B)。

A麦金西 B魁因斯坦 C布利斯 D法约尔 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D)。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发展 D生产力的进步

管理会计所需要的资料主要来源于(B)。

A统计 B财务会计 C销售部门 A生产部门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客体有相似之处是指(A)。

A工作对象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运动 B研究对象都是企业的总成本

C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都是只有整个企业一个核算层次管理12.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D)。

A企业的投资人 B企业的债权人 C税务部门 D企业经营管理者 13. 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内部会计”的是( C )。

A.财务会计 B. 成本会计 C. 管理会计 D.责任会计 14. 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主要是( D )。

A.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 C.财务状况变动表 D.内部报告

15. ( A )是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利益为目的,实现对经济内容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智能的会计分支。 A.狭义的管理会计 B.广义的管理会计 C.宏观管理会计 D.财务会计

16. 管理会计的内容是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内容,它不包括( D )。 A.预测决策会计 B.规划控制测试 C.责任会计 D. 财务会计 17. 在管理会计的几个部分中,( B )既是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

A.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 C.规划控制会计 D. 国际管理会计

18. 20世纪初,以( C )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和“预算控制”,标志

着管理会计的雏形已经形成。

A.数量分析 B. 离散分析 C.差异分析 D. 成本分析 19. 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一为财务会计,一为( C )。

A.成本会计 B.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 D. 财务会计 20. 传统管理会计不同于现代管理会计,它的特征是以( C )核心。 A.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 C.控制会计 D.规划会计 21. 在多数条件下,管理会计突出了以( C )为中心的行为管理。 A.投资 B.利润 C.人 D.企业

22. 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的特定需求而选择的,其中涉及到未来的信息不要求具备( A )。

A.精确性 B.相关性 C.及时性 D.统一性 四、多项选择题

1. 广义管理会计包括( ABC )。

A.企业管理会计 B.宏观管理会计 C.国际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 2.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

A.预测 B.决策 C.规划 D.控制 E.考评

3.现代管理会计的内容有(ABC)

A.预测决策会计 B.规划控制会计 C.责任会计 D.考核会计 4.传统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有(CD)

A.预测 B.决策 C.预算 D.控制 5.以下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有(ABCD) A.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B.两者工作客体有相似之处 C.两者最终奋斗目标一致 D.两者都需要完善与发展 6.管理会计的特点有(ABC)

A.侧重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服务 B.主要预测和规划未来

C.不受“公认会计原则”制约 D.不严格固定的工作程序 7.从广度的方面理解,管理会计包括(ACDE)

A.企业管理会计 B.财务会计 C.宏观管理会计 D.国际管理会计 E.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8.管理会计的职能是管理会计实践本身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决定的内在功能,它的基本职能包括(ABCDE)

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规划经营目标 D.控制经济过程 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9.管理会计的内容是与其职能想适应的,它包括(ABC)。

A.预测决策会计 B.规划控制会计 C.责任会计 D.国际管理会计 E.宏观管理会计 10.管理会计的主体包括多个层次,它可以以(ABCDE)作为其工作的主体。 A.投资中心 B.利润中心 C.成本中心 D.费用中心 E.整个企业 11.管理会计的要求,凡是涉及未来的信息要满足(BC)。

A.精确性 B.及时性 C.相关性 D.统一性 E.规划性

12.无论是广义的管理会计,还是狭义的管理会计都关系到(ABCDE)等会计管理职能。 A.预测 B.控制 C.决策 D.规划 E.责任考核评价 五.判断题

1现代企业会计的两个分支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3管理会计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4传统的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是预算和控制。(√) 5 20世纪30年代至现在属于现代会计管理阶段。(×)

6管理会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

7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界服务,因而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8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分为多个层次,但主要以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为主体。(√) 9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但主要是面向未来。(×) 10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必须遵守企业会计准则。(×)

11管理会计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又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称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12会计机构隶属于企业的服务部门,构成现代企业会计两大分支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应当合并在一起。( ×)

13管理会计工作既为企业总体管理服务,本身又属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处在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

14控制会计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

15 20世纪初,产生了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和“预算控制”,标志着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已经形成。(√) 16在传统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和控制,其中管理会计的职能集中体现在预算方面。(×)

17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为主体,因此这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 18管理会计突破了“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这可以不受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的限制。(√)

19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其中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是摆在第一位的。(√) 20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多为没有统一格式的内容报告,对这些报告的种类也没有统一的规定。(√)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

一、单项选择

1.当业务量变动时,单位固定成本将(B )

A.成正比例变动 B.成反比例变动 C.固定不变 D.降低 2.下列成本项目中不属于固定成本的是(C )

A.广告费 B.管理人员工资 C.计件工资形式 D.房屋租赁费 3.下列成本项目中不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B )

A.折旧费 B.经营性租赁费 C.融资性租赁费 D.管理人员工资

4.企业质量检验员的工资属于(A )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成本 D.曲线式成本 5.企业的电话费及水、电、煤气等费用属于(B )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成本 D.曲线式成本 6.下列属于延期成本的是(C )

A.化验员的工资 B.电话费 C.浮动工资 D.热处理费 7.狭义的相关范围是指( B)

A.期间范围 B.业务量范围 C.成本范围 D.费用范围 8.成本性态分析和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对象相同,都是企业的(B )

A.资金运动 B.总成本 C.混合成本 D.标准成本

9.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性态,这是因为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而使得成本具有(B )的特点

A.暂时性 B.相对性 C.可转化性 D.变动性

10.某企业一年中产量最高月份的产量为50件,混合成本800元,产量最低月份的产量为35件,混合成本500元,则混合成本中的单位变动成本为(C )

A.50元 B.35元 C.20元 D.15元 11.变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是指(B )

A.固定生产成本 B.变动生产成本 C.固定非生产成本 D.变动非生产成本 12.完全成本法的期间成本是指(D )

A.直接材料费 B.直接人工费 C.制造费用 D.非生产成本 1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变动成本法优点的是(C )

A.能够促进企业以销定产 B.便于简化成本核算 C.能更好地满足对外提供报告的要求D.有利于促进成本降低 14.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前提条件是(B ) A.把全部成本划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B.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C.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D.把全部成本划分为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

15.某产品本期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单位产品成本是14元,本期产量500件,销售量400件,固定生产成本2000元,则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单位产品成本为(B ) A.14元 B.10 元 C.9元 D.18元

16.某产品本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销货成本为50000元,期初无存货,本期产销量相等,本期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为15000元,非生产成本13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销货成本为(C )

A.35000元 B.65000元 C.78000元 D.37000元 17.某产品期初存货100件,本期产量500件,销售量500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初存货单位产品成本13元,本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12.75元,在先进先出法下,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销售成本为(B )

A.6500元 B.6400元 C.6000元 D.5300元 18.某产品年初存货200件,本年产量400件,销售量500件。上年单位产品成本10元,本年单位变动成本8元(与上年相同),则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销货成本为(B)

A.5000元 B.4000元 C.3200元 D.2000元 19.具体应用时,变动成本法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B)

A.贡献毛益 B.营业贡献毛益 C.营业毛利 D.营业成本 20.变动成本法提供信息的主要途径是(B)

A.满足对外提供报表的需要 B.满足决策、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C.使营业净利润的计算更加科学 D.使得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计算更为合理

21.分析两种成本狭义利润差额产生的根本原因,必须从分析(C)入手。

A.销售收入 B.非生产成本 C.固定制造费用 D.变动制造费用 22.两种成本法狭义利润差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期间成本不同 B.产品成本不同

C.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D.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不同

23.若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资产生产成本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则(B)

A.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差额小于零 B.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较多 C.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较多 D.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相同

24.当期末存货量为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净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时,则期初存货量必须(B)

A.为零 B.不为零 C.小于零 D.与期末存货量相等 25.本期产量1000件,销售量800件,本期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5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0元,则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为(D)。

A.20000元 B.4000元 C.5000元 D.1000元

26.期初存货量300件,本期产量200件,销售量200件,上期单位产品成本15元(其中单位固定成本4元),本期单位变动成本与上期相同,本期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2000元。存货的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则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为(D)。 A.3000元 B.4500元 C.1200元 D.2400元

27.期初存货中的固定生产成本5000元,期末存货中的固定生产成本7000元,本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为 -12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应为(C)。 A.-3200元 B.3200元 C.800元 D.5800元 28.在管理会计中,成本是指(C)。

A.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

B.企业为了获取某项资产或达到一定目的而遭致的以货币测试的价值牺牲

C.企业自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D.历史成本

29.成本按可辨认性分类,可分为(A)。

A.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类 B.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类

C.历史成本与未来成本两类 D.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三类 30.成本按(B)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类。

A.可辨认性 B.经济用途 C.可盘存性 D.可控性 31.成本按核算目标的不同分类,可分为D()。

A.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两类 B.可盘存的产品成本与不可盘存的期间成本两类 C.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两类 D.业务成本、责任成本与质量成本两类 32.成本按(C)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与未来成本两类。 A.经济用途 B.可盘存性

C.实际发生的时态 D.核算目标的不同 33.现代成本核算的主要目标不包括(D)。

A.反映业务活动本身的耗费情况,以便确定成本的补偿尺度 B.落实责任,以便控制成本,从而明确有关单位的经营业绩 C.确保产品质量

D.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供、产、销各个阶段上生产要素使用及消耗情况,定期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质量 34.机器设备的维修费属于(B)。

A.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成本 D.曲线式成本 35.当业务量增加时,单位固定成本将(C)。

A.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C.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 D.上述选择都不对

36.财务会计按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指成本按(B)分类。 A.可辨认性 B.经济用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会计在线全文阅读。

管理会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36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