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序号1中。接着,他移动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将电压表的示数2.5伏记录在序号2中。当他将滑片移动到A端时,将电流表的示数0.36安记录在序号3中。
请在上表中将该同学尚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 (11)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30. 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分别利用体积相等的不同圆柱体甲、乙和水等进行实验。如图15所示,他们先将高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他们再用高为0.08米的圆柱体乙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每一次实验时F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一列中。 表一(圆柱体甲,高0.10米) 实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h (米) 0 0.02 0.05 0.06 0.08 0.10 0.12 F (牛) 22.0 20.4 18.0 17.2 15.6 14.0 14.0 表二(圆柱体乙,高0.08米) 图15 甲 ?F (牛) 0 1.6 4.0 4.8 6.4 8.0 8.0 实验 序号 8 9 10 11 12 13 14 h (米)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F (牛) 26.0 24.0 22.0 20.0 18.0 18.0 18.0 ?F (牛) 0 2.0 4.0 6.0 8.0 8.0 8.0
① 根据每次实验的记录,分析F和h的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与7或12、13与14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
② 小红同学分析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h的关系时,发现同样要区分圆柱
6
体是否浸没两种情况来描述结论。她思考后,认为若用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来替换h,所得出的结论可避免上述问题,则分析?F与V浸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14) 。
当小红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相等时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不同的圆柱体浸在水中,当 (15) 时,测力计示数变化量?F的大小相等。
③ 小明同学在分析小红的结论时,提出:“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来替代h” 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V=Sh。那么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F与V浸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随后小明进行实验解决该问题。他设计了表三用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空缺的栏目。
表三 实验 序号 15 16 17 18 19 20 物体 (18) ∕ (19) ∕ ∕ ∕ ∕ ∕ ∕ (20) ∕ ∕ ∕ ∕ ∕ ∕ (16) ∕ ∕ ∕ ∕ ∕ (17) 7
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答案和评分参考
题号 一、16分 答案及评分参考 1.A。 2.B。 3.C。 4.B。 5.C。 6.D。 7.C。 8.D。 说明:第1—20格,每格1分;第21—24格,每格2分。 9.(1)220; (2)并联。 10.(3)大气压; (4)奥斯特; (5)重力大小。 11.(6)1; (7)1×10。 12.(8)增大; (9)减小; (10)水内部的压强越大。 13.(11)小于; (12)1∶1。 二、28分 14.(13)0.3; (14)10; (15)0.9。 15.(16)9.8×10; (17)9.8×10。 16.(18)4.4×10; (19)4.9×10; (20)2.94×10。 17.(21)A1; (22)V。 18.(23)插入螺线管的金属棒形状大小相同时,金属棒的材料不同,螺线管磁场的强弱不同。 (24)随温度的升高,磁化钢棒的磁性逐渐变弱。 19.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分 三、9分 20.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电源的正、负极 3分 21.电路元件均正确 3分 ① F浮=ρ液g V排 1分 四、 22. 2(5分) 7分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5×10-4米3 1分 =4.9牛 1分 ② F合=G-F浮=10牛-4.9牛=5.1牛 方向竖直向下 2分 67743-3 8
① I2=U2/R2=U/R2 1分 23. =6伏/15欧=0.4安 1分 (5分) ② I1= 0.6安 1分 R1= U1/I1= U/I1=6伏/0.6安=10欧 2分 ① ρ甲=m甲/V甲=5千克/(0.1米)3=5×103千克/米3 2分 24. ② F甲=G甲=m甲g=5千克×9.8牛/千克=49牛 2分 2(8分) p甲= F甲/S甲=49牛/0.01米=4900帕 2分 ③ 大于 2分 ① U1=I1R1=0.3安×10欧=3伏 2分 25. ② U2=U-U1=12伏-3伏=9伏 2分 (9分) ③ R、10R 2分 10.9伏 3分 说明:第11格,共3分;其他每格1分。 26.(1)断开; (2)并联; (3)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7.(4)不同; (5)相同; (6)左。 28.(7)略; (8)L1; (9)干路。 五、 20分 29.(10)B (11) 物理量 序号 1 2 3 电压 (伏) 电流 (安) 电阻 (欧) 12.1 12.5 12.5 0.2 4.5 9
说明:第12—15格,每格1分;第16、17格,共1分;第18、19、20格,共2分。 30.(12)1、2、3、4、5与6或8、9、10、11与12 。 (1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 (14)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浸入的体积V浸成正比。 (15)浸入水中的体积相等。 (16)不规则物体丙 (17)不规则物体丁 (18)V浸(米3) (19)F(牛) (20)?F(牛)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