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有人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园林作为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品,是博大精深的。苏州园林的景观创作呈现出一些自身的特征。
1、苏州园林的景观创作特征
a)景观诗意化——苏州园林景观创作深受中国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多以诗为题,以画为本。一般园主能诗善画,文化修养很高,许多园林又都是在文人画家参与下经营的,因而无论是园景立意、构思,还是布局、细部处理,都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园林景观,渗透着山水诗、山水画的意境,充满着诗情画意,犹如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和一曲“凝固的音乐”。
b)园林景观的动态特征—— 园林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随着时间在空间里的流动,园林景观处在不断的变化状态。随着人的走动,景观步移景异。气候变化,景现有朝夕晨昏之异,风雪雨霁之别,四季季相之殊,花草枯荣之变。晓丹晚翠,园林空间的高度艺术性,就在于它的连续和流动。
c)追求意境无限——苏州园林占地相对有限,园林规模不大,景观营造中常运用写意的手法,借助于联想,来拓展景物的想象空间。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特别是光、影、味所产生的各种虚景,能使得有限的景象展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花木景观拟人化的品格——如梅的独傲霜雪,竹的虚心有节,兰的幽谷清香,荷的出淤泥而不染,均借以喻意人的高洁品格和情操,以使园林景观景中有情,情中
生景,充满丰富的内涵。
2、拙政园概述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列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占地约72亩,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园址在唐代是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建有大宏寺。明正德四年(1509),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购下大宏寺
遗址和附近的低洼地营建园林,并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文意,取名为‘黜政园“。 3、拙政园的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宜以视觉为主。从视觉观赏出发,研究视线与景物组合规律,是利用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重要环节。景物与视线的巧妙组合,通常是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及借景等处理方式来实现的。 3.1 对景
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
对景,但不同于西方庭院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步
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州园林景观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