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染色液与酵母样品液等量混合,染色5min。
(3)用血球计数板做水封片,显微镜下计数染色细胞与总细胞数。重复3次。 (4)细胞活性=活细胞数/总细胞数×100% 2、台盼兰染色步骤:
晃动悬浮培养物,稍静置,吸取上层悬浮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用缓冲液调到合适观察的细胞密度,加入几滴0.1%台盼兰溶液,用滴管混合均匀,5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100个细胞的染色情况,重复3次,计算存活率。 3、TTC染色步骤:
(1)吸取振荡或静置培养的培养物8mL,以1000转/分离心10分钟。 (2)小心吸去上清液,加入0.4%的TTC溶液5mL混匀,30℃下染色1小时。 (3)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比较两种培养物染色差异。 4、詹纳斯绿B染色步骤:
(1)吸取振荡或静置培养的培养物8mL,以1000转/分离心10分钟。 (2)小心吸去上清液,加入少量詹纳斯绿B 溶液混匀,30℃下染色30分钟。 (3)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油镜下观察线粒体。比较两种培养物染色差异。
五、实验结果
1、美兰和台盼兰染色方法细胞存活观察
次数 1 处理方法 活细胞 美兰染色 死细胞 存活率% 活细胞 台盼兰染色 死细胞 存活率%
27 7 79.41 31 6 83.78 29 10 74.36 28 5 84.48 26 8 76.47 35 8 81.40 27.33 8.33 76.64 31.33 6.33 83.18 2 3 平均 16
2、振荡培养酵母TTC和詹纳斯绿B的细胞染色观察
六、作业与思考
1、美兰和台盼兰染色方法所得存活率差异原因探讨。
对于美兰染色,死细胞内的还原酶由于失活,不发生脱色作用,故被染成蓝色;对于台盼兰染色,死细胞的细胞膜丧失活性或结构被破坏,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兰染成蓝色。然而,在美兰染色中,可能存在部分活细胞由于还原酶活性相对较低,而不能完全脱色,因此会造成判定细胞死亡的假象,故美兰染色的细胞存活率较台盼兰染色的偏低。
2、酵母TTC和詹纳斯绿B染色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TTC染色,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四氮唑从电子传递链上接受电子形成三苯
詹纳斯绿B染色法
TTC染色法
基甲腙,其为脂溶性物质,形成后随即插入线粒体等膜中或脂滴中,变成红色。
对于詹纳斯绿B染色,由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
17
综合性实验:细胞分裂中期纺锤体和染色体
结构荧光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转染技术和荧光显微镜使用。 2、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细胞骨架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高等生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姐妹染色体,在微管形成的纺锤体的牵引下,每一对染色单体分开,并向相反地方向运动,随后胞质分裂,最后形成两个完整的子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形成两个与母细胞完全一样的子细胞,核内染色体经过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保持一致。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比如基因组DNA的复制,染色体的形成,中心体移动到细胞两极,微管组装,纺锤体形成,核仁消失,核膜破裂等等。通过一定的细胞处理,可以将细胞阻滞在某个分裂阶段,再通过染色或标记,就能够观察和研究该阶段的细胞内部结构状态。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细胞培养间,超净工作台,细胞培养箱,倒置荧光显微镜,低速细胞离心机,水浴锅,冰箱,移液枪。高糖DMEM液体培养基,胎牛血清(FBS),0.25%胰酶消化液,PBS,200U/μl青链霉素储备液(P/S),0.2% 秋水仙碱,牛血清白蛋白(BSA),4% 多聚甲醛,75%酒精,TritonX-100,鼠抗α-Tubulin抗体,TRITC-羊抗鼠IgG抗体,DAPI染色液,抗荧光淬灭封片液。1ml, 200μl, 20μl枪头,15ml离心管,1.5ml离心管,12孔培养板,60mm细胞培养皿,圆形或方形盖玻片,载玻片,烧杯。
四、实验步骤:
1、细胞培养:
(1)Hela细胞培养:将解冻的Hela细胞转接到60mm培养皿中,加入4mL含有10?S和P/S 的高糖DMEM培养液,置于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细胞爬片制备:
盖玻片准备:将盖玻片清洗干净后,浸泡在75%酒精中待用。实验前一天,将处理
18
过的盖玻片放入12 孔板,放入超净台中,用紫外灯进行照射。待盖玻片附着的酒精完全挥发干后,进行细胞接种。
细胞接种:将胰酶消化的Hela细胞接种到放有处理好的盖玻片的12 孔细胞培养板中,再加入1ml新鲜完全DMEM培养液,震荡混匀后,放入37℃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进行过夜培养。或在盖玻片上滴加300μl适宜浓度细胞悬液,放入培养箱中过夜培养。 2、细胞处理:
细胞经过夜培养后,向每孔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秋水仙碱溶液,使终浓度达到0、2%,震荡混匀后,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3-5h。以未经秋水仙碱处理细胞作为对照。去除细胞培养液,细胞用PBS洗涤2次,然后用于免疫荧光染色。 3、免疫荧光染色
(1)每孔细胞加500ul 4% 多聚甲醛,室温固定20min。
(2)去除多聚甲醛,每孔细胞用500 ul含3% FBS或4% BSA 的PBS洗涤3次。 (3)每孔细胞用500ul含0.1% Triton X-100 的PBS在4℃透化处理10min。 (4)去除透化液,每孔细胞用1ml含3% FBS或4% BSA 的PBS室温洗涤5min。 (5)去除洗涤液,每孔细胞加入1ml含3% FBS或4% BSA的PBS,室温封闭30min-1h。 (6)去除封闭液,每孔加500 ul鼠抗α-Tubulin一抗稀释液(抗体用含3?S或4% BSA的PBS进行适宜稀释),室温孵育1h或4℃过夜。 (7)去除一抗,每孔细胞用1ml PBS洗涤3次,每次5min。
(8)每孔细胞加500 ul 带有TRITC(罗丹明)荧光标签的羊抗鼠IgG二抗稀释液(二抗同样用含3?S或4% BSA的PBS进行适宜稀释),室温孵育30 min-1h。 (9)去除二抗, 每孔细胞用1ml PBS洗涤3次,每次5min。
(10)去除洗涤液,每孔细胞加入少量适宜DAPI染色液,覆盖样品即可,室温孵育3-5min。 (11)去除DAPI染色液,每孔细胞用1ml PBS洗涤3次,每次5min。
(12)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抗荧光淬灭封片液,将盖玻片从培养板中取出,面朝下盖到抗褪色剂上,使其轻轻接触到载玻片上。可在盖玻片周围滴几滴指甲油,以固定盖玻片。将玻片置于暗处5min使其晾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4、染色体和纺锤体荧光观察:
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倒置荧光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在明场中找到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然后打开汞灯,选择适宜滤光片,观察荧光标记的染色体和微管形态和结构。
19
五、实验结果:
有丝分裂前期(紫外光)
有丝分裂中期(紫外光)
有丝分裂后期(紫外光)
有丝分裂前期(绿光)
有丝分裂中期(绿光)
有丝分裂后期(绿光)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