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ution:Setup1:LastAdaptiveQuantity:Mag_EInVolume:All点击OK按钮完成。
4) 修改场点的显示特性,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Fields>Modify Plot Attributes>E Field,点击
OK完成。在E-Field窗口点击color map标签,选择:Spectrum>Rainbow.点击Apply按钮,然后Close按钮完成设置,实现魔T 中场分布的彩虹光谱呈现。实验结果如下图:
图六、魔T的场分布
? 场分布的动态显示
1) 在菜单栏中点击View>Animate.
2) 在Swept Variable标签中接受默认设置,点击Close按钮结束,即可观察到场分布动态图。可见,当端口1被激励,端口3几乎没有电磁波的分布,即被隔离,达到实验设计效果。(动态图详见仿真文件,Word中无法给出。)
五、实验心得:
本实验是HFSS设计仿真的第三个实验,在前两个仿真实验基础上新学习到了波端口积分线设置的操作。这一步骤实验书中是没有给出的,需要自己观察前后仿真结果然后推算出积分线的坐标和尺寸。积分线的设置问题在后续几个实验中也有出现,故此处也是为后续实验打好基础。实验书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得到魔T场分布图时,彩虹光谱设置这一步骤错误,需要自己在仿真时弄懂英文意思及操作含义,完成正确步骤。通过仿真设计过程及观察场分布、动态图结果,直观的看到了魔T中电磁波的分布与传播情况,以及4个波导臂中,会有一个被隔离,几乎没有场分布的现象。观察分析S参数幅度、相位图也可发现,端口2、4可实现等输出,同相或反相的传输效果。总之,通过本次实验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魔T的工作及性能特性,受益略多。
实验四微波环形电桥元件的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指标要求:
工作频率为4GHz
环形电桥元件设计仿真中采用微带结构实现,选用介电常数为εr=2.33的介质板,厚度为h =2.286mm,最终获得S参数曲线的仿真结果。
二、实验设备:
PC机、HFSS仿真软件。
三、设计原理:
在微带环形电桥中,当信号从端口p2输入时,由于p2端口到达p1端口和到达p3端口的长度相同因此信号平分并等幅同相自p1端口和p3端口输出,而沿p2->p1->p4,p2->p3->p4两条路径的距离相差λg/2,p2端口输入的信号传到p4端口形成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两路,从而在p4端口互相抵消而无输出,p2端口和p4端口可看作是隔离的。同理,若信号从p3端口输入,信号从p2端口和p4端口等幅同相输出而p1口无输出,p3与p1隔离;若信号从p4端口输入,信号从p1端口和p3端口等幅反相输出;若信号从p1端口输入,信号从p4端口和p2端口等幅反相输出。
本实验介绍如何在HFSS中实现对电桥环形贴片和馈电的建模,然后介绍端口和边界的设置,最后生成了S参数曲线的仿真结果。
四、设计仿真步骤:
(1)建立新的工程
为了方便建立模型,在Tool>Options>HFSS Options中将Duplicate boundaries with geometry 复选框选中。 (2)设置求解类型
? 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SolutionType>Driven Model>OK. (3)设置模型单位
? 在菜单栏中点击Modeler>Units>mm. (4)设置模型的默认材料
? 在工具栏中设置模型材料的下拉菜单中点击Select,在设置材料窗口中点击Add Material
按钮,设置自定义材料,如下图所示:
(5)建立环形电桥模型
? 建立介质基片
1)在菜单栏中点击Draw>Regular Poyhedron. 2)在坐标输入栏输入坐标起点及尺寸,然后在弹出的Segment Number窗口中将多边形边数改为6,并将棱柱修改名字为Substrate. ? 建立Trace
1)在菜单栏中点击Draw>Rectangle.
2)在坐标输入栏输入坐标起点及尺寸并将矩形修改名字为Trace. ? 为Trace设置理想金属边界条件
1)在菜单栏中点击Edit>Select>By Name,选中Trace.
2)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Boundaries>Assign>Perfect 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其命名为
Perf_Trace,点击OK结束。 ? 为Trace设置激励端口
1)在菜单栏中点击Modeler>Grid Plane>XZ,将工作平面更改为XOZ. 2)在菜单栏中点击View>Modeler Attributes>Orientation.
3)在观察窗口中选择观察视角Right,点击Apply,然后点击Close结束。 4)创建矩形端口面,点击Draw>Rectangle.
5)运用捕捉功能,在3D窗口中移动鼠标,点击左下角点作为起点,鼠标移动至右上角点作为终点并单击,完成矩形的设置,将其命名为Port.
6)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Excitations>Assign>Wave Portt,在Wave Port窗口的General标签中,将端口命名p1.
7)对于p1设置积分线,在Intergration Line的设置项中点击None所在的下拉菜单,选择New Line,然后在坐标栏输入积分线起点和尺寸,点击Next按钮直到结束。 ? 创建其他Trace和波端口
1)在菜单栏中点击Edit>Select>By Name,选中Trace、Port. 2)在菜单栏中点击Edit>Duplicate>Around Axis.设置:
Axis:ZAngle:60degTotalNumber:4点击OK结束。
? 创建Ring
1)在菜单栏中点击Modeler>Grid Plane>XY,将工作平面更改为XOY. 2)在菜单栏中点击Draw>Circle并输入圆心坐标和半径,命名为Outer.
3)在菜单栏中点击Edit>Select>By Name,选中Trace、Trace_1、Trace_2、Port、Outer,然后进行Unite组合。 4)创建圆Inner.
5)在菜单栏中点击Edit>Select>By Name,选中Outer、Inner进行减法处理,设置如下:
BlankParts:OuterToolParts:Inner
Clone tool objects before subtract复选框不选,点击OK结束。 (6)求解设置
为该问题设置求解频率及扫描范围 ? 设置求解频率
1)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Analysis Setup>Add Solution Setup. 2)在求解窗口中设置:
SolutionFrequency:4.0GHzMaximumNumberofPsaaes:20MaximumDeltaSperPass:0.02点击OK结束。
? 设置扫频
1)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Analysis Setup>Add Setup. 2)选择Setup1,点击OK结束。 3)在扫频窗口中设置:
SweepType:FastFrequencySetupType:LinearStepStart:2.0GHzStop:7.0GHzStep:0.05GHz
4)将Save Field复选框选中点击OK结束。 (7)保存工程并命名为hfss_ring,设计结果如下图:
图一、微带环形电桥完整模型
? 点击菜单栏的
图标,检查设计步骤是否出错。如下图即为仿真设计正确。
图二、软件检错界面图
? 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Analyze All,完成仿真设计计算,出现如下图状态:
图三、微带环形电桥运算界面图
(8)后处理操作 ? S参数。
1)点击菜单栏HFSS>Result>Create Modal Solution Data Report>Rectangle Plot. 2)在Trace窗口中设置:
Solution:Setup1:Sweep1Domain:Sweep
点击Y标签,选择Category: S parameter; Quantity: S(P1 P1)、S(P2 P1)、S(P3 P1)、S(P4 P1);
Function: dB,点击New Report按钮完成。 ? S参数相位
2) 点击菜单栏HFSS>Result>Create Modal Solution Data Report>Rectangle Plot. 2)在Trace窗口中设置:
Solution:Setup1:Sweep1Domain:Sweep
点击Y标签,选择Category: S parameter; Quantity: S(P2 P1)、S(P4 P1);Function: cang_deg
点击New Report按钮完成。S参数曲线、S参数相位结果图如下:
图四、微带环形电桥的S参数曲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昌大学HFSS工程应用仿真实验报告:1~8(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