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采油地质工初级(实际操作部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理论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AA001 一种以(液体 )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是石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不确定 2.AA001 石油在化学上是以( )为主体的复杂混合物。 (A)氮氢化合物 (B)氢氧化物 (C)碳氢化合物 (D)氧化物 3.AA001 石油没有确定的( )和物理常数。

(A)化学成分 (B)物理结构 (C)物理化学成分(D)生物成分

4.AA002 利用石油的( ),可以鉴定岩心、岩屑及钻井液中有无微量石油存在。 (A)放射性 (B)红外线 (C)导光性 (D)荧光性

5.AA002 含蜡多时,石油相对密度较( ),可使井底和井筒结蜡.,给采油工作增加困难。

(A)大 (B)少 (C)小 (D)多

6.AA002 石油( )的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和石油的化学成分。 (A)粘度 (B)透明度 (C)凝固点 (D)质量

7.AA003 在地层条件下,石油的相对密度与石油中溶解的( )量、地层压力和温度有关。

(A)天然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气 (D)碳氢化合物

8.AA003 影响石油( )的因素有压力、温度及石油中溶解的天然气量。 (A)地层系数 (B)饱和度 (C)孔隙度 (D)体积系数 9.AA003 石油中溶解气量多,则( )小。

(A)相对密度 (B)孔隙度 (C)重量 (D)渗透率

10.AA004 石油中除碳、氢外,还有氧、( )、硫等元素,一般它们的总量不超

过1%,个别油田可达5%—7%。 (A)钙 (B)镁 (C)铀 (D)氮

11.AA004 石油主要是由三种烃类组成,即烷烃、( )和芳香烃。 (A)烯族烃 (B)芳烃 (C)碳烃 (D)环烷烃

12.AA004 石油中含碳量一般在( ),含氢量一般在10%—14%。 (A)78%—88% (B)80%—88% (C)82%—90% (D)80%—90%

1

13.AA005 根据石油中不同的物质对某些介质有不同的吸附性和溶解性,可将石

油分为四种组分,下列选项中不是石油组分的是( )。 (A)油质 (B)胶质 (C)沥青质 (D)氮质

14.AA005 沥青质的组成元素与胶质基本相同,只是碳氢化合物( )了,而氧、

硫、氮的化合物增多了。

(A)减少 (B)增多 (C)增加 (D)变化

15.AA005 碳质是黑色固体物质,不具荧光,不与( )起化学反应,也不被硅胶

所吸附。

(A)碘溶剂 (B)酒精溶剂 (C)浓硝酸 (D)有机溶剂

16.AA006 石油在升温过程中,当增加到一定温度时,石油中的某些组分就由液

体变为气体而蒸馏出来,这种在一定温度下蒸馏出来的组分称为( )。 (A)馏分 (B)分离组分 (C)析出组分 (D)流出组分 17.AA006 柏油在石油中的蒸馏温度为( )℃。 (A)120 (B)95 (C)350 (D)200-315 18.AA006 煤油在石油中的蒸馏温度为( )t。

(A)120-240 (B)100-200 (C)300-350 (D)200-315

19.AA007 石油地质学中所指的天然气是指与石油有相似产状的、通常以( )为

主的气体。

(A)烃类 (B)一氧化碳 (C)丁烷 、 (D)丙烷

20.AA007 从广义上理解,天然气是以天然气态存在于( )的一切气体。 (A)大气中 (B)油层中 (C)地层中 (D)自然界 21.AA007 天然气一般甲烷含量大于( )。 (A)70% (B)75% (C)80% (D)85%

22.AA008 含重烃多的天然气相对密度也大,相对密度大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相

对( )。

(A)较少 (B)较多 (C)较大 (D)较浓

23.AA008 在一定压力下,单位体积的石油所溶解的天然气量,称为该气体在石

油中的( )。

(A)浓度 (B)密度 (C)可溶性 (D)溶解度

24.AA008 当天然气溶于石油之后,就会降低石油的相对密度、粘度及表面张力,使石油的 ( )增大。

(A)质量 (B)密度 (C)溶解度 (D)流动性

25.AA009 天然气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碳氢化合物,其中( )

占绝对多数,一般含量都在80%以上。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 26.AA009 天然气可燃成分的组分是( ).

(A) CH4 (B) C02 (C) N2 (D) H2

27.AA010 根据重烃含量分类,一般情况下气体相对密度在0.58-1.6之间的

多为( )。

(A)湿气 (B)伴生气 (C)石油气 (D)干气

28.AA010 化学组成以甲烷为主,甲烷含量在( )之间,乙烷与乙烷以上的重烃超过10%-20%,这样的气体称为湿气。 -

(A)60%-70% (B)70%-80% (C)40%-60% (D)80%-90%

29.AA010 在现场简易鉴定干气与湿气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天然气点燃,仔细观察火焰颜色, 若为( )色即为干气。 (A)蓝 (B)绿 (C)红 (D)黄

30.AA011 根据( )分类,天然气可分为气田气、油田气、凝析气和煤田气。 (A)甲烷含量 (B)重烃含量 (C)矿藏 (D)含烃量 31.AA011 天然气按相对密度可分为干气和( )。 (A)湿气 (B)气田气 (C)煤田气 (D)油田气

32.AA011 许多凝析气油田在开采时,从井底喷上来的气体到井口附近,由于压

力和温度的降低而变为液态,即( )。

(A)湿气 (B)天然气 (C)汽油 (D)煤田气 33.AA012 在油田范围内发育的地下水称为( )。 (A)地表水 (B)油田水 (C)夹层水 (D)油层水

34.AA012 在油、气田调查阶段,( )的成分及活动性,是确定含油、气远景和

预测油、气藏存在的依据之一。

(A)地表 (B)地下 (C)油田水 (D)油层

2

35.AA012 油田水的深度、( )及含盐度等,对钻井过程中的工程措施和钻井液

保护都是重要的资料。

(A)压力 (B)温度 (C)密度 (D)体积

36.AA013 油田水因含有盐分,粘度比纯水高,其粘度一般都大于( )MPa?s。 (A) 1.5 (B) 1 (C) 0.8 (D) 1.2

37.AA013 油田水一般不像平时用的水那么透明,而呈混浊状,并常带有颜色,

含氯化氢时呈 ( )。

(A)淡红色 (B)褐色 (C)淡黄色 (D)淡青绿色 38.AA014 油田水中最常见的( )为:Na’,K’,Ca2’,Mg2’。 (A)阴离子 (B)阳离子 (C)等离子 (D)化学离子

39.AA014 油田水中的微量元素若含量甚高,则表明是油气保存的有利地质环境,所以可作为找油气的( )标志。

(A)间接 (B)直接 (C)必要 (D)次要

40.AA014 油田水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最常见的( )为:Cl—,S042—,

HC03—,CO32—。

(A)阴离子 (B)阳离子 (C)等离子 (D)化学离子

41.AA015 一般与油气有关的油田水,都以具有高( )为特征,这是由于油田水

埋藏地壳深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缺乏循环交替所致。 (A)浓度 (B)密度 (C)矿化度 (D)溶解度

42.AA015 碳酸盐岩储层中的油田水比碎屑岩储层中的油田水矿化度( )。 (A)高 (B)低 (C)多 (D)少

43.AA015 矿化度表示油层水中含( )量的多少。 (A)盐 (B)杂质 (C)酸 (D)碱

44.AA016 根据油田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可将油田水分为( )、边水和夹

层水。

(A)淡水 (B)气田水 (C)地表水 (D)底水 45.AA016 底水是在油气层( ),托着油气的地下水。 (A)底部 (B)边部 (C)顶部 (D)边缘

46.AA016 油田水的产状根据其相对位置可分为( )、边水和夹层水。

(A)注入水 (B)地层水 (C)地表水 (D)底水

47.AA017 代表地下水所处的地质环境封闭良好,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是

含油气的良好标志的水型是( )水型。

(A)硫酸钠 (B)氯化镁 (C)氯化钙 (D)重碳酸钠

48.AA017 在现场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经常根据油田水的水型和( )的变化来判

断油井的见水情况。

(A)氯化钙 (B)水质 (C)水量 (D)总矿化度

49.AA017 按照苏林分类法,将油田水分为四种类型,即( )水型、碳酸氢钠水

型、氯化镁水型和氯化钙水型。

(A)硫酸钠 (B)氯化钠 (C)硫酸氢钠 (D)碳酸钠 50.AB001 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 )。

(A)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B)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 (C)沉积岩、岩浆岩、火成岩 (D)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

51.AB001 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 )分布面积很广,约占地表岩石面积的75%。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成岩

52.AB001 石油生成于沉积岩中,而且绝大多数都储集在( )中。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碎屑岩

53.AB002 以母岩的风化产物为主,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受

地质外力作用,经过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成岩 54.AB002 沉积岩一般可分为( )、粘土岩、碳酸盐岩三大类。 (A)碎屑岩 (B)粉砂岩 (C)砂岩 (D)泥岩 55.AB002 既可以生油,也可以储油的岩石是( )。 (A)碳酸盐岩 (B)粘土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56.AB003 根据碎屑颗粒的( ),碎屑岩又分为砾岩、砂岩和粉砂岩。 (A)多少 (B)好坏 (C)大小 (D)质量 57.AB003 砂岩和( )可以形成储藏油气的储集层。 (A)变质岩 (B)粘土岩 (C)粉砂岩 (D)泥岩 58.AB003 碎屑岩是(沉积岩)的一种。

3

(A)变质岩 (B)粘土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59.AB004 粘土岩是主要由粘土( )组成的岩石。 (A)成分 (B)矿物 (C)颗粒 (D)粉粒

60.AB004 粘土岩的分布范围广泛,约占沉积岩总量的( )。 (A)30% (B)70% (C)50% (D)80% 61.AB004 既能作为生油层,又能作为盖层的是( )。 (A)变质岩 (B)粘土岩 (C)页岩 (D)泥岩 62.AB005 碳酸盐岩是以( )类矿物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A)粘土 (B)砂岩 (C)化学 (D)碳酸盐

63.AB005 碳酸盐岩油气田的产量约占石油总产量的( )。 (A)60% (B)50% (C)80% (D)90%

64.AB005 碳酸盐岩根据矿物成分可分为( )和白云岩两大类。 (A)石灰岩 (B)岩浆岩 (C)粘土岩 (D)变质岩 65. AB006 沉积岩的形成可以分为( )四个阶段。

(A)风化、破坏、搬运、沉积 (B)破坏、搬运、沉积、成岩 (C)风化、破坏、沉积、成岩 (D)风化、剥蚀、沉积、压实 66.AB006 由松散的沉积物变为坚硬的沉积岩的过程称为( )作用。 (A)风化 (B)成岩 (C)沉积 (D)压实

67.AB006 引起地壳表层岩石发生机械破碎的地质作用称为( )作用。 (A)重结晶 (B)化学沉积 (C)物理沉积 (D)物理风化

68.AB007 构成地壳的岩石暴露地表,在大气、温度、水和生物的共同影响下,使原来岩石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 (A)剥蚀 (B)风化 (C)搬运 (D)成岩

69.AB007 风化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 )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A)水的风化 (B)风的风化 (C)沉积风化 (D)物理风化

70.AB007 在四季变化显著和高寒地带,岩石裂隙中的水反复冻结和融化,使岩石裂隙不断扩大,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因此称为( )作用。 (A)冰劈 (B)温度 (C)冰楔 (D)破碎

71.AB007 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三种性质不同的产物,即( )、新生成的

矿物和溶解物质。

(A)化学物质 (B)碎屑岩 (C)碎屑物质 (D)沉积岩

72.AB008 流水、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

化产物的破坏作用称为( )作用。

(A)风化 (B)剥蚀 (C)搬运 (D)沉积

73.AB008 风化作用是相对静止地对岩石起破坏作用,而剥蚀作用是( )的物质

对地表岩石起破坏作用。

(A)机械 (B)化学 (C)内力 (D)流动

74.AB008 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岩石风化以后易于( )。 (A)风化 (B)剥蚀 (C)搬运 (D)沉积

75.AB009 母岩风化、剥蚀的产物除少部分残留原地外,大部分要在流水、风、

冰川等自然运动的介质携带下,离开原地向他处迁移,这个过程称为( )作用。 (A)搬运 (B)沉积 (C)外力 (D)流动

76.AB009 如果碎屑物质和新生成的矿物呈碎屑状态搬运,称为( )搬运。 (A)机械 (B)运动 (C)化学 (D)流动

77.AB009 地壳表面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地为( )提供充足的物质。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D)泥岩

78.AB010 沉积的方式有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 )沉积三种。 (A)物理 (B)重力 (C)生物 (D)动物化学

79.AB010 沉积作用中的( )沉积作用的结果是使沉积物按照砾石一砂一粉砂一

粘土的顺序,沿搬运的方向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A)构造 (B)重力 (C)生物 (D)机械

80.AB010 化学搬运的溶解物质按溶解度大小依次沉积,这种现象称为( )沉积。 (A)生物 (B)化学 (C)机械 (D)重力

81.AB011 使松散沉积物紧密结合从而失去水分的作用称为( )。 (A)胶结作用 (B)重结晶作用 (C)沉积作用 (D)压固脱水作用

82.AB011 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矿物组分借溶解或扩散等方式,使物质质点发

生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称为( )。

4

(A)胶结作用 (B)重结晶作用 (C)沉积作用 (D)压固脱水作用

83.AB011 将松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的作用称为( )。 (A)胶结作用 (B)重结晶作用 (C)沉积作用 (D)压固脱水作用

84.AB012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地壳表层岩石即母岩的一种( )。 (A)胶结作用 (B)机械破坏作用 (C)沉积作用 (D)化学破坏作用

85.AB012 岩石发生机械破碎的主要原因是由( )变化及由此而产生的水的冻结

和融化、风的作用、海洋(湖泊)的作用等所引起的。 (A)温度 (B)压力 (C)湿度 (D)化学 86.AB012 物理风化作用没有显著的( )成分变化。 (A)物理 (B)化学 (C)生物 (D)机械

87.AB013 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而产生新矿物,是( )作用。

(A)化学风化 (B)物理风化 (C)生物风化 (D)机械风化

88.AB013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 )而产

生新矿物的作用。

(A)化合 (B)结合 (C)分解 (D)破碎

89.AB013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 )等作用下发生分解而产生新矿物的作

用。

(A)水、氧气、氮气 (B)水、氧气、二氧化碳 (C)水、二氧化碳、氮气 (D)水、氧气、二氧化氮 90.AB014 生物风化作用可引起岩石的( )和化学分解。 (A)物理破坏 (B)化学破坏 (C)机械破坏 (D)生物破坏 91.AB014 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和化学分解的作用是( )。 (A)生物风化作用 (B)物理风化作用 (C)化学风化作用 (D)机械风化作用

92.AB014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由于生物的活动而对岩石产生的( )作用。

(A)破坏 (B)物理 (C)化学 (D)风化

93.AB015 机械沉积是在碎屑的重力( )水流的搬运力时发生的。 (A)等于 (D)小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

94.AB015 机械沉积作用的结果是使沉积物按照( )的顺序,沿搬运的方向形成

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A)粘土一粉砂一砂一砾石 (B)砾石一粉砂一砂一粘土 (C)砂一粉砂一粘土一砾石 (D)砾石一砂一粉砂一粘土

95.AB015 机械沉积作用的结果使沉积物按照砾石一砂一粉砂一粘土的顺序,沿

搬运的方向形成有规律的( )分布。

(A)带状 (B)圆状 (C)椭圆状 (D)扇状

96.AB016 搬运的溶解物质按溶解度( )依次沉积,这种作用称为化学沉积作用。 (A)顺序 (B)大小 (C)时间 (D)难易

97.AB016 搬运的溶解物质按( )大小依次沉积,这种作用称为化学沉积作用。 (A)密度 (B)饱和度 (C)溶解度 (D)温度

98.AB016 一般说来,在浅海地区溶解物质的化学沉积分异规律是:( )。 (A)卤化物一硫酸盐一碳酸盐一硅酸盐一氧化物 (B)氧化物一碳酸盐一硅酸盐一硫酸盐一卤化物

(C)氧化物——砧酸热一—碳酸拙一—硫酸放—一卤化物 (D)氧化物一硫酸盐一硅酸盐一碳酸盐一卤化物

99.AB017 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后,含有( )、碳酸钙的骨骼或贝壳堆积在海底,

可以形成磷质岩、硅质岩和石灰岩等。

(A)钙、磷 (B)硅、磷 (C)硫、磷 (D)钾、磷

100.AB017 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后,含有硅、磷、碳酸钙的骨骼或贝壳堆积在海

底,可以形成( )和石灰岩等。

(A)变质岩、岩浆岩 (B)磷质岩、硅质岩 (C)沉积岩、变质岩 (D)碳酸盐岩、岩浆岩 101.AB017 生物( )作用是指生物遗体的沉积。 (A)剥蚀 (B)风化 (C)搬运 (D)沉积

102.AB018 压固脱水作用过程中,沉积物的( )越来越大,因而产生强大的压

5

力使下面沉积物的体积缩小,孔隙度减少,密度增大。 (A)负荷 (B)体积 (C)面积 (D)密度

103.AB018 压固脱水作用过程中,沉积物的负荷越来越大,因而产生强大的压

力使下面沉积物的体积( )。

(A)不变 (B)增加 (C)缩小 (D)无法确定

104.AB018 压固脱水作用过程中,颗粒之间彼此紧密联系,增大了颗粒之间的

( ),沉积物变得坚硬起来。

(A)结合力 (B)附着力 (C)压力 (D)挤压力

105.AB019 充填在沉积物孔隙中的矿物质将松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的作用称为

( )作用。

(A)结合 (B)胶结 (C)粘结 (D)挤压力

106.AB019 充填在( )孔隙中的矿物质将松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的作用称为胶

结作用。

(A)沉积物 (B)火山岩 (C)碎屑物 (D)岩石 107.AB019 常见的胶结物类型有( )。

(A)钙质、镁质、硅质和铁质 (B)钙质、硅质、铝质和铁质 (C)钙质、泥质、硅质和铁质 (D)钙质、铁质、铝质和泥质 108.AB020 重结晶作用可使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形状、( )发生改变。 (A)密度 (B)化学性质 (C)熔点 (D)排列方向 109.AB020 重结晶作用能使物质( )发生重新排列组合。 (A)质点 (B)质量 (C)形状 (D)体积

110.AB020 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矿物组分借溶解或( )等方式,使物质质点发

生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称为重结晶作用。 (A)结合 (B)扩散 (C)凝固 (D)粘合

111.AB021 沉积岩的结构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碎屑结构、( )结构、化学岩结

构和生物岩结构。

(A)泥质 (B)致密 (C)斑块 (D)层理

112.AB021 岩石的碎屑结构是由碎屑物质被( )胶结而成的一种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岩石称为碎屑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采油地质工初级(实际操作部分)在线全文阅读。

采油地质工初级(实际操作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07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