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更大的数同样可以表示。

例2 将数50,98,38,10,51排序,用“>”或“<”表示。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进一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说明] 符号“>”或“<”表述的是数量间的大小关系,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合理使用,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让学生将这些数排序,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排序方法。例如,先找到最小(大)的,然后在剩余的数中再找到最小(大)的,依次将五个数按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或者先固定一个数(如50),拿第二个数(98)与之比较,然后取第三个数与前两个数比较,根据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位置,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将五个数排序。无论学生的出发点如何,只要思路清晰、排序正确即可。

对于用语言描述几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时,结论是相对的。例如,可以说51比50大一些,98比10大很多;而50比38是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不应当出现逻辑上的混乱,例如,“50比10大一些,50比38大得多”。

例3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你的1200步大约有多长?1200名学生站成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

[说明] 通过对1200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的了解,感受数与生活实际的关系。上述三个问题是类似的,可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36

针对问题“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 (1)一本数学教科书大约由50张纸装订而成。可以请学生先观察自己的教科书,感受一本书的厚度。

(2)将10本教科书依次叠在一起,每增加一本都请学生感受一次纸张的数量,感受数量由小增大的过程,建立大数的表象。

(3)想一想,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如果10本书是500张纸,学生可以想象20本书是1000张纸,比20本书还要厚)。请学生描述“这1200张纸叠在一起有多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

例4 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及其表达的事情。

[说明] 对小学生来讲,日常生活中用数来表示的例子很多,如,学号、班级人数、身高、物价、重量、距离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相互交流,从而体会数的意义和作用。

例5 教室里有6行座位,每行7个,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说明] 这个例子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教室中的座位数是6个7的和,可以写成:6×7或7×6。

例6 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

[说明] 本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估算,知道“凑整计算”是估算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生估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的结果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取决于学生将题中给出的数据加上几后凑整还是减去几后凑整。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估算过程。公园门票的价格是8元,需要将987估计成1000,由此得到987与8相乘的结果肯定比8000小,所以带8000元够了。

学生还可能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将乘车或者其他消费等都考虑在内,只要学生解释合理,教师都可以给予支持。

例7 每条小船限乘4人,18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适?

例8 估计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跳绳的次数、走路的步数。

37

[说明] 本例既可以帮助学生体验1分的长短,又是一个估计问题,需要实际测量,在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可以有三类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测量半分钟,然后用测得的数据乘2;测量1分;测量2分,然后用测得的数据除以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感悟第一种方法省事,但可能不够准确;第三种方法费事,但可能更准确一些。帮助学生建立选择策略的思想。

例9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字母或图形,并说明理由。 1, 1, 2; 1, 1, 2; , , ; A, A, B; A, A, B; , , ; , , ; , , ; , , ;

[说明] 启发学生探索规律。希望学生感悟:对于有规律性的事物,无论是用数字还是字母或图形都可以反映相同的规律,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例10 在下面的图1中,描出横排和竖排上两个数相加等于10 的格子,再分别描出相加等于6,9的格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987654321+

1 2 3 4 5 6 7 8 9

38

图1

[说明] 本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加法,并且数值与图形结合,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坐标系、图像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借助上面的图1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进一步把两个数相加的和是8的格子描出来,看一看有什么规律。根据上图判断,出现次数最多的和是几?最的是几?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际情况灵活地设计教学。如果学在观察上图或者发现规律中有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形手,比如两个加数先限制在5以

图形与几何

例11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 向进行观察。(图2)

请指出下面图3中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 ) ( ) ( ) ( )

图3

例12 一米约相当于 根铅笔长;北京到南京的铁路长约1000 。

39

王宇

刘欣

李明

赵爽

实生难,入内。

[说明] 可以把问题举一反三,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境中度量单位的意义,学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增加学生对测量单位的感知。

例13 测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说明]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尝试测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有利于学生把握图形的性质和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作如下设计:

(1)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先测量并计算一些由规则图形组合成的图形的周长。

(2)对于圆形或杨树叶形的图,可以运用各种测量工具, 也可以用各种测量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对于树叶的直接测量,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

①滚动。可以在尺子上滚动“树叶”形状的图形,也可以保持“树叶”形状的图形不动,将尺子滚动进行测量。

②绕线。先用细线在图形的边缘围一周,再将细线拉直,然后测量细线的长度。

(3)测量会有误差。一方面要求学生测量时应当认真,尽量减小误差;一方面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可以多测量几次,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结果。

例14 测量并计算一张给定正方形纸的面积,利用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测量步长,利用步长估计教室的面积。

[说明] 把测量与面积计算有机地结合,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实际背景和估计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例15 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方向盘的转动; (2)火车车厢的直线运动; (3)电梯的上下移动; (4)钟摆的运动。 例16 图4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年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8)在线全文阅读。

2016年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81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