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龙:汽车主动悬架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模糊控制器 d/dt 模糊控制器 控制器 d/dt d/dt 图3-3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Figure 3-3 Structure of fuzzy controller
在有些情况下,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变量可按两种方式给出。例如,如果误差“过大”时则以绝对控制量输出;而当误差为“中”或“小”小时,则以控制量的增量(控制量的变化)为输出。尽管这种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及控制算法都比较复杂,但是可以获得较好的上升特性,改善了控制器的动态品质。
32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总结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悬架系统,在汽车减振领域也具有创造性。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它有很多显著的优点和十分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必定是将来汽车悬架系统发展的新方向。此次论文选题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外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状况和成果研究分析,根据汽车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要求,详述了以模糊控制方法在汽车主动悬架中的应用,其具体的内容有,首先,概述了汽车悬架的有关知识,详述了汽车悬架的定义、功能、构造、性能要求及悬架系统的分类并对当前国内外主动悬架的最新发展成果进行了描述,力求对汽车的悬架系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有关汽车主动悬架的有关知识。其次,论文对有关汽车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智能控制以及复合控制等有关控制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力求能掌握这些控制方法,并熟悉最常用的控制策略。最后,论文以典型的模糊控制为例,深入探究了模糊控制方法在汽车主动悬架中的应用,具体分为:(1)模糊控制的技术原理。(2)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3)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4)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等内容。通过对模糊控制方法的详细描述,可以掌握模糊控制的原理、方法、以及运用等,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在今后遇到其它悬架的控制方法时,能做到举一反三,自行学习,加深对汽车主动悬架及控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33
葛金龙:汽车主动悬架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致 谢
首先本论文选题、撰写过程和最后定稿修改均在周长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在论文撰写阶段周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同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周老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待同学和善有亲和力。在论文撰写完成之时,表示衷心感谢!
其次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的同学也给予我很多帮助,在此表示深深感谢,同时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文献以及技术资料等,在此谨向论文中所引用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34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冯晋祥.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五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陈丁跃,现代汽车控制及其智能化[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周长城,汽车液压筒式减震器设计及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周长城,车辆悬架设计及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张孝祖,车辆控制理论基础及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8]刘惟信,肖德炳等 ,汽车悬架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0
[9]刘文强,车辆主动悬架的模糊PID控制器研究[M].浙江正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10]李卓森,乔淑平等 悬架系统及转向系统[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1]Introduction to fuzzy sets,fuzzy logic,and fuzzy control systems Guang rong chen ,Trung tat pham
[12] Active suspensions: a reduced-order H∞ control design study ,Wang Jun Zolotal Agyvios c IEEE 2007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汽车主动悬架及控制方法的研究(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