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1.(2017·课标全国Ⅰ,24)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影响 2.(2016·课标全国Ⅱ,27)福建族谱对台湾人迎祖先牌位的记载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3.(2016·课标全国Ⅲ,24)青铜铭文的文化影响 4.(2014·课标全国Ⅱ,24)分封制、礼乐制与周代“雅言” 5.(2013·课标全国Ⅰ,24)墓葬等级规定与分封制瓦解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16·课标全国Ⅲ,25)汉承秦制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材补充
『社会特征』 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
『史论观点』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朝议制度
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朝议制度是封建统治集团普遍实行的一种决策制度,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它较为有效地限制了君权的非正常行使。 『史论观点』 秦汉的历史贡献
秦汉时期(贡献)……仅仅从开拓疆域、确立中国腹地大格局之中来寻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养成国家统一的心态历程中加以阐述。统一国家所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之大,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刘芃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巧学妙用]
[概念阐释] “封建”的概念
[构图解史] 分封制的实际效能及深远影响
[图解历史] 分封制
[构图解史]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巧思妙记] 数字归纳法识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图解历史] 早期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神权 ②同姓亲族 ③土地 ④天下共主 ⑤权力 ⑥政治 ⑦嫡长子 考点二 ①宗法分封 ②皇权至上 ③三公九卿 ④郡县
考法1 史论阐述类——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
【考题1】 (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 A 『方法突破』
★明立意 从分封制影响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发掘史料隐性知识:“今河南淇县”“今山东曲阜”“今北京”隐含了分封的地域范围广阔。
★清误区 本题属于历史影响类试题,难度适中。考生对西周地方诸侯国仍是一地方实体、拥有较大独立性这一历史事实理解不到位,主观认为分封制下周天子拥有绝对权威,直接管理和控制地方,易错选C项。 『史论链接』 由方国联盟到分封制
(1)分封制实施逐渐改变了商朝那种相对松散的方国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周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
(2)诸侯在封国内拥有地方实权,封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来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全然不同,但这毕竟是由松散的方国联盟发展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过渡环节。
考法2 史料主旨类——周秦政治文明的转型与创新
【考题2】 (2013·课标全国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 C 『方法突破』
★明立意 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角度考查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抓关键 理清一个变化:“周代,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
★清误区 本题属于文字信息提取类,难度较大。考生对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属性认识不清。战国时期,井田制趋向瓦解,封建经济已经形成,而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 『史论链接』 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制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制。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贵族世袭到秦朝官员由皇帝任命,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官僚执掌。
考法3 史料主题类——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
史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