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和计划的完善
22决定战争动员时机应把握的问题? 不能过早,也不过迟,规模不过大也不过小 23、什么是高技术战争?
大量运用具有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航天、海洋技术的当代高、新技术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24、高技术战争有什么特点?
(1)战争的可控性强(2)战争空间广阔(3)系统对抗突出(4)作战方式多样化(5)指挥作战系统化(6)战争消耗巨大 25、为什么说战争消耗巨大?
武器装备费用上升、战争物资消耗增多 2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定义?
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实践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7、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社会基础?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斗争。(2)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继失败,期待着新的军事理论的产生。(3)中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的发展,迫切要求有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指导自己进行武装革命的军事理论。
28、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理论?
(1)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理论(2)牢牢把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4)集中来自群众的经验与智慧(5)勇于同错误的思想与倾向作斗争 29、《国防法规》的含义?
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武装力量的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0
30、《国防教育法》是在何时颁布的?共有几章多少条?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4.28;6章38条;9月第三周六
31地形的基本作战性能是什么?
地形制约、影响作战行动的特性,称为地形的作战特性。 32、空军机场对地形有什么要求?
答:1) 地形的位置,符合靠山,隐蔽,分散原理 2) 面积的平坦地面 3) 有良好的净高度
4) 场地表面土质坚硬,最好在坚固的天然草坪上 5) 避免在城市附近
6) 避开山洪爆发或水库被破坏时容易被淹没的地区 33、城市化地形对作战有何影响?
答:1) 城市建筑的障碍性,使地面机动受阻 2) 城市桥梁,隧道在战时会成为通阻的关键点
3) 城市居民区内的草地,广场,公园,露天仓库,平台,高楼顶层是直升机良好的起降场地
4) 城市建筑物使观察,射击受限
5) 城市有良好的隐蔽条件,对常规武器杀伤具有较好的防护 6) 城市内的政府机关,电台,水厂,电厂是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 7) 城市作战分外围作战和巷战两个部分 34、人民军队的性质
是党和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35、新时期军队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的改变内容? 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到和平时期的发展轨道上来 36、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 总目标: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37、我军质量性建设的两个基本性转变?
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38、树立正确的高科技战争观?
1人与武器的关系:决定是人的因素;2着力提高军人综合素质;3立足以劣势
装备与优势装备之战;4、制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科技武器 39、试说说国防的内涵?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活动。 40、中国国防发展史给人们的启示? 只有经济的强盛,才能有强大的国防 只有政治的昌明,才能有巩固的国防 只有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才能有坚强的国防
4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增强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1依法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法制观念;2依法组织和参加全民国防教育,不仅是各级人民政府、社团、社会组织和学校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3知法守法,治国棺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42、什么是国家信息安全?
主要指国家信息不受威胁,既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机密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的安全。涉及范围广泛,无法界定。
43、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信息安全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领域是对敌斗争的重要战场;信息安全工作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手段;4是实现“十六大”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44、影响信息安全有哪些主要因素?
信息战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设施环境因素 45、信息安全工作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确保安全,便于工作 46、信息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国际环境(冲突对抗,合作开放,信息竞争);信息技术;公众传媒 周边安全环境的概念?
答: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我国广义领土的数据 答: 1260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说缓和是世界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趋势? 答: a.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清除或减弱 b.发展了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c.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d.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战争动员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答:1、生于奴隶社会;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成熟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2、特点:随机性、简单性
3、形成的主要标志:概念的提出并被世界各国肯定和采用;范围扩充到国家总体力量、趋于正规和严密;领导机构的确立 战争的可控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1) 能有效地打击目标
2) 战争进程缩短
第四部分:防空知识
“人防杯”防空防灾知识有奖竞赛试题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自( B )起施行。 A.1996年10月29日B.1997年1月1日C.1998年1月1日 2. 潍坊市是国家( B )类人防重点城市。 A. 三B.二C.一
3.在( C )全国人防会议上,潍坊市被评为“全国人防先进城市”,主任王玉春被国家人事部、国家人防办评为“全国人防先进工作者”。 A.第三次B.第四次C.第五次
4. 潍坊市确定( C )为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日。 A.11月1日B.8月1日C.6月15日
5.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由( C )维护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A.当地政府B.人民防空主管部门C.其所在单位
6.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空袭警报鸣放方法是( A )。
A.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周期B.鸣6秒停6秒,反复3遍为一周期C.鸣24秒停10秒,反复6遍为一周期
7.潍坊市防空防灾警报的音响覆盖率为( C )以上。 A.85% B.90% C.95% 8、解除警报应为( C )。
A、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B、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C、鸣一长声,时间3分钟
9.人民防空通信专用的频率和防空警报音响信号由( A )规定。 A.国家 B.地方政府 C.人民防空办公室
10.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提供( B),不得阻挠。 A.地方 B.方便条件 C.电源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 B )日前发布公告。 ” A.6 B.5 C.3
12.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采取的有组织的( C )措施,叫人民防空。 A.抗击 B.斗争 C.抵御
13.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措施是警报、( A )、掩蔽、个人防护和善后处理。
A.疏散 B.对空射击 C.伪装
14.对工业基地、交通枢纽等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叫( B )防护。 A.重点 B.经济 C.城市
15.空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生存能力强是( C )的主要特点。 A.强击机 B.轰炸机 C.隐形轰炸机
16.在海湾战争中,美空袭科索沃持续了78天,共出动飞机( A )架次。 A.37200 B.41000 C.35200
17.保障人民防空( A )的通信,叫人民防空通信。 A.需要 B. 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东北大学国防知识竞赛题库(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