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五四文学运动的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 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的意见。
3.周作人在《平民文学》中提出 人生的艺术派 的主张。 4.胡适评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 单纯 的信仰。
5.《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叶圣陶称其为 “雨巷诗人“。 6.现代文学史第一部新闻学剧本是胡适的 《终身大事》。 7.郁达夫小说突出写了五四青年对 人性的解放 的追求。 8.矛盾“农村三部曲”是 《春蚕》、《秋收》、《残冬》。
9.沈从文小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城市与知识阶级的,另一类是写 乡村与无产阶级。
10.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时期,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文学的纲领性的指导思想,文学写作的题材、主题、风格等形成应遵循的体系性的规范。
11.文革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多以 手抄本 方式流传。 12.新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特征是 。 13.“黑色幽默”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
14.八十年代后期,最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是 的崛起。 15.韩少功是80年代 寻根文学 的代表作家。
16.五四文学思潮的根本是对 “人 ” 的发现。
17.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18.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的第一代诗人和杂文家,最早系统发表过诗歌改革的意见,主张 的诗体。 19.现代文学史上以提倡幽默而闻名的作家是 老舍 。 20.徐志摩的人生理想是对爱、美和 自由 的追求和信仰。
21.郭沫若的《女神》的疑问是便于其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正真的现代 自由诗体 的时代的到来。 22.梁实秋《文艺思想》中 人性 是一个基本概念。
23.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是文学的为人民服务,表现工农兵的功能。 24.伤痕小说以 《班主任》 为开端。
25.“从情感的零度开始写作”是 罗曼罗兰 的名言。 26.“黑色幽默”既是一种文学现象,又是一种心态。 27.文革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手抄本小说是 《一只绣花鞋》。
28.先锋小说的开端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 生存状态 进行的。 29.创造社受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 为艺术而艺术 。 30.贯穿《红烛》《死水》的诗魂是是闻一多的 民族意识爱国 情思。 31.戴望舒是一位富有艺术 自觉意识 的诗人。
32.梁启超提出的“三界变革”是指 诗界变革 、文界变革 、小说界变革。
33.曹禺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他笔下最成功的人物是心灵受到压抑的 悲剧女性 的人物。
34.沈从文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边城》《长河》代表其小说创作的成熟。 35.主张白话文学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 《文学改良刍议》。 36.倡导格律诗的著名诗人是 闻一多 。 37.郭沫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 喜剧 和传记文学。
38.中国当代文十七年时期,由于强调文学的方向和作品基调的统一性,小说形态走向 为政治服务 的特征。 39.池莉和 刘震云 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 40.白先勇早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是 《玉卿嫂》。 41.八十年代提出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批评家是 刘再复 。 42.九十年代文坛影响力最大的文学思潮是 后现代主义思潮。 43.池莉新写实的主要特点是对 对生存的世俗性、庸常性、卑微性、琐碎性的原生状态 的展示。
二.判断题
1. 《蚀》 三部曲取于矛盾1927年大革命的革命经验。
2.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是 《红烛》 。 3.最能代表周作人散文个性的是他的 艺术 类散文。 4.老舍小说创作具有浓郁的 京 味。 5.郁达夫第一部中篇小说是 。
6.林语堂主张小品散文应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
7.张爱玲因 《传奇》 、《留言》 小说成为四十年代上海走红女作家。 8.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是 《烦恼人生》《不谈恋爱》《太阳出世》。 9.1960年台湾现代文学杂志诞生,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
10.卢兴华的《伤痕》是最早通过艺术形象来揭示文革给我们带来的伤痕文学的小说。(错)
11.《再别康桥》是徐志摩 前期 时期的作品。 12.平民文学是 周作人 针对贵族文学提出的。 13.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 民主与科学 的思想。 14.《湘行散记》不是 沈从文 的代表作(《边城》)。
15.孙玉石对李金发诗歌的评价是 歌唱人生和命运的悲哀,歌唱死亡和梦幻,书写爱情的欢乐与失恋的痛苦,描写自然的景色和感受 。 16.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是 《书剑恩仇录》。 17.古华《芙蓉镇》是 反思文学 小说的代表作品。 18.韩少功《爸爸爸》的主题是 。 19.《微雨》是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
20.“精通英文,行文流畅····”作品在美国受欢迎的作家是 林语堂。 21.“七月诗派”是 40年代 时期的社团。
22.文学研究会的主张是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23.汪曾祺《受戒》的艺术特色是 。
三.名词解释
1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
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由陈独秀创立。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2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
社团之一。它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3 七月诗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
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
4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
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5 新桥会议:1961年6月,中宣部、文化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了
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全国电影故事片创作会议,会议议题是讨论如何贯彻“双百”方针。周总理参加了会议,他强调文艺工作要民主,要符合艺术规律,反对套框子、挖根子、抓辫子、扣帽子和打棍子,使文艺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还鼓励文艺工作者要解放思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完整整理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