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自然科学模拟试题卷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0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自然科学模拟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答题位置答题。

3、答题前,应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本卷采用的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田(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春天是植物开花的季节,有些人会出现皮肤过敏性疾病,这属于下列哪项污染?( ) A、土壤的生物污染 B、水体的生物污染 C、大气的生物污染 D、上述三项均是 3、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纯净物

4、确定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的依据是( )

A、跟水反应生成碱 B、跟水反应生成酸 C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显红色 D、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5、如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 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前三种像都可能看到

6、关于“惯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运动物体在阻力作用下会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消除惯性

C、物体静止时惯性最大,运动时惯性减小D、在太空航行的宇宙飞船中,物体仍然具有惯性 7、下列现象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枯树上长出蘑菇 B、狼捕食小鹿 C、细菌使动物尸体腐败 D、蝗虫啃吃青草 8、下列作用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杀菌作用

C、抗体使病原菌凝集的作用

D、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9、用浓度为98%的浓H2SO4配制490克20%的稀H2SO4,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天平、量筒、烧杯 B、量筒、药匙、玻棒 C、玻棒、量筒、烧杯 D、天平、量筒、玻棒

初三自然试题卷6—1

10、张华学了电学知识后,想在自己的房间里装一个插座听英语磁带。为了安装方便,他想了一个简便的方法:从电灯的拉线开关内引出两根线与插座的两根线柱相连,安装完毕,用测电笔测试:“一火一零”。此时将收录机的插头插入后,发现 ( ) A没电,不能工作

B有电,能正常工作 C有电,不能正常工作 D有时能正常工作,有时不能正常工作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认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科学

家是( ) A、亚里斯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牛顿

1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小是V1,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大小是V2,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正确的是 A、V1 < V2

B、V1 = V2

C、V1 > V2

D、无法比较

13、在托盘天平左右盘上放有等质量的烧杯,内盛有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盐酸,这时天平平衡。若向左右两杯内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锌片和大理石,反应完成后天平的指针指向( ) A、左(锌)边

B、中间

C、右(大理石)边

D、无法估测

14、现有Zn、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和CuO,当它们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个

数是( )

A 、 7个

B、6个 C、5个 D、4个 15、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并不固定,当速度很大时,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要把飞机、轮船的速度增大到2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到原来的(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16、设想从某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B、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17、10毫升90%的浓硫酸和10毫升1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的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等于50%

B、小于50% C、大于50% D、可能等于50%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水能导电,所以食盐水是电解质 B、化学式中有氢元素的盐类一定是酸式盐 C、KNO3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生成 K+ 和NO-3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9、同一容器中装有密度不同且不能混合的三种液体,甲、乙、丙三条有阀门

初三自然试题卷6—2

的细管均与大气相通,如右图所示。打开阀门后,管内液面高度正确的是( ) A、甲管液面最高,丙管液面最低

B、甲、乙、丙三条管内液面相平

C、 甲管液面最低,丙管液面最高

D、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0、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欧;R为可变 电阻器,其最大阻值为10欧;电流表的量程为0.6安,内阻可忽略不计,电压表的量程为3伏,内阻很大;电压U恒为12伏。为使电路能正常工作,定值电阻Rx的阻值至少应 为( ) A、10欧 B、20欧

C、30欧

D、40欧

21、某同学将溶质是A的不饱和溶液在t℃时恒温不断蒸发水分。 析出晶体(无水)的质量M晶和蒸发的水分质量M水关系 如右图所示,请回答溶质A在t℃时的溶解度是( ) A、40克 B、50克

C、35克

D、20克

22、右图为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装置,锥形瓶中放入天 然水和新鲜水草,光照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高度 变化和锥形瓶内液体pH值变化分别是( )

A、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23、丁丁同学养了一只小狗,取名叫东东。丁丁为了让小狗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它进行

了一系列的训练:每次给小狗喂食前都先叫几声“东东”,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后,在没有喂食的情况下,只要叫声“东东”,小狗就会跑过来,说明丁丁的训练已经成功。小狗能“听懂”人们的召唤,这种现象属于( )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条件刺激 D.本能

24、近几年,汽车超载现象日益严重,许多汽车的实际载重量超过了额定载重量的几倍。下列

不属于...

汽车超载危害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增大,容易损坏路面或桥梁 B.从刹车到最后停下的距离变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C.汽车发动机超负荷运行,缩短汽车寿命并造成环境污染 D.长时间驾车使驾驶员疲劳,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25、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蛔虫卵,若目镜不变而物镜由低倍镜

初三自然试题卷6—3

(10×)换成高倍镜(40×),此时视野明亮程度和视野内蛔虫卵大小的变化分别是( )

A.变亮、变大

B.变暗、变大

C.变亮、变小

D.变暗、变小

26、丽水市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液,经测定其pH小于4,且含有较多的Cu2+

,这种废液对人畜和

农作物十分有害。下列既能回收铜又能降低酸性的方法是( ) A.废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后过滤 B.废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后过滤 C.废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D.废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过滤,再加入适量的熟石灰

27、2003年4月10日,武汉同济医院的专家按照世界医学权威机构对于脑死亡的定义,在中

国大陆首次以脑死亡的标准,宣布一毛姓患者为正式死亡。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脑死亡具体表现的是( )

A、全身昏迷 B、呼吸、心脏停止 C、反射消失 D、脑电图显示平

28、推测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的规律,HClO4、HClO3、 HClO、X、HCl,则X是( )

A、Cl2 B、CCl4 C、HClO2 D、NaCl

29、如图,下列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2

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30、一杯水中有一木块处于漂浮状态,若往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则木块浸入液体部分V排与所

加食盐量m之间的图线正确的是( )

VV排排 V排 V排

A m B m C m D m

初三自然试题卷6—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0分)

31、(4分)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不受阻力,让这个物体持续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

的力作用,物体将会 ▲ 运动;过一段时间撤去这个力,物体将会 ▲ 运动。(选填“匀速”、“减速”或“加速”)

32、(5分)下面几句话主要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或自然科学现象是什么?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 ▲ 。

②“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 ▲ 。 ③“看来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 。 ④“晨穿皮袄午披纱” ▲ 。⑤“大树底下好乘凉” ▲ 。 33、(5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量和摩擦的情况下, G1和G2的质量之比为 ▲ ;如果在它们下面各加挂一个质量为 m的小铁块,则G1将 ▲ (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34、(4分)拍摄一辆以54千米/小时速度行驶的汽车,底片上的像的移动不 大于0.1毫米时,底片上的像才不致模糊。若汽车长4米,底片上的像长 1厘米,那么曝光时间应控制在 ▲ 秒以内。

35、(5分)某同学按图中a、b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分别进行实验,在这两个电路中,电阻 R1

与 R2为不同的两个定值电阻。实验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 R滑片 P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一、二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 A1表示数 (安) A2表示数 (安) V1表示数 (伏) V2表示数 (伏) 1 0.2 0.5 6 6 2 0.2 0.6 6 6 3 0.2 0.8 6 6 表二: 实验序号 A1表示数 (安) A2表示数 (安) V1表示数 (伏) V2表示数 (伏) 4 0.2 0.2 2 6 5 0.3 0.3 3 6 6 0.4 0.4 4 6 (1)对上述电路和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同学根据图中 ▲

(填:“ a ”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

(2)分析 ▲ (填:“表一”或“表二”)中电表 ▲ 与电表 ▲ 的示数关系

(填:表中电表符号),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当电阻 ▲ (填:“R1”“ R2”、或“R”) 不变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6、(5分)有X、Y、Z三种元素(核电荷数均小于18),它们相互间可形成X2Z和YZ2型化合

初三自然试题卷6—5

物,X+和Y原子电子层数相同,Y原子比Z原子少二个电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据此可知X+的符号是 ▲ ,Y原子的名称是 ▲ ,Z原子形成的离子的名称是 ▲ 。

X2Z和YZ2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7、(3分)如图,在浮于石灰水上的木块上有一高一矮两支蜡烛,点燃后罩上 一个烧杯,过一会儿,两支蜡烛在没有燃烧完的情况下先后熄灭。则先熄

灭的是 ▲ 的蜡烛(填“高”或“ 矮”) ,此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 ,(2) ▲ 。 38、(3分)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相同。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有关反应方程式是:

2H2+ O2 点燃 2H2O 2CO + O2 点燃 2CO2 CH4+ 2O2 点燃 CO2 + 2H2O 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 ▲ 。因此,烧管道煤气的

灶具改烧天然气应 ▲ 进风口(填:“增大”或“ 减小”),如不改进,后果是 ▲ 。 39、(6分)从甲、乙、丙三组物质的溶液中各选出一种做实验,并符合下列所示实验现象:

请写出上述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40、(5分)检查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常加入少许无水硫酸铜粉末,如果含有水,将出现 ▲

色物质。若要除去水,常加入廉价的生石灰,就可将水除去。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1)检验有水存在: ▲ (2)除去水: ▲ 41、(4分)随着科学的发展,战争中科技的成分也在增加。例如: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

约军队粗暴侵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曾使用“石墨炸弹”轰炸南联盟发电厂。“石墨炸弹”本身的杀伤力并不强,这种炸弹的威力在于,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及其周围的电力设备上,使电力设备遭到极大的破坏。石墨纤维能损伤电力设备的原因是 ▲ ;北约军队还曾想使用“油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随即又引爆气体,在爆炸区内,躲藏在防护工事里的人员即使没被炸死,也会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 ▲ 。

42、(5分)在家庭电路中要辨别火线和零线,需要用测电笔,而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与笔

尾金属体接触,笔尖金属体必须与火线或零线接触。通过大量实验得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是1毫安时,就有“麻”的感觉。根据这一数值,可判断出测电笔中的电阻至少是 ▲ 欧

初三自然试题卷6—6

姆。如果火线和零线不小心相碰,就会导致保险丝熔断。仔细观察,发现保险丝只在某处熔断,而不是整根熔化,原因是 ▲ 。由于手边没有备用保险丝,能否用细铜丝暂时替换使用?答: ▲ (填:“能”或“不能”)

43、(6分)实验室里有一瓶碳酸钠,含有少量硫酸钠杂质。为了确定其纯度,某同学设计了

一个方案:通过实验将硫酸钠转化为硫酸钡沉淀与碳酸钠分开、洗净、烘干后,称量硫酸钡的质量,然后通过计算确定碳酸钠的纯度。有关实验步骤如下,试根据实验内容填写: 第一步:称取样品A克; 第二步:把A克样品溶解成溶液;

(1)反应开始的2分钟内每分钟平均产生氢气的体积是 ▲ 毫升。

(2)已知65克锌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可产生22.4升氢气(标准状况下),

上述实验前共加入10克稀盐酸,反应后只用去一半,则参加反应的锌 为 ▲ 克,原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3)如果反应是在右图所示的一个底面积为4厘米2的广口瓶中进行的, 则反应后广口瓶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有多大?(g 取10牛/千克)

第三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使Na2SO4转化为BaSO4沉淀; ① 溶液要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 ▲ ; ② B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 ▲ ; ③ 检验BaCl2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

第四步:过滤和洗涤沉淀; ④ 洗涤沉淀的原因是: ▲ ;

⑤ 洗净沉淀的方法是: ▲ ;⑥ 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是: ▲ 。 第五步:烘干、称量沉淀并计算。 三、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30分)

44、(4分)NaCl 和 Na2CO3混合物34.9克溶于60克水中配成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盐酸,收

集到无色气体 4.4克,

(1)试列式计算原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 (2)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是 ▲ 克。

45、(4分)如右图所示,OA = 1.0米,OB = 1.5米,A 端挂一个质 量是3千克的物体G,P 为密度是7.8×103

千克/米3

的实心铁块, 当它全部浸入水中时杠杆平衡,试求:(不计杠杆的自重及摩 擦,g 取10牛/千克)

(1)B端受到的拉力为 ▲ 牛; (2)列式计算铁块的体积。

46、(7分)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制取过程中MnO2的质量分数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当MnO2的质量分数(开始时是39%)达到多少时,氯酸钾完全分 解,氧气不再产生?

(2)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残余固体质量是100克时,共产生氧气多少克?

47、(7分)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制氢气的实验装置,并用排水法把氢气收集在量筒中,用秒表

每隔1分钟记录氢气的体积,结果如下表:(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V氢气(毫升) 100 160 200 224 224 224 224 224 初三自然试题卷6—7

48、(8分)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

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他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 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右图)

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并通过温

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气体的温度/oC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105Pa 1.00 1.03 1.07 1.10 …………

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

系。

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一种猜想的正

确。根据你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 小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保持不变时,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的气打足,在游玩时,把车停在烈日下,猛听“砰”的

一声巨响,车胎爆裂了。这是怎么回事?请你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一下。

(3) 小丽探究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举一例。 (4) 小丽是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

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初三自然试题卷6—8

200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自然科学模拟试题卷(答题卷)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 填空题:

31.__________ ___________ 32.①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 __________ 34.___________

35.⑴________ ⑵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36.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___(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9.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3.(1)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计算分析题: 44.(1).

(2).___________________

45.(1).____________ (2). 46.

47.(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48.(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自然科学模拟试题卷在线全文阅读。

200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自然科学模拟试题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27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