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沥青基防水涂膜施工,应在屋面基层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操作。
②屋面板缝的处理:结构层板缝浇捣密实,找平层分格缝应与板端缝对齐、均匀顺直、并嵌填密封材料。涂层施工时,板端缝部位空铺的咐加层,每边距板缝边缘不得小 于80mm。
③基层处理剂应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腆施工。 ④沥青防水涂膜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防水涂膜应由两层及以上涂层组成,其总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b、涂层应厚薄均匀,表面平整。
c、涂层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边铺胎体,胎体应刮平排除气泡,并与涂料 粘牢,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应使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 d、施工顺序应先作节点附加层,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布。
e、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薄涂多遍,不得有流淌、堆积现象。
⑤当用细砂、云母或蛭石等撒布材料作保护层时,应筛去粉料。在涂刮最后一遍涂料时,边涂边撒布均匀,不得露底。当涂料干燥后,将多余的撒布材料清除。当用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应符合有关规定。
⑥沥青基防水涂膜严禁有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或预计涂膜固化前有雨时不得施工;气温低于5℃或高于35℃时不宜施工。 6、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施工
①屋面基层的于燥程度应视所用涂料特性确定。当采用溶剂型涂料时,屋面基层应干燥。 ②屋面板缝处理同沥青基涂膜屋面。
③基层处理剂应充分搅拌,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 ④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a、防水涂膜应由两层及以上涂层组成,其总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最上层涂层的涂刷不应少于两遍,其厚度不应小于1mm。 b、涂层应厚薄均匀,表面平整。
c、涂层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边铺胎体,胎体应刮平排除气泡,并与涂料粘牢,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应使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 d、施工顺序应先作节点附加层,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布。
e、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薄涂多遍,不得有流淌、堆积现象。
⑤采用细砂、云母或蛭石等作保护层时,应筛支粉料。在涂刮最后一遍涂料时,边涂边撒
6
布均匀,不得露底。当涂料干燥后,将多余的撒布材料清除。当用涂料属水乳性,采用撒布材料作保护层时,撒布后应进行辊压粘牢。
⑥高限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溶剂型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水乳性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 7、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施工 ①屋面应干燥。
②屋面板缝处理同沥青基涂膜屋面。
③基层处理剂应充分搅拌,涂刷均匀,覆盖完全,于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 ④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腆施工除应满足沥青防水基防水涂膜施工要求外,尚应满足 以下要求:
a、可采用涂刮或喷涂施工。当采用涂刮施工时,每遍涂刮的推进方向宜与前—遍相互垂直。
b、多组份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匀匀,已配成的多组份涂料应及时使用。配料时可加入适量的缓凝剂或促凝剂来调节固化时间,但不得混入已固化的涂料。
c、在涂层叫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位于胎体下面的涂层厚度不宜小于1mm;最上层的涂层不应少于两遍。
⑤当采用浅色涂料作保护层时,应在涂固化后进行,,当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块材保护层时,要求同沥青防水卷材有关施工要求。
⑥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施工的气候条件,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施工要求。
7
沥青油毡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
1 范 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层工程的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要求:
2.1.1 沥青油毡卷材品种、标号、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产品有合格证,并应做复试。
2.1.1.1 沥青油毡防水卷材规格见表10-4。
沥青油毡防水卷材规格
标 号 350号
表10-4
卷重(kg) 粉毡 片毡 粉毡 20±0.3 片毡 ≥42.5 ≥28.5 ≥31.5 ≥39.5 宽度(mm) 每卷面积(m2) 915 1000 20±0.3 500号 915 1000 2.1.1.2 沥青油毡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见表10-5。
沥青油毡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 项 目 350号 纵向拉力(25℃±2℃时)(N) 耐热度(85℃±2℃,2h) 柔性(18℃±2℃) 无裂纹 压力(MPa) 不透水性 保持时间≥30 (min)
2.1.1.3 沥青玻璃布胎油毡技术性能见表10-6。 2.1.2 胶结材料:
2.1.2.1 建筑石油沥青10号、30号或道路石油沥青60号甲、60号乙。
2.1.2.2 填充料:滑石粉、板岩粉、云母粉、石棉粉,其含水率不大于3%,粉状通
8
表10-5
性 能 要 求 500号 440 ≥340 不流淌、无集中性气泡 绕ф20mm圆棒绕ф25mm圆棒无裂纹 ≥0.15 ≥30 ≥0.1 过900孔筛。
沥青玻璃布胎油毡技术性能 项目 玻璃纤维布重量(g/m)不大于 抗剥离性(剥离面积)不小于 压力(MPa)不小于 不透水性 保持时间(min)不少于 吸水性(%)不大于 耐热度 拉力(N)在18℃±2℃时纵向不小于 柔度在0℃时
2.1.3 其他材料:豆石要求粒径3~5mm,汽油、煤油、麻丝、苯类、玻璃布等。 2.1.4 冷作业施工LQ-冷玛帝脂,技术性能见表10-7
LQ-冷玛帝脂技术性能 项 目 耐热度 柔 度 粘结力
表10-7 性 能 指 标 85℃、2h、1﹕1坡度地流淌滑动 -5℃、2h、绕ф20mm棒无裂纹 揭开面不大于1/3 30 0.1 在85℃±2℃温度下受热2h,涂盖层无滑动 200 绕ф20mm圆棒无裂纹 2 表10-6
性能指标 103 2/3 ≥0.2 注:冷玛帝脂与玻璃布胎沥青油毡卷材配套使用,便于冷作业施工。 2.2 主要机具:
2.2.1 沥青专用锅、燃料(煤)、保温车。
2.2.2 油桶、油壶、笊篱(漏勺)、铁锹、刮板、棕刷、温度计(350~400℃)。 2.2.3 消防器材用具、灭火器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屋面施工前,应掌握施工图的要求,造反防水工程专业队,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2.3.2 屋面施工应按施工工序进行检验,基层表面必须平整、坚实、干燥、清洁,且
9
不得有起砂、开裂和空鼓等缺陷。
2.3.3 屋面防水层的基层必须施工完毕,经养护、干燥,且坡度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不得有积水现象。
2.3.4 防水层施工前,突出屋面的管根、预埋件、楼板吊环、拖拉绳、吊架子固定构造处等,应做好基层处理;阴阳角、女儿墙、通气囱根、天窗、伸缩等、变形缝等处,应做成半径为150mm的圆弧或钝角。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沥青熬制配料→喷刷冷底子油→铺贴卷材附加层→ 铺贴屋面第一层油毡→铺贴屋面第二层油毡→铺设保护层
3.2 基层清理:防水屋面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3.3 沥青熬制配料:
3.3.1 沥青熬制:先将沥青破成碎块,放入沥青锅中逐渐均匀加热,加热过程中随时搅拌,熔化后用笊篱(漏勺)及时捞清杂物,熬至脱水无泡沫时进行测温,建筑石油沥青熬制温度应不高于240℃,使用温度不低于190℃。
3.3.2 冷底子油配制:熬制的沥青装入容器内,冷却至110℃,缓慢注入汽油,随注入随搅拌,使其全部溶解为止,配合比(重量比)为汽油70%、石油沥青30%。
3.3.3 沥青玛帝脂配制: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附录A中的规定执行,沥青玛帝脂配合成分必须由试验室经试验确定配料,每班应检查玛帝脂耐热度和柔韧性。
3.4 喷刷冷底子油: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屋面在粘贴卷材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喷刷冷底子油,大面喷刷前,应钭边角、管根、雨水口等处先喷刷一遍,然后大面积喷第一遍,待第一遍涂刷冷底油干燥后,再喷刷第二遍,要求喷刷均匀无漏底,干燥后方可辅粘卷材。
3.5 铺贴卷材附加层:沥青油毡卷材屋面,在女儿墙、檐沟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根、管道根与屋面的交接处及檐口、天沟、斜沟、雨水口、屋脊等部位,按设计要求先做卷材附加层,各部位构造见图10-1~图10-12。
3.6 铺贴屋面第一层油毡:
3.6.1 铺贴油毡的方向:应根据屋面的坡度及屋面是否受振动等情况,坡度小于3%时,宜平行屋脊铺贴;坡度在3%~15%时,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当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卷材应垂直于屋脊铺贴。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屋面工程施工工艺(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