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领域的应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的(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入控制变量。使用政府消费占GDP 的比(XG),衡量各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出口额占GDP 的比(CG)表示各地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HP)表示通货膨胀因素。

2.3聚类分析过程

每年各地的金融发展指标都会发生变化,但是金融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文可以将聚类时选择在某几个年份作比较,选择聚类样本,比如全国各省,最终目标是将他们分成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几类。考察的金融发展指标就是上文提到的两个指标,具体方法是利用系统聚类的思想,使用欧式距离计算个省之间的相似性,采用组内连接法为聚类方法,将各省分类,最终的分类数由碎石图提供的信息和实际的经济地理情况两方面确定。

具体到本文,由于数据收集的原因,我们的聚类目标中不包括西藏,新疆,另外重庆市1997年才从四川省分离因此将重庆市合并入四川省,实际聚类样本是27省,可以选择1990年和2007年做比较。

1990年根据碎石图(图1)显示分为六类比较合适。第一类: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内蒙古;第二类:云南、福建、浙江、甘肃、河南、贵州、山东、广西、 江苏、山西、河北;第三类:吉林;第四类:广东、黑龙江、上海、宁夏、青海、陕西、辽宁;第五类:海南、天津;第六类:北京。

1995年根据碎石图(图2)显示分为六类比较合适。 第一类:青海、吉林;

第二类:湖南、四川、广西、河南、安徽、贵州、湖北、江西、黑龙江、辽宁、

内蒙古;

第三类: 山东、福建、浙江、江苏、云南、河北;

第四类:海南;

第五类:广东、上海、山西、 陕西、宁夏、甘肃、天津;第六类:北京。

2007年根据碎石图(图3)显示分为六类比较合适。第一类:上海;第二类:四川、 海南、甘肃、辽宁、陕西、山西、广东、青海、贵州;第三类:湖南、江西、广西、河 南、湖北、福建、安徽、江苏、吉林、山东、内蒙古;第四类:黑龙江、河北、云南; 第五类:浙江、天津;第六类:北京

2.4聚类分析划分结果分析及金融发展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从以上三次分类的情况看,许多分类与我们通常的区域划分结果并不符合,这是因为系统聚类的方法只是根据数值计算的相似性分类,并不考虑样本的地理位置等条件,本文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为了更好的制定有利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我们除了借助于聚类的方法外还需要全面衡量。分析上面三次分类的结果,我们发现北京市都是单独划分为一类,上海市2007年也被单独划为一类,由于后文还需进行计量分析,鉴于北京、上海、广东是我国三个区域金融中心,因此把这三个地区分为一类。宁夏、青海、甘肃、贵州在三次分类中虽然与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分为一类,但这反映的是西部落后地区在我国银行体系普遍使用分支行制度情况下,在资金的分配上有被东中部地区“抽血”的现象,因此还应该单独成类。综合上面的分析结果和后文计量分析的要求,最终将上述各地分为五类,第一类:北京、上海、广东;第二类:山东、江苏、浙江、第三类:天津、河北、福建、海南、云南;第四类: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内蒙古、广西、河南、吉林、黑龙江、辽宁、山西、四川;第五类:陕西、贵州、青海、宁夏、甘肃。

区域划分之后,可以通过matlab分析这几类区域的金融相关比率和贷存款转换率图,从而得出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比较,并可以研究我国各区域内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就不再做具体研究。最后提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不同区域可以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金融改革进展等因素推行差别性的金融发展政策,同时促进区域间金融协调发

展,突出金融发展程度、高速度快的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研究 3.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总览

改革开放以来, 从绝对意义上来讲, 我国各地区经济呈现较快的增长。但在增长过程中, 各地区经济增长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欠发达地区相对落后,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一大矛盾。

自1981年迄今为止,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都有大幅提高,但是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地区间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而且差距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以2009年东、西、中及东北地区城镇家庭基本情况为例,此处忽视地区划分的影响,不考虑分区内部数据分布情况,数字对比明显。

3.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指标综述

现阶段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的两种方法:、

其一是采用各种指数,如基尼系数、标准差、变差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熵指数以及泰尔系数等测量中国经济在不同时间段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性,从而描绘中国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泰尔系数,作为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或者称不平等度)的指标,这一指数经常被使用。泰尔熵标准是由泰尔(Theil,1967)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

泰尔系数和基尼系数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基尼系数对中等收入水平的变化特别敏感。泰尔T指数对上层收入水平的变化很明显,而泰尔熵L和V指数对底层收入水平的变化敏感。

4.第二种方法则是从经济增长出发,采用计量经济模型考察省区、地带初始人均GDP 或人均收入及其他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从而判断区域经济是否收敛。对于第二种方法已经在本文前半部分就金融发展方面做过研究,下面将就区域竞争力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如下分析:

3.2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指标研究

区域经济是研究经济活动 在一定自然区域或 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区域竞争力是当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方位切入,将研究对象(区域)置于一个更大的范畴,运用管理学、区域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等原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出相对优势、劣势,为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进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开发学院(IMD)及世界其他许多机构都提出了各自的评价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甚至有的还给出了标准值,这与我们的研究对象接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提取出以下16条作为指标方向: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它是用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相对规模和资源投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它用来反映地区现代化的水平。 (3)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比重。用来反映地区现代化的水平。

(4)城镇登记失业率。它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

(5)人文发展指数(HDI)。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按人口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及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讲一算的人均GDP等三项指标综合计算而得,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

(6)基尼系数。它是指洛仑兹曲线和对角线所加的面积与对角线和横坐标秘夹的面积之比,用来描述各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

(7)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来反映当地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

(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用来反映当地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领域的应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的(2)在线全文阅读。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领域的应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的(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097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