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1. 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2. 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3. 自由水占总含水量的比例越大,则植物代谢越旺盛。束缚水不参加代谢作用,因此束缚水含量与植物抗性大小有密切关系。 4. 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5. 纯水的水势定为零,溶液的水势成为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
解释:溶液中的溶质颗粒降低了水的自由能。所以溶液中的自由能要比纯水 低。溶液的水势也就成为负值。
6. 溶质势:也称渗透势。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
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与此同时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压力势是由于膨胀和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水势的值。
重力势:是水分因重力下移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量,它增加细胞水分自由能,提高水势的值,已正值表示。
衬质势:是指由于细胞脚踢物质如蛋白质,淀粉酶,纤维素等的亲水性和毛细管(凝胶内部的空隙)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以负值表示。 7. 植物细胞的相对体积变化和水势,渗透势和压力势之间的关系图解 P15 8. 根系吸水的途径有3条:质外体途径 跨膜途径 共质体途径 三种途径的特点 P17
9. 根系吸水的动力有两种:根压和蒸腾拉力
10. 内聚力学说:水分子内聚力比水柱张力大,故可使水柱不断。 11. 气孔之所以会作用的原因:
(1)气孔之所以能够运动,与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有关。
(2)由于保卫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加上纤维素微纤丝与胞壁相连,所以导致气孔运动。
12. 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的液泡水势的调节,调节物有下列几种: (1)K+
在保卫细胞质膜上有ATP质子泵分解由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产生的ATP,将H+分泌到保卫细胞外,使得保卫细胞的PH升高。同时使保卫细胞的质膜超极化,质膜内侧的电势变得更负,驱动K+从表皮细胞经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钾离子通道进去保卫细胞,再进入液泡。
(2)苹果酸
保卫细胞含有高水平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PEP在PEP羧化酶的作用下可形成苹果酸。气孔开放时。保卫细胞的淀粉含量下降而苹果酸含量增多。脱落酸(ABA)之所以使气孔关闭,是因为ABA与PEP羧化酶有拮抗作用。
(3)蔗糖
13.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一)外界因素
(1)光照是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的外界条件 (2)空气相对湿度和蒸腾速率有密切的关系 (3)温度对蒸腾速率影响很大 (4)风对蒸腾的影响比较复杂 (二)内部因素
(1)气孔和气孔下腔都直接影响蒸腾速率 (2)叶片内部面积大小也影响蒸腾速率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 必须元素应该满足的三个条件:必须性、 专一性、 直接性 2. 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有4个方面 P34 3. 离子跨膜运输 (一)被动运输 1. 简单扩散 2. 协助扩散
(1)离子通道 是细胞膜中由通道蛋白构成的孔道,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
(2)载体与载体运输 载体蛋白有3种类型:单向运输载体 同向运输载体 反向运输载体 P44 (二)主动运输
【需要了解质膜上的H+—ATP酶与Ca+—ATP酶】
4. 离子的选择吸收表现同一种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吸收的差异是怎么产生的? 5. 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时,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6. 离子颉颃:能减弱或者消除这种单盐毒害,离子之间这种作用称为离子颉颃。 7.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 有些元素(氮 磷 镁)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另外一些元素(硫 钙 铁 锰 硼)在细胞中呈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 参加循环的元素能够再利用,不能参加循环元素不能被再利用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2. 叶绿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有两个区域:一个在波长为640-660nm的红光部分,另一个在波长为430-450nm的蓝紫光部分。
3. 光能的吸收:每固定1分子CO2需要2500个分子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每固定1分子CO2需要消耗8个光子,推算固定1个光子大约需要300个叶绿素分子。 4. 增益效应:因两种波长的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称为增益效应。 5. 光系统 过程 P84
6. 希尔反应:在光照下,离体叶绿体类抗体能将含有高价的化合物还原为低铁化合物,并释放氧。
7. 细胞色素 :b6f复合体 【掌握醌循环机制】
8. 光合电子传递:指在原初反应中产生的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传递给NADP+,产生NADPH的过程。
9. 光合电子传递途径有3种:(1)非环式电子传递 (2)环式电子传递 (3)假环式电子途径
10. 光合磷酸化:指叶绿体利用光能驱动电子传递建立跨类囊体膜的电子动力势(PMF),质子动力势就把ADP和无机磷酸合成ATP。 11. ATP合酶 P90
12. ATP和NADPH只能暂时存在但不能积累,是光反应中最早的相对稳定的产物。由于ATP和NADPH用于碳反应中CO2的同化,所以,就把两种物质合称为同化力。 13. C3途径——卡尔文循环的三个阶段【羧化阶段 还原阶段 更新阶段】和光合产物 图 P93
14. C3途径: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一种三碳化合物,故又称C3循环。 15. 要产生一个三碳糖分子(PGALD),需要3个CO2分子,消耗9个ATP分子个6个NADPH分子作为能量来源。
16. C4途径:CO2固定的最初的稳定产物是四碳二羧酸化合物,故称四碳二羧酸途径。
17.C4循环过程 P96-98 18. CAM途径过程 P100
19. 淀粉是在叶绿体内合成,蔗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20. C3植物 C4植物 CAM植物的光和特性比较 P106
21. 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于光照,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被称为光呼吸。
22. C2环:光呼吸过程中几种主要化合物如乙醇酸,乙醛酸,甘氨酸等都是二碳化合物,因此光呼吸也称C2环
23. 光呼吸是一个氧化的过程,被氧化的底物是乙醇酸。
24. 在过氧化氢酶内,乙醇酸在乙醇酸氧化酶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
25. 乙醇酸途径是在叶绿体,过氧化氢酶体和线粒体3种细胞器的协同参与下完成的。
26. 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CO2与光呼吸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就称为光补偿点。
27. 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这一光照称为光饱和点。
28.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当光照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能量时,光合能力下降,这个现象就称为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29. 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放出的CO2量,这个时候外界的CO2含量就叫做CO2补偿点。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1. 呼吸代谢途径 图P122 2. 三羧酸循环 P127 3. 细胞色素系统的途径 P132
4. 抗氰呼吸:在氰化物存在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所以把这种呼吸称为抗氰呼吸。
5. 解偶联:指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遭到破坏的现象。 6. 葡萄糖完全氧化时生成的ATP分子数 图 P139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图 P141
8. (1)呼吸速率:在一定时间内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或所吸收的氧气的体积。
(2)呼吸商:是表示呼吸底物的性质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3)当呼吸底物是糖类而又完全氧化时,呼吸商是1。如果呼吸底物是一些富含氢的物质,如脂肪或者蛋白质,则呼吸商小于1。如果呼吸底物只是一些比糖类含氧多的物质,如已经局部氧化的有机酸,则呼吸商大于1。
第五章 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1. 伴胞有3种:(一)通常伴胞 (二)传递细胞 (三)居间细胞
2. 蚜虫吻刺法:收集韧皮部的汁液。蚜虫以其吻刺插入或茎部的筛管一般吸取汁液。当蚜虫吸取汁液时。用CO2麻醉蚜虫时,以激光将蚜虫吻刺于下唇处切断,切口不断流出筛管汁液,可收集汁液供分析用。
3. 韧皮部装载:指光合产物从韧皮部周围的叶肉细胞装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4. 韧皮部装载过程存在的两个途径: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5. 质外体:是指物体中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的连续系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植物生理学 复习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