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做好事情和取得成功的动力源泉。只有让学生抱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让语文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学习经历,真正地使他们爱学、乐学。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从而使其喜欢阅读呢?结合多年来的实际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设计生动的导语,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阅读教学中导语的设计和使用是一个重要的起始环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自身特点或生动有趣、吸引力大,或声情并茂、感人肺腑,或深刻隽秀、发人深省的导语,以吸引、打动、启迪学生,让学生饶有兴趣、满怀期待地投身到阅读实践中来。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师深情讲述)多彩的春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迷人的夏天,在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里静悄悄地──(多媒体播放夏夜动画,生观看。)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边上演了一幕动人的童话剧,是什么呢?听!(师动情地朗读,讲述童话故事。)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一看二听的刺激下很快被故事所吸引,进入情景。这样导人能让学生联想翩翩,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有情有趣。
又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采取了导语激趣法,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地球,这位人类伟大的母亲,平日了她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文静,那么的慈祥,那么的和蔼可亲。可是,她也有躁动的时候,她一要是躁动,那可就不得了啦!一次小小的躁动,就可能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顷刻间,一座城市变成了一座废墟,数以万计的生灵变成
了冤魂。这是什么恶魔,竟然能制造这样的滔天大罪?
对,就是地震!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地震,当时的情景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
1994年,美国落砂机也发生过地震,一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三层教学楼,顷刻间化成了一座废墟,就在这座废墟里,一对父子演绎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谱写了一曲亲情的颂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这样精心设计的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导语,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赢得了\开门红\的效果,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诱导阅读的渴望,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充分挑逗孩子们读的意识,诱发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到多倾听孩子读书,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我每两周安排一次班队课举行“故事会”,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轮流讲,人人必讲,这样学生准备故事,必须搜集素材,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方面的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到《白雪公主》《格林童话》等书籍,丰富了学生的头脑。还有一个方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三、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
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进行阅读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学生不但从阅读实践活动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柳树醒了》一课,在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给柳树洗洗澡,孩子们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小柳枝哟,软了。”轻柔、舒缓的语调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在学习第一段,体验小路的美丽之后,教师引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美丽的小路却在人们眼前消失了,瞧,现在的小路变成了──(多媒体出示“苍蝇成群,垃圾成堆”的小路,在学生的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如果你走在这条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在这情感基础上,让学生读读课文,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的“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等3句话,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表演,学生又怎会不乐学不爱阅读呢?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
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如: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自己读自己评;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如“是啊,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在感谢你呢!”(《荷叶圆圆》第二段)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设计生动的导语、诱导阅读的渴望、借助丰富的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依托各类朗读评价,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