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环境保护法》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 )。 A.保护生产人员健康 B。减少资源浪费 C.保护生态环境 D。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72。《水土保持法》规定,( )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工作列为重要职责,采取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A.建设部 B。国家林业局 C。国务院 D。农业部 73.《水土保持法》规定,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 ),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A。水土资源 B。土地利用 C。水产资源 D.水土流失 74。《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 )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A。三十度以上 B。三十五度以上 C。四+五度以上 D。二十五度以上 75。《水土保持法》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 )实行“三同时”制度。 A。施工工作 B。附属工程 C。主体工程 D。资金筹措 76。《水土保持法》规定,在水土流失地区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和种植的林草,由( )有关部门裣查验收。
A。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 C。县级以上水土保持部门组织 D。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77。《水土保持法》规定,承包治理所种植的林木及其果实,归承包者所有,因承包治理而新增加的土地,由( )。
A.承包者使用 B。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C.国家统一使用 D。国家征收 78。《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治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承包治理合同有效期内,承包单位死亡时,继承人( )继续承包。
A.必须重新签订承包治理合同 B。可以依照承包治理合同的约定 C.可以依照本法规定 D。不得 79.《水土保持法》规定,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可以由( )承包水土流失的治理。 A。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任何个人 B。乡级人民政府 C。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 D。县级水行政机构 80。《水土保持法》规定,地区之间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的纠纷,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 )处理。
A。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B。同级人民政府 C.水利部 D。上一级人民政府 81.《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务院( )主管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 A。水行政主管部门 B。建设主管部门 C。发展计划部门 D。农林主管部门 82.《水土保持法》规定:( )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调查评价水土资源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水土倮持规划。 A。水利部 B。国务院 C.建设部 D。农业部 83,《水土保持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主管本辖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A。建设主管部门 B。发展计划部门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84。《水土保持法》规定:在水土流失地区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和种植的林草,由( )组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
A。国务院 B。水行政主管部门 C。环境保护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85。《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 )
的污染防治
A。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 B。地表固体以及地下固体 C。地表液体以及地下液体 D。地表水质以及地下水质 86。《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 )工作纳入计划,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A.水工程建设 B。水环境保护 C。水土保持工程 D。环境保护 87,《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 )管理的规定。 A。建设项目环境倮护 B。监理项目水土保持 C.施工项目环境治理 D。建设项目水量保护 88.《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 )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A. 水土保持 B。水污染 C。水资源 D。水环境 89。《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单位在江河、湖洎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应当经过( )同意。
A.国务院 B。有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建设主管部门 90.《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A.结构工程 B。附属工程 C。单项工程 D。主体工程 91。《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经过( )检验,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准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A. 环境保护部门 B。水土保持部门 C.建设主管部门 D。水污染防治部门 9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建[1995]128号)指出:水利是( )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A。社会经济 B。国民经济 C。集体经济 D。个体经济 9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建[1995]128号指出:水利建设项目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 )。 A。安全控制体系 B。项目管理体系 C。质量管理体系 D。质量控制体系 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建[1995]128号指出:建设单位与设计、监理、工程承包单位是( ),各方面应严格履行合同。 A。上下级关系 B。隶属关系 C。工作关系 D。合同关系 9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建[1995]128号指出:( )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方能正式开工。 A。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 B。项目法人或监理单位 C,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D.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 96.《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 (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适用于由中央或者地方财政全部投资或者部分投资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的验收活动。 A。不含1、2、3级堤防工裎 B.含1、2、3级堤防工程 C。含各级堤防工程 D。含小型水利工程 97。《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当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 )。
A。可以交付使用或者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B.不得交付使用,但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C. 不得交付使用或者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D. 经批准后,交付使用 98.《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验收主持单位应当成立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验收结论应当经( )验收委员会成员同意。 A。三分之一以上 B。四分之三以上 C。三分之二以下 D。三分之二以上 99。《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项目法人应当在开工报告批准后( ),制定法人验收工作计划,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和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备案。
A。60个工作日内 B。60个工作日后 C。45个工作日后 D.30个工作日内 100.《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项目法人可以委托监理单位主持( )工程验收,有关委托权限应当在监理合同或者委托书中明确。 A。单位 B。分部 C。竣工 D。分项 10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法人验收是指在项目( )由项目法人组织进行的验收,是政府验收的基础。 A。建设完工后 B。建成投产中 C。建设过程中 D。监理过程中 10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 )是指由有关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的验收,包括专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
A.完工验收 B.工程验收 C。法人验收 D,政府验收 10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 )的质量结论应当报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核备;未经核备的,项目法人不得组织下一阶段的验收。 A。分部工程验收 B。分部工程质量检验 C。单位工程划分 D。工序质量验收 10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和单项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通过后,项目法人应当与( )办理工程的有关交接手续。 A。设计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建设单位 10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 )以及大型枢纽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应当报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A。移民工程 B。单元工程 c。单位工程 D.附属工程 106。《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水利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初步设计审批的中央项目,( )主持单位为水利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 A。分部工程验收 B。单位工程验收 C.法人验收 D.竣工验收 107。《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移民安置以及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 A,工程竣工验收前 B。完工验收后 C。主体工程开工前 D。工程竣工验收后 108,《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大型水利工程在进行阶段验收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 A。完工验收 B。技术预验收 C。专项验收 D。质量验收 109。《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规定:竣工验收应当在工程建设顼目全部完成并( )进行。
A。再投入使用一年后 B。在监理单位签发移交证书后 C.满足一定运行条件后1年内 D。在保修期内
110。《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文件规定: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 )。 A。管理机构 B.监理机构 C。咨询机构 D。项目法人 111。《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0号文件)指出:中央项目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负责组建项目法人,任命( )。 A.法人代表 B。总监理工程师 C。技术负责人 D。总会计师 112。《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文件规定:( )不得兼任项目法人的领导职务。
A。主要投资方 B。国家公务人员 C。股东成员 D。董事会董事 113。《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文件规定:国有独资和控股项目董事长的任免,先由主要投资方提出意见,在报经项目主管政府部门批准后,由( )任兔。 A。当地人民政府 B。法定代表人 C。主要投资方 D。董事长 114。《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文件规定:建立对项目董事长、总经理的在任和离任( )制度。
A。年薪 B。监察 C。兼任 D。审计 115。《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 )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A。公开、独立、自主 B.公开、公平、公正 C.公开、自愿、公开 D。守法、自愿、公平 116。《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 )的限制。 A。不受地区或者部门 B。受地区或者部门 C。受行业 D.受区域 117。《招标投标法》规定, 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按照( )订立书面合同。
A。招标文件 B。投标文件
C。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 D。招标人和中标人协商结果 118。《招标投标法》规定,应由( )依法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A.监理单位 B。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C.司法部门 D。招标代理机构
119。建设项目的招标人是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 )。 A。法人或者公民 B。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C.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自然人
120。依《招标投标法》规定,工程施工招标,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 )日内,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订立书面工程承包合同。 A。 20 B。 14 C. 28 D。 30 121.《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应当有进行招标项目的相应资金或者资金来源已经落实,并应当在( )如实载明。
A。招标文件中 B。投标文件中 C.中标通知书中 D。合同中 122。《招标投标法》规定,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 )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A。不特定的法人 B。特定的法人 C。不特定的自然人 D。特定的自然人 123。《招标投标法》规定,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 )投标。 A.不特定的法人 B。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C。不特定的其他组织 D。特定的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
124。《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 )天内,招标人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A。 30 B。 20 C. 15 D。 28 125。《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具有( )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A.编制投标文件和组织投标能力 B.编制中标文件和组织开标能力 C。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 D。独立法人资格 126.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施工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时,被邀请的投标人应当是( )个以上。
A。 2 B. 3 C, 4 D。 5 127。《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 )备案。
A。行政主管部门 B。行政监督部门 C。行政监察部门 D。工商行政部门 128.《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 )。
A。事业单位 B。社会中介组织 C。自然人 D。政府机构 129。《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 )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宣,并遵守《招标投标法》关于招标人的规定。
A。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B.招标人委托
C.主管部门委托 D。行政监察部门核定 130.《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 )发出投标邀请书。
A。特定的公民或者其他组织 B。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C。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特定的法人或自然人 131。《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顼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 )的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其进行资格审查。 A。特定 B.潜在 C。指定 D.明确 132。《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 )投标人的其他内容。 A。指定 B。潜在 C。特定 D。确定 133。《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 )踏勘项目现场 A.潜在投标人 B。特定投标人 C。法人或其他组织 D。指定投标人
134。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己获取箔标文件的( )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竟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A。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 B。指定投标人的名称、数量 C。特定投标人的名称、数量 D.确定投标人的名称、数量
135.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 )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A。二十五日 B。二十日 C。十五日 D。三十日 136。《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水利监理工程师基础知识及相关法规(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