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椰子盆景尽显南国风光
五干丛林式:基本要求,主体组3株袖珍椰子,最高大的一株要在主体组,客体组2株。
五干丛林式变化也是多样的。如图1,选椭圆形36厘米长中深紫砂盆,在盆右侧栽种3株袖珍椰子,盆的左侧栽种2株袖珍椰子、盆面栽种小草。盆钵中深、盛土多,管理较为粗放,但观赏效果一般。
图2,在长46厘米不规则形汉白玉浅盆比较宽的左端,靠盆后沿的位置上放一高48厘米,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燕山石,在盆的左侧栽种2株袖珍椰子,在盆的右侧距山石右边不远处栽种3株袖珍椰子,盆土上栽植小草进行绿化。为了使盆景更具生活气息,可在盆中央和右侧,近大远小的放置两个骑牛牧童的配件。在洁白如雪汉白玉浅盆的衬托下,袖珍椰子和小草更加苍翠,红色的山石,黑褐色的小牛以及骑牛的牧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盆景。但盆浅盛土少,浇水要勤给莳养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八干丛林式:在长58厘米不规则汉白玉浅盆中,在盆较宽的右侧栽种高低不一形态有别,位置有前有后,间距有大有小的5株袖珍椰子,该景物中最高大雄伟的一株袖珍椰子也在此组中;在盆左侧较窄处栽种形态不一,间距比主体组要大的3株袖珍椰子,成为该景物的客体。为使静态的景物有动的意境,在盆右侧最高大袖珍椰子前放置一釉陶穿白衣的男人在吹笛子,观看此景物能达到无声似有声,引起观赏者遐想的艺术效果,见图3。
养护管理
1.场所:袖珍椰子喜阴,室内莳养在生长期(一般地区3月至9月),可放早晨或傍晚能见1小时左右阳光处,其他明亮能见散射光的地方亦可。袖珍椰子怕晒,即使时间不长也会对其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叶片会变黄或焦枯。室外培育上加遮光网,遮光60%左右。如长期放置阴暗处,叶色也会变淡。
2.温度:生长期温度在20℃至30℃,13℃即进入休眠期,室温在 8℃左右可安全越冬。
3.浇水:生长期要供给充足的水分。夏季,除向盆内浇水外,还要常向叶片和场地喷水,使局部小气候有一定湿度,但盆内不可积水。冬季休眠期要少浇水,盆土湿润就可不浇。在有暖气和空调的室内养袖珍椰子,除保持盆土湿润外,还要常向叶片喷水。
4.施肥:为控制袖珍椰子株高,施肥不可过多。在生长期每月施一次已腐熟的有机液肥。9月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增加抗寒能力,有利越冬。
5.翻盆:如果要改换造型,每年2月至3月翻一次盆。如不改换造型每两年翻一次盆。翻盆时把旧盆土去除一半左右,增添含腐殖质排水良好沙质土壤。利用翻盆之机剪除枯根,剪短过长根,生长不良的叶片也要剪除。
6.病害防治:
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现橙黄色小斑点,后扩展为灰色条斑,长1.5厘米左右,病斑中心灰白至灰褐色,外围有黄色圆环,条斑融合后形成不规则灰白色至灰色坏死大斑,后期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2至3次。
叶枯病:初为褐色小圆斑,随病势发展成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较大的病斑,边缘略隆起,叶片两面散生小黑点,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可用50%甲其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间隔7天一次,连续3 次。
对病害的防治应采取“治早、治小”的原则。对病害较重的叶片应及时剪除烧掉。
黄荆盆景养护管理和观赏
(一)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黄荆桩景宜放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之处。夏季不需遮荫,但也不宜放于水泥台架上,高温灼热,不利生长。冬季较能耐寒,江南可在室外越冬,但在严寒的北方须放进室内。
浇水:盆栽黄荆在生长期间宜保持盆土湿润,平时可略干,做到见干见湿,不干不浇。夏季浇水宜在早晚,入秋后浇水宜偏少。
施肥:黄荆桩景在其未成型之前,施肥宜勤一些,除雨天外,每周浇一次稀薄腐熟饼肥水,切忌浓肥烧根,影响生长。成型之后,要控制施肥,一般春夏季各施一次,入秋后再施一次即可,以免肥水过多,引起徒长,扰乱树形,影响观赏。
修剪:黄荆萌生力极强,很耐修剪,每年秋后进行一次整形修剪,疏去一些不必要的枝条,以保持一定树姿。平时可经常摘心,控制枝叶徒长。
翻盆:每隔2~3年进行一次,时间宜在3~4月萌芽前。翻盆时剪去枯根及过长老根,去掉1B2旧土,换上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新培养土。盆底须注意垫空,放层粗沙,以利排水。 病虫害防治:黄荆常见的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等,可用50%乐果乳油剂2000倍液喷洒防治,介壳虫还可进行刷洗。 (二)观赏
黄荆桩景古拙素雅,蟠曲苍老,枝叶扶疏,清秀悦目。春季新叶初放,满枝嫩绿,如枯木逢春,葱葱郁郁,显现生机;冬季枝叶落尽,袒筋露骨,更有一番诗意。
根艺盆景
选用各种树根和朽木的自然形态,经过精心设计,按山水盆景的形式组合制成的盆景,称之为根艺盆景。我国自古以来从民间到宫延,常见的盆景有花木盆景(桩景)、山水盆景和工艺盆景等等。近年来,随着传统盆景的发展,新型根艺盆景也在逐渐兴起,并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如图)。
根艺盆景的制作与花木盆景的制作有很大差异。花木盆景需要人工培植,是“活的艺术”;而根艺盆景则是采用盆景的形式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不需
要掌握园林栽培技术,只要求作者在选材和造型上下功夫。它的选材、立意、构图、制作和工艺处理等,完全是按照根艺作品的创作规律进行的。这种根艺盆景,不仅可以起到同花木盆景一样的美化和装饰作用,而且能使人们从中受到中国根艺美术的独特风格和天趣之美。如福建作者黄榕国将似假山一般空洞密布的根块,置于一个自然生成的根片上,制作出根艺盆景“雪峰山”;广西作者李鸿志利用一块被虫蛀过似如钟乳石般的树根,创制了根艺盆景“洞中方七日”;河南作者郭忠信利用3米多长的龙形的大树根创制了根艺盆景“东方巨龙”等等,都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得好评和奖牌,为根艺装饰美术增添了新的审美情趣。 中国根艺装饰品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表现的形式和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还有根艺景观、根艺把手和根艺壁挂等,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家庭,装饰和美化着现代人的生活。
瓜子黄杨盆景的速成制作
瓜子黄杨为常绿灌木,宜丛生,对生分枝,木质坚硬,枝条直长,在盆景制作上难度较大。笔者进行了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几点速成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与大家磋商技艺。 瓜子黄杨制作盆景的最好季节,是每年的4至7月份。在这段时间制作的盆景能在当年数次抽芽,新生根充足,有利于初期安全越冬。在气温高的地区和保温条件好的地方常年可做。具体操作过程是:选株,选枝定校,挖株修根,选盆上盆,整形,养护管理等几方面。 选株:选取杆径粗细不等的单生植株,根据枝杆的可成景度,选出所需用的盆景材料。植株主杆粗壮不宜造型的,要取枝杆形态自然理想的植株。细杆植株自然形态不理想的,可根据杆部能弯曲度及主、侧枝能否补其不足而定。为了充分利用植株材料,尽量做到因材立意,依株取景。只要构思得当,取景自然,手法巧妙,都会得到理想景观。 选枝定枝:植株选定后,先去掉根部浮土,以露出第一层主根上面为度。按植株根、杆、枝的分布,构思出所做盆景的式样,依盆景的构思式样定出所留主枝。多余的应从枝根部从主杆上劈下,无法劈的要锯掉或剪去。主枝数量根据植株的大小和盆景的式样造型而定。以保持盆景式样的形态自然、层次分明为基础,侧枝要在留好的盆景枝上选定,要按盆景的整体造型考虑侧枝的部位,空白处和部位不理想的,有客枝条件的可用客枝补其不足,没有客枝条件的可从合适部位把主枝剪断,促其萌芽补充需用。侧枝数量依造型需要而定,一般植株根部主枝上留二至三个为宜,中上部主枝留一至两个,或主,侧枝并用。叶片枝一般每个侧枝保留三个左右,不理想的或空白处,由客枝或日后萌芽补充。在选、留枝时,尽量去掉对称枝和平行枝。因瓜子黄杨生长很慢,须重剪方能促生足够的荫芽,定枝时不要恋枝,要充分构思好盆景成形时的层次和合适密度。 挖株修根:挖取植株时,要保护好周围土坨,尽量把根坨挖的大一些,保持充分的修根余地。修根时要根据造型的盆栽角度修剪,对主、粗根要重剪,多保留细小根,根坨要比应植盆内径小一至二厘米为宜。 选盆上盆:初步上盆一般用黑瓦盆或红瓦盆,有条件的可直接用陶盆或瓷盆。盆的大小按植株大小而定。杆径一厘米左右的,用盆上口内径13厘米,高10厘米左右。杆径2厘米左右的,用盆上口内径15厘米,高12厘米左右。杆径3厘米左右的,用盆上口内径20厘米,高15厘米左右。杆径4厘米左右的,用盆上口内径23厘米,高17厘米左右。杆径5厘米左右的,用盆上口内径25厘米,高20厘米左右。上盆时具体操作按一般盆栽常规
进行,但必须按植株的造型需要找好角度。瓜子黄杨对土壤要求不严,有条件的可用田园土和腐殖土各半施用,没条件的可用一般田园土即可。栽时盆土不要过满,压实浇足水放入阴棚内。 造型定形:就是把不理想的枝、杆进行整理加工,达到盆景结构的理想要求。具体有扎、拉、绷等弯曲手法,结合适度修剪。对角度、弯度不理想的枝,杆,较粗的可用铁丝进行拉、绷,达到弯曲目的,细小的直接用铁丝扎弯。侧枝和叶片枝要根据主枝的部位和角度顺势利导,生长部位理想的通过修剪完成,对生长部位不理想的用扎、拉手法处理,空白处用客枝或日后荫芽补充。 养护管理:上盆定形后,有条件的放入阴棚内,条件不备的可放树阴处或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要经常保持盆土的湿润。一月左右大量新芽萌生,萌芽发到5厘米时,进行选芽留芽。对空白处所需的造型补充芽,每处只留一个壮芽,要重点保护。对叶片处的萌芽,要依据叶片成形的需要,合理选留。留芽选好后,根据盆景的定形大小和角度的要求,分批陆续摘心,促其侧芽萌生。每次萌芽都要如此选留,经过几次留芽和摘心,植株自然素质好的,当年就能产生较好的景观效果。株本身条件不足的,两年内就能补其不足。 在第一次萌芽长3至5厘米时,开始追施适量腐熟的液体肥料,以后每半月左右追施一次。每月内追施一次复合肥,根据盆栽的大小,取1至2克放人盆面即可。瓜子黄杨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有食心虫和介壳虫。发现虫情,选用适度的氧化乐果或敌杀死防治。换盆宜在春天进行,2至3年进行?次即可。
养好文竹盆景小经验
夏天,一盆葱葱绿绿、潇洒挺拔的文竹摆在桌上,会带来不少凉意。笔者就谈谈在养花过程中,种植文竹的一些成功经验。
3月下旬可将文竹移出室内,充分接受光照,无需遮阴。盆土的水分可根据每天天气情况及盆土的干湿度确定是否需浇水,而早晚一次的喷雾几乎每天都有。每周施肥水(可用尿素溶液)一次。5月上旬至8月下旬,植株需间接地接受阳光或是加以遮阴,不能暴晒。2天至3 天浇水一次,周围环境多洒水,提高空气湿度。这样文竹可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头。笔者房间是朝东无空调的,每年将植株移入室内防暑,时间一长叶子就容易发黄,将其移出室内放在树下,一段时间后也就恢复了正常。另外也不能将植株放在空调下吹风,容易造成黄叶现象。 9月至11月将植株从树下移出,直接放在平台上,每周转盆一次,肥水的管理和春季养护相同。11月下旬施一次钾肥。12月移入室内,半个月浇次水(浸盆法),阴雨天以日光灯补光,两三天喷雾一次。
姿态优美的文竹盆景
文竹姿态优美,枝干细柔,层次分明,高低有序,云片状的片子幽雅别致,受到人们的青睐。如果把文竹经过立意构图制成盆景陈设阳台或室内,更显秀丽宁静,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现就《春牧》一作,介绍文竹制作盆景的要点。
取材:(1)选取长56cm不规则形汉白玉浅盆和其配套的几架;(2)选10cm余高、生长良好的文竹二棵,高20cm左右文竹一棵;(3)选二块高仅有10cm左
右的山石;(4)选大小不等的马、羊配件若干;(5)适量培养土和青苔。
造型:把3棵文竹从培育瓦盆或塑料小盆中扣出,把旧盆土去除一半。先把汉白玉浅盆面铺一薄层培养土,把最高的一棵文竹、弯曲的枝叶向左植盆的右端,把第二高度文竹栽植第一株文竹左侧不远适当靠盆后沿的位置上,然后把最矮一棵文竹栽植盆长1/3与2/3交界处,文竹弯曲的枝叶也要向左,以达到三棵文竹朝向的协调统一。然后远看近瞧,调正文竹在盆中的位置,达到自然优美为止。
点石铺苔:文竹枝干细而弯曲,是柔的表现、再加不规则汉白玉盆的四周也是呈弯曲状,这件景物柔性有余、阳刚不足。上乘景物要刚柔相济。在盆面适当靠右后的位置上摆放挺拔的两块山石、山石质硬、左右侧线直,是刚的表现。在盆面培养土上,铺盖一层青苔,达到绿化的艺术效果。用清水向文竹和青苔上喷洒,并使培养土湿润。
点缀配件:把6只小羊配件,左小右大,间距不等,放置盆中央适当靠盆前沿的位置上,把有骑手白马配件放置第一棵和第二棵文竹中间适当靠盆前沿的位置,马头和人物都向左侧观望,好似在观看羊群似的。
养护:文竹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和半阳的环境、畏严寒、怕暴晒。要使文竹盆景四季苍翠而具有较高观赏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场所:在华北地区,文竹盆景一年四季均可在室内或封闭的阳台内养护。要注重空气流动。?
(2)光照:文竹喜温暖、湿润及遮荫环境,不耐强光直射。早春、晚秋、冬季可以接受阳光照射。其他时间要遮荫或见散射光。
(3)温度:文竹在10℃~25℃的环境中,一年四季均可生长。冬季最低温度在5℃以上就能安全越冬。
(4)浇水:晚春、夏季、旱秋生长期,盆土可适当偏湿一些,冬季水伤蒸发少,要适当少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5)施肥:在生长期,每月施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即可。肥多会促使文竹枝叶徒长,反而破坏造型。冬季不要施肥。
(6)修剪:文竹生长快,在生长期常从根部长出新枝、时间一长,老的茎叶变黄,为保持文竹翠绿茎叶和优美姿态,要经常剪除老枝、徒长枝和影响造型的叶片。
玉叶盆景的制作与管理
玉叶又名绿玉树、金枝玉叶、马齿苋树、银杏木,为马齿苋科马齿苋树属多年生常绿肉质灌木,茎肉质,紫褐色至浅褐色,分枝近水平,新枝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呈紫红色,若光照不足,则为绿色。肉质叶倒卵形,交互对生,叶片细小,质厚,绿色,表面光亮。另有斑叶品种“雅乐之舞”,老茎灰紫色,叶片有大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树桩盆景的选购及栽培管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