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路分析试题库~各章节内容超级全(含答案~)(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动机轻载时P1=3333W cos?'?P3UI?3333?0.482 1.732?380?10.5比较两种结果可知,电动机轻载时功率因数下降,因此应尽量让电动机工作在满载或接近满载情况下。

第8章 试题库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 暂 态是指从一种 稳 态过渡到另一种 稳 态所经历的过程。

2、换路定律指出:在电路发生换路后的一瞬间, 电感 元件上通过的电流和 电容 元件上的端电压,都应保持换路前一瞬间的原有值不变。

3、换路前,动态元件中已经储有原始能量。换路时,若外激励等于 零 ,仅在动态元件 原始能量 作用下所引起的电路响应,称为 零输入 响应。

4、只含有一个 动态 元件的电路可以用 一阶微分 方程进行描述,因而称作一阶电路。仅由外激励引起的电路响应称为一阶电路的 零状态 响应;只由元件本身的原始能量引起的响应称为一阶电路的 零输入 响应;既有外激励、又有元件原始能量的作用所引起的电路响应叫做一阶电路的 全 响应。

5、一阶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RC ;一阶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L/R 。时间常数τ的取值决定于电路的 结构 和 电路参数 。

6、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是指待求响应的 初始 值、 稳态 值和 时间常数 。 7、二阶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取决于电路元件的参数。当电路发生非振荡过程的“过阻

LL;当电路出现振荡过程的“欠阻尼”状态时,R < 2;当电路为CCL临界非振荡过程的“临界阻尼”状态时,R = 2;R=0时,电路出现

C尼状态时,R > 2 等幅 振荡。

8、在电路中,电源的突然接通或断开,电源瞬时值的突然跳变,某一元件的突然接入或被移去等,统称为 换路 。

9、换路定律指出:一阶电路发生的路时,状态变量不能发生跳变。该定律用公式可表示为 iL(0+)= iL(0-) 和 uC(0+)= uC(0-) 。

10、由时间常数公式可知,RC一阶电路中,C一定时,R值越大过渡过程进行的时间就越 长 ;RL一阶电路中,L一定时,R值越大过渡过程进行的时间就越 短 。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建议每小题1分)

1、换路定律指出:电感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 3 ) 2、换路定律指出: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 ∨ )

31

3、单位阶跃函数除了在t=0处不连续,其余都是连续的。 ( ∨ ) 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其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之和。 ( ∨ ) 5、一阶电路中所有的初始值,都要根据换路定律进行求解。 ( 3 ) 6、RL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L按指数规律上升,iL按指数规律衰减。 ( 3 ) 7、RC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C按指数规律上升,iC按指数规律衰减。 ( ∨ ) 8、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uL按指数规律衰减,iL按指数规律衰减。 ( ∨ ) 9、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uC按指数规律上升,iC按指数规律衰减。 ( 3 ) 10、二阶电路出现等幅振荡时必有XL=XC,电路总电流只消耗在电阻上。 ( ∨ )

三、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 B )

A、仅有稳态分量 B、仅有暂态分量 C、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 2、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B、电感电压必然跃变 C、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3、工程上认为R=25Ω、L=50mH的串联电路中发生暂态过程时将持续( C ) A、30~50ms B、37.5~62.5ms C、6~10ms

4、图3.4电路换路前已达稳态,在t=0时断开开关S,则该电路( C ) A、电路有储能元件L,要产生过渡过程 R1 B、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C、因为换路时元件L的电流储能不发生变化,所+ S US (t=0) 路不产生过渡过程。

RL

- 2 5、图3.5所示电路已达稳态,现增大R值,则该电路( B )

图3.4

R A、因为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B、因为电容C的储能值没有变,所以不产生过渡过+ C、因为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US C

- 6、图3.6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之前电路已达稳态,若将开关S断开,则电路中L上通过的电流i图3.5

L(0?)为( A ) A、2A B、0A + 10mH C、-2A

10V 10μF

7、图3.6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时,电容C- S 5Ω(t=0) 电压为( A )

图3.6

A、10V B、0V

32

以该电

程 在t=0时

两端的C、按指

数规律增加

四、简答题(建议每小题3~5分)

1、何谓电路的过渡过程?包含有哪些元件的电路存在过渡过程?

答:电路由一种稳态过渡到另一种稳态所经历的过程称过渡过程,也叫“暂态”。含有动态元件的电路在发生“换路”时一般存在过渡过程。

2、什么叫换路?在换路瞬间,电容器上的电压初始值应等于什么?

答:在含有动态元件L和C的电路中,电路的接通、断开、接线的改变或是电路参数、电源的突然变化等,统称为“换路”。根据换路定律,在换路瞬间,电容器上的电压初始值应保持换路前一瞬间的数值不变。

3、在RC充电及放电电路中,怎样确定电容器上的电压初始值?

答:在RC充电及放电电路中,电容器上的电压初始值应根据换路定律求解。 4、“电容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是没有电流通过的”这句话确切吗?试完整地说明。

答:这句话不确切。未充电的电容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时,必定发生充电的过渡过程,充电完毕后,电路中不再有电流,相当于开路。

5、RC充电电路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按照什么规律变化?充电电流又按什么规律变化?RC放电电路呢?

答:RC充电电路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按照指数规律上升,充电电流按照指数规律下降,RC放电电路,电容电压和放电电流均按指数规律下降。

6、RL一阶电路与RC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相同吗?其中的R是指某一电阻吗?

答:RC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RL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τ=L/R,其中的R是指动态元件C或L两端的等效电阻。

7、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中,电感两端的电压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电感中通过的电流又按什么规律变化?RL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呢?

答: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中,电感两端的电压和电感中通过的电流均按指数规律下降;RL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中,电感两端的电压按指数规律下降,电压事通过的电流按指数规律上升。 8、通有电流的RL电路被短接,电流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答:通过电流的RL电路被短接,即发生换路时,电流应保持换路前一瞬间的数值不变。 9、试说明在二阶电路中,过渡过程的性质取决于什么因素?

答:二阶电路中,过渡过程的性质取决于电路元件的参数:当R>2L/C时,电路“过阻尼”;当R<2L/C时,电路“欠阻尼”;当R=2L/C时,电路“临界阻尼”;当R=0时,电路发生“等幅振荡”。

10、怎样计算RL电路的时间常数?试用物理概念解释:为什么L越大、R越小则时间常数越大? 答: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L/R。当R一定时,L越大,动态元件对变化的电量所产生的自感作用越大,过渡过程进行的时间越长;当L一定时,R越大,对一定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过渡过

33

程进行的时间就越长。

五、计算分析题(根据实际难度定分,建议每题在6~12分范围) 1、电路如图5.1所示。开关S在t=0时闭合。则 iL(0+)为多大?

图5.1 100Ω + 10V - iL(t) + US - S(t=0) 1 2 100Ω 0.2H 0.2H 3KΩ 2KΩ 图5.2

S 解:开关闭合前,iL(0-)=0,开关闭合电路发生换路时,根据换路定律可知,电感中通过的电流应保持换路前一瞬间的数值不变,即iL(0+)=iL(0-)=0

2、求图5.2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1”和“2”位置时的时间常数。

解:开关S在位置“1”时,τ1=0.2/2=0.1ms;开关在位置“2”时,τ2=0.2/(3+2)=0.04ms 3、图5.3所示电路换路前已达稳态,在t=0关S断开,试求换路瞬间各支路电流及储能元电压初始值。

解:uC(0-)=4V,uC(0+)=uC(0-)=4V i1(0+)= iC(0+)=(6-4)/2=1A i2(0+)=0

4、求图5.3所示电路中电容支路电流的全响应。

解:换路后的稳态值:uC(∞)=6V,时间常数τ=RC=2×0.5=1μs 所以电路全响应:uC(t)=uC(∞)+[uC(0+)-uC(∞)]e=6-2e

-t/τ

-1000000t

2Ω i1(0) + 6V - 时将开

S(t=0) iC(0) 0.5μF i2(0)

件上的

图5.3

V

第9章 试题库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一系列 最大值 不同, 频率 成整数倍的正弦波,叠加后可构成一个 非正弦 周期波。 2、与非正弦周期波频率相同的正弦波称为非正弦周期波的 基 波;是构成非正弦周期波的 基本 成分;频率为非正弦周期波频率奇次倍的叠加正弦波称为它的 奇 次谐波;频率为非正弦周期波频率偶次倍的叠加正弦波称为它的 偶 次谐波。

3、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可分解为无限多项 谐波 成分,这个分解的过程称为 谐波 分析,其数学基础是 傅里叶级数 。

4、所谓谐波分析,就是对一个已知 波形 的非正弦周期信号,找出它所包含的各次谐波分量的 振幅 和 频率 ,写出其傅里叶级数表达式的过程。

34

5、方波的谐波成分中只含有 正弦 成分的各 奇 次谐波。

6、如果非正弦波的后半周与波形的前半周具有 镜象 对称关系,就具有奇次对称性,具有奇次对称性的周期信号只具有 奇 次谐波成分,不存在 直流 成分和 偶 次谐波成分,其波形对 原点 对称。

7、若非正弦周期信号波形的后半周完全重复前半周的变化,就具有 偶 次对称性,这种非正弦波除了含有 直流 成分以外,还包含一系列的 偶 次谐波,这种特点的非正弦波的波形对 纵轴 对称。

8、频谱是描述非正弦周期波特性的一种方式,一定形状的波形与一定结构的 频谱 相对应。非正弦周期波的频谱是 离散 频谱。

9、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与 正弦 量的有效值定义相同,但计算式有很大差别,非正弦量的有效值等于它的各次 谐波 有效值的 平方和 的开方。

10、只有 同频率 的谐波电压和电流才能构成平均功率,不同 频率 的电压和电流是不能产生平均功率的。数值上,非正弦波的平均功率等于它的 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 所产生的平均功率之和。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建议每小题1分)

1、非正弦周期波各次谐波的存在与否与波形的对称性无关。 ( 3 ) 2、正确找出非正弦周期量各次谐波的过程称为谐波分析法。 ( ∨ ) 3、具有偶次对称性的非正弦周期波,其波形具有对坐标原点对称的特点。 ( 3 ) 4、方波和等腰三角波相比,含有的高次谐波更加丰富。 ( ∨ ) 5、方波和等腰三角波相比,波形的平滑性要比等腰三角波好得多。 ( 3 ) 6、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有效值之和。 ( 3 ) 7、非正弦周期量作用的电路中,电感元件上的电流波形平滑性比电压差。( 3 ) 8、非正弦周期量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具有叠加性。 ( ∨ ) 9、非正弦周期量作用的电路中,电容元件上的电压波形平滑性比电流好。( ∨ ) 10、波形因数是非正弦周期量的最大值与有效值之比。 ( 3 )

三、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任意给出几种常见的非正弦周期信号波形图,你能否确定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有无恒定分量( B )

A、不能 B、能 C、不确定

2、某方波信号的周期T=5μs,则此方波的三次谐波频率为( C ) A、106Hz B、23106Hz C、63105Hz

3、周期性非正弦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谐波的频率越高,其幅值越( B ) A、大 B、小 C、无法判断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路分析试题库~各章节内容超级全(含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电路分析试题库~各章节内容超级全(含答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48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