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心理学易混淆知识点辨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5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心理学易混淆知识点辨析: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

发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这几个知识点是心理学部分考试的重点,而其中负强化与惩罚两者的涵义极易混淆,也是考试的难点,中公资深讲师孙玮结合定义及具体实例为广大考生解析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这四者之间的区别。希望考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此重难点。

一、正强化

正强化:通过呈现愉快刺激来增强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题】

爸爸告诉小俊,只要他进入班级前三年名,就给他买iphone6。爸爸运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A。解析:通过呈现愉快的刺激买iphone6来促进小俊好好学习,是正强化行为。

二、负强化

负强化: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来增强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题】

1.妈妈对小玮说,若是能进入班级的前三名,就可以在暑假中不做家务。妈妈运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答案】B。解析:做家务对小玮来说是厌恶刺激,通过撤销做家务这个厌恶刺激,来激励小玮好好学习,所以是负强化。

2.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2.【答案】C。解析:处分是厌恶刺激,通过撤销处分来巩固良好行为,是负强化。 3.古时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是( )。 A.消退 B.惩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

3.【答案】D。解析:判刑是厌恶刺激,从轻发落意味着减轻刑罚,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来增强立功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三、惩罚

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题】

1.小虎经常上课偷玩ipad,王老师发现立刻打电话告诉其父母,王老师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答案】C。解析:被告诉父母对小虎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王老师呈现这种厌恶刺激,来降低小虎偷玩ipad行为的发生频率属于惩罚。

2.爸爸对大虎说,若是没能进入班级前三名,暑假中就不能玩ipad。爸爸运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2.【答案】C。解析:不能玩ipad对大虎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大虎不学习行为的发生频率,属于惩罚。

四、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行为的发生频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例题】

小成哭着闹着要买变形金刚,姐姐不予理睬,姐姐运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D。解析:姐姐的不予理睬是通过无任何强化物的方式来降低哭这闹着要变形金刚行为的发生频率,属于消退。

最后为了更便于考生区分,特总结为表格形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心理学易混淆知识点辨析:在线全文阅读。

2015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心理学易混淆知识点辨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377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