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土壤质地完整总结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分类标准方面,国际制与美国制很近似。而前苏联卡庆斯基制则有本身的特点。卡氏分类制不仅依据物理性粘粒(<0.01mm)和物理砂粒(>0.01mm)两级相对含量,而且还考虑其它六个粗细不同的粒级含量,比较全面。而美国和国际两种分类则只考虑粘粒、粉粒和砂粒三个粒级的相对含量。卡氏土壤质地分类制的制定以前苏联不同地带性土壤大量实测数据为依据,它充分反映了全境不同类型土壤质地分布规律,科学性较强;但是土壤质地的详细命名太长。

我国国土的纬度跨度大,土壤类型多,成土条件和人为影响亦较复杂,在使用卡庆斯基基本分类制时往往遇到所测定的土壤不在其简表规定的三大类土壤范围内的难题。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土壤质地分类的基础研究,尽早制定出适于我国土壤特点的分类。

土壤质地的研究方法

手测法

在田间将预测土样放在手掌上查看土样颗粒粗细,并适当加水做成土条,根

据土粒粗细状况及可塑性来确定土壤质地属性

砂:砂粒较大而均匀,不能成球,搓团时会自行散开; 砂壤:刚可形成小团或小土条,但很易散开成碎块; 轻壤:可以搓成3mm粗细小圆条,但易行成裂块;

中壤:粘粒、砂粒大致相等,易搓成圆条,但当弯曲成环时,易裂开; 重壤:易搓成条或弯曲成环,但表面有裂纹或环状圆条压扁时有裂纹: 粘土:易搓成条并形成环状,环状圆条压扁时也不发生裂纹。 土壤颗粒组成分析法 土粒分散

物理的分散方法不用化学分散剂,只用物理的、机械的方法加以分散,属于此种分散法主要有三种其一是超声波法,将欲测土样直接用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处理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但由于超声波在工作过程中频率和强度难以稳定,有时还可以破坏土粒,致使分析精度受到了影响,因此,许多土壤学家对超声波法持反对态度;其二是机械分散法,浸泡、振荡和将土样加水拌成浆糊状加以搅拌揉擦;其三是加热煮沸;物理分散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往往分散不彻底,分散效果不够理想。 化学分散法

酸碱化学分散法,在分散过程中,首先用稀酸淋洗土样中游离的碳酸钙、镁盐类和交换性钙、镁离子,之后用Na+将土样分散。卡庆斯基分散处理法即属于此种,卡氏法:土样先用0.05MHCl淋洗,将土样中水溶盐、石膏、碳酸钙(或碳酸镁)及交换性Ca2+,Mg2+淋洗,随后再用1M NaOH(按交换容量)将土样处理为Na+饱和。淋洗时可能引起淋失量增加,卡氏法提出淋失量处理方法。

强碱弱酸盐分散法,对于游离碳酸钙含量较高的土壤,用稀酸进行淋洗后的洗失量要高达10~20%以上,其在粒级中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难以恰当地确定这部分较高洗失量属于哪一种粒径。因此用一些缓冲性的盐类——焦磷酸钠(Na4P2O7)和六偏磷酸钠(Na6P6O18,或(NaPO3)6)作为分散剂;用这些分散剂中的钠离子取代土壤胶体和溶液中的钙、镁离子,使其与酸根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一般酸性土壤其化学分散剂多采用NaOH;中性钙质的土壤采用草酸钠(Na2C2O4)为宜;石灰性土壤其化学分散剂最好采用焦磷酸钠(Na4P2O7)、和六偏磷酸钠(Na6P6O18)。作用机理是所用的化学分散剂中阴离子可与Ca2+、Mg2+形成难溶性化合物。并且P2O74-和 PO43- 可与Ca2+作用并在富含Ca2+的石膏和方解石晶体表面形成胶膜,防止钙离子继续溶解而不利于土粒的分散。

物理-化学联合分散法

(淋洗)化学分散剂-煮沸法,将土样先加入化学分散剂处理,然后再用物理的方法促进化学分散剂分散作用。如果土样含有游离的碳酸钙,须先用稀盐酸淋洗土样,去除游离的碳酸盐,然后再加入分散剂,并加热煮沸(或振荡)一定时间的分散效果较为令人满意。

超声波-化学分散剂法将土样加入化学分散剂(Na4P2O7或Na6P6O18)后振荡摇匀,使之形成土壤悬浮液,再用超声波处理土壤悬浮液。

国内对于土壤颗粒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常采用酸碱化学分散剂法,即将过1mm筛的土壤颗粒径0.2M HCl去土壤中碳酸盐,之后,再用0.05M HCl淋洗,使土壤胶体全部被H+所饱和。再用Na+分散剂分散土壤。对不同类型土壤加入不同的 Na+分散剂:石灰性土壤用偏磷酸钠;中性土壤用草酸钠;酸性土壤用

氢氧化钠。 土壤比表面法

在实际应用中是根据等温吸附的理论测定土壤的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总表面积,即“比表面积”:土壤单位质量的表面积称为质量比表面Sm,土壤单位体积的表面积称为体积比表面Sv,其单位分别为m2 g-1 和 m2 ﹒cm-3。 Sm=As/Ms Sv=As/Vs

土壤比表面积S的数值主要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矿物组成,不同类型的矿物的比表面积差异很大 土壤比表面的测定

测定土壤比表面的方法是以土壤固体颗粒吸附现象为基础的吸附法 测定表面积的方法还有许多种:

①根据颗粒大小算表面积的几何计算法; ②气体渗透法和甲基蓝法; ③由负吸附量计算表面积法;

④ 用电位滴定曲线来计算铁铝氧化物的表面积法; ⑤ 氢氧化钠滴定法;

⑥ 电子显微镜观测法和低角度χ衍射分析法。 但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吸附法。 氮气吸附法:

一种方法是利用BET气体吸附仪。使一定量的氮、氦的混合气体连续通过土样时,氮气就会被吸附在土壤的表面,而使气体浓度发生变化,这种浓度的变

化可以用热性元件检出,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从而得到吸附量V,依次改变通过土样的氮气分压P1P2 …,可得到相应的吸附量V1V2…值,然后根据BET绘制出直线图,根据截距α和斜率β求出土壤单分子层吸附量 和土壤比表面积 。利用BET气体吸附仪法比较简便,但是精确度不高,且需要特殊BET气体吸附仪。另一种方法—是很早就已经被采用了的滴定管容量法:将试样装入容器,接上真空泵回路,进行减压脱气法,然后用液态氮冷却,在一定的平衡压力下,让土样与氮气接触,用滴定管测定吸附量,这个方法精确度较高。总之氮气吸附法在测定技术上相对复杂,要求的条件也很高,特别是氮气与粘土表面的亲合力小,气体不能进入晶层之间,所以,测定的表面只能代表外表面积,因此这种方法不能测定膨胀性矿物的内表面积。 水蒸汽吸附法

仪器:可抽真空的硫酸干燥器法4个,普通干燥器1个,真空泵,万分之一天平,烘箱等。药品:P2O5.浓硫酸 测定步骤:

1.硫酸水溶液的配置:首先查25℃时硫酸水溶液浓度与相对湿度(P/Po×100)的关系,制备出一系列相对湿度在0.05

3.取土样2~3g(4份)装入称量瓶放入装有P2O5干燥剂的干燥中过夜即可脱水;或者用浓硫酸干燥器脱水,但是需要2~3日可达恒重

4.然后将土样分别放入装有各种浓度(55.01%、57.76%、60.80%、64.45%)硫酸水溶液的干燥器中,密闭好干燥器后,用真空泵抽真空约20min。在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土壤质地完整总结版(3)在线全文阅读。

土壤质地完整总结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28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