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学 案
四年级下册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5例2 ) 主备人:第二组 课题 目标 重点 难点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型 新授 复习旧知:根据下面三个数写四个算式 1、(出示例2情境图)。根据图你获的什么信息? 用加法怎么计算?用乘法怎么计算?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用加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 小结:求( )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3、你认为什么是乘法?这句话的重点词语是什么 ? 4、3×4=12,3,4,12分别叫什么? 5、第2题: (1)获得什么信息? (2)独立列式解答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3)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4)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怎样算? (5)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除法? 教学流程及简单说明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这样解答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关系解决相应的问题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一、复习旧知 用7、8、56这三个数写出4个算式。 ( )( )( )( ) 二、组内合作、探究新知
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小结: 叫做除法。 3、我还知道了: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 )×因数 商=( )÷除数 因数=( )÷另一个因数 除数=( )÷商 被除数=( )×除数 4、除法是( )的逆运算。举例说明 5.想一想: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前面的算式,直接写出后面两道题的得数。 36×14=504 504÷14= 504÷36= 425÷17=25 17×25= 425÷25= 2、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13=403 ( )÷25=32 444÷( )=12 42×( )=966
6、你认为乘法与除法间有什么关系? 举例说明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说说我的收获 1、课本P6做一做第一题。 2、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关系》集体备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