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的有关问题
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经常保持无缝线路的原设计标准,保证轨道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线路状态良好,使列车按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不间断地运行,并尽可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必须拟定专门的规定,如起道、拨道、捣固、更换轨枕、维修扣件等必须有所限制,否则,无缝线路抵抗胀轨的阻力将被破坏,会诱发轨道失稳,影响行车安全。
4.1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规定
1.在无缝线路上进行可能降低无缝线路的抵抗阻力作业时,对作业必须有所限制,如一次起道量不得超过30mm,一次拨道量不得超过10mm。
2.在起道、拨道之前,应预卸计划补充道碴,以保证作业后轨枕盒内填满道碴和填足道床肩宽。
3.在进行降低无缝线路抵抗阻力的维修作业时,应发出列车慢行的通知,限制行车速度。
4.凡进行降低无缝线路抵抗阻力,或进行松开扣件的维修作业,应尽量安排在接近锁定轨温的温度下进行。超过锁定轨温10—15℃时,禁止起道、拨道和整修。必要时先放散应力,然后作业。
5.禁止连续更换轨枕,并限制在每根钢轨长度范围内一次换枕根数,限制抽换轨枕的间隔。关于抽换轨碗时对钢轨温度和慢行的要求,同前几项的规定大致相同。
4.2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特点
由于无缝线路较普通线路,在结构和技术要求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养护维修作业中,也具有其独自的特点:
11
4.2.1具有季节型特点
无缝线路的突出问题是要与轨温作斗争。无缝线路的全年维修计划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和规律,以及其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并充分考虑“冬防断、夏防胀”的计划预防性原则。气温较低的季节,安排锁守轨温较低或较薄弱地段进行综合维修;气温较高的季节,安排在锁定轨温较高地段进行综合维修;高温季节应不安排综合维修和影响线路稳定性的作业。
4.2.2作业要受轨温条件限制
无缝线路的维修计划,必须按照作业项目对道床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锁定轨温的高低进行安排。影响稳定性的作业项目要安排在气温比较接近锁定轨温的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进行,并要按锁定轨温的高低合理确定时间。6、7、8月份的高温季节绝对禁止做破坏轨道稳定性的工作,如必须进行综合维修或成段保养时,一定要先放散后作业,以后要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重新做好放散和锁定线路工作。其它保养、临时补修作业采取调整作业时间,以使作业轨温符合规定。
因此,工务段必须把准确掌握锁定轨温,加强管内轨温观测分析,掌握轨温变化规律,作为搞好无缝线路养护维修工作的前提。
4.3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原则 4.3.1基本原则
(1)、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综合养护维修。
在计划维修中要突出“五项重点工作”:加强锁定提高线路阻力;整修轨道几何尺寸,特别是拨正方向;消灭钢轨硬弯和空吊板;清筛不洁道床;综合整治钢轨接头,修理钢轨。
12
(2)、作业时,要坚持“严、全、细”要求。
即作业温度条件和标准要严,作业项目要全,作业工作要细。 (3)、严格控制温度力及其它附加力处于合理范围内。 (4)、加强线路结构,增强线路阻力和轨道框架刚度。
4.3.2一般要求
(1)、锁定轨温要准确可靠。实际锁定轨温是在设计锁定轨温增减5℃范围以内缩定的,若锁定轨温不准,则会直接影响维修作业的安全,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应力放散与应力调整。
(2)、缓冲区全部接头螺栓应经常保持拧紧达到规定扭力矩。 (3)、各种配件按规定设置齐全,无失效。 (4)、防爬设备齐全,无失效。 (5)、线路方向良好。 (6)、道床经常保持良好。
(7)、路基应无下沉、翻浆冒泥等病害
4.4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温度应力放散
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与调整,是线路大维修工作的一项重要作业。无缝线路的铺设一年四季都要进行,这就必然要发生锁定轨温不在设计范围之内,夏季超出上限、冬季低于下限的情况。运营线路局部位移与变形,也是常见的事。这就决定了线路的大维修工作都应进行应力放散与调整的任务。
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与调整,是把没有在设计允许的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的无缝线路,以及运营中锁定轨温发生了变化的无缝线路,经放散或调整后,重新锁定,使锁定轨温处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常用的放散方法有两种:
一是温度控制法,在合适的轨温范围内,使钢轨自由伸缩,充分放散钢轨应力,而后合拢锁定。锁定后重新设置防爬观测标记。如有测标,应
13
重新测量并记录初始读数。
二是长度控制法,是根据已知锁定轨温和放散计划锁定轨温,算出放散长度,这一长度即为放散时应控制的放散量。此法最好在封锁线路条件下采用拉伸器放散。
此法的缺点是:它的放散量是根据原锁定轨温算出的,其准确程度取决于原锁定轨温是否准确和有无变化,难以彻底充分地放散。
4.5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故障的产生及处理 4.5.1胀轨跑道及其处理
胀轨跑道是轨道丧失稳定时出现的线路变形。当温度升高,钢轨轴压力增大,线路缓慢的出现弹性弯曲,这种现象称为胀轨;当轴压力继续增大,超过临界后,线路突然在最薄弱地段鼓出带有明显的动态特征,这种现象称为跑道。
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得知,无缝线路的胀轨跑道的原因,不是温度力过高,就是线路阻力下降或线路方向偏差超限。 (1)胀轨跑道发生的一般规律
①胀轨跑道的主要原因是纵向力过大和道床阻力不足。温度力过大主要原因是锁定轨温下降或不准。道床阻力不足是由于各种扰动道床的作业引起的。
②约有90%的胀轨跑道事故发生于线路作业中间或作业后1~2天内。 ③胀轨跑道事故往往发生在晴天的下午2~6点。因为上午作业道床松动,工人在现场,如发生胀轨预兆,可作应急处理,而下午温度继续上升,线路继续变化,工人不在场即会发生事故。
④胀轨跑道事故多数发生在晚春及初夏。因为4~5月间开始大量维修作业,扰动道床,而且线路经过寒冬,局部钢轨可能有大量收缩,锁定轨温下降,存在应力峰。因此,晚春初夏遇有气温上升,较容易发生跑道。
⑤长轨铺于晚秋或冬季,气温较低,又未彻底放散应力时,容易发生跑道。另外,如冬季断轨修复或发生的重伤轨在冬季修复时,修复地点附
14
近容易在高温时跑道。
⑥跑道常发生在线路陡长下坡终端或列车制动地段,也常发生在平交道口、桥头及曲线头附近。
⑦跑道常发生于缺碴、扣件松弛地段,也常发生于线路方向、水平不良及波磨钢轨地段。
⑧曲线比直线容易跑道。曲线跑道常为向外的单波,跑道量较小;直线跑道常为S波,跑道量较大。
⑨跑道常发生在列车走行的时候,且常在货物列车的中后部开始。这是因为列车经过时产生横向冲击力,钢轨负弯矩部分道床阻力下降,且轨温上升等缘故。资料表明,一趟长大货物列车通过时,轨温可上升11℃左右。
(2)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发生的原因
1、实际锁定轨温下降而导致温度力过大。造成实际锁定下降,主要有三种原因:①长轨爬行(伸缩)不均,产生附加压力;②固定区发生断轨,断轨处温度拉力降为0,若在低温焊复,则在高温时,断缝附近必然会出现较大的温度压力,遇有作业时,在这个压力峰处将造成线路失稳;③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会自动下降6℃~10℃,甚至还多。
2、轨道原始变形增大,特别是在曲线地段发生较多。
3、道床阻力降低,表现在道口、桥头、及其它缺碴地段,扰动道床作业后以及列车运行中。
4、轨道框架刚度降低,如扣件松动、防爬设备失效等。 5、违章作业,尤其是超温作业或超过作业标准规定限度时。 6、低温时,成段进行线路作业将导致道床阻力下降,伸缩区延长,到温度升高时,在伸缩区与固定区交接处将因伸缩区延长将出现更大的温度压力峰。
(3)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预防
防治胀轨跑道上无缝线路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它贯穿于无缝线路管理的全过程,为此必须制订防治的措施。防止胀轨跑道的发生是工务部门无缝线路夏季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杜绝胀轨跑道的发生是无缝线路维修工作中的一个永久的主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预防胀轨跑道的预防措施。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无缝线路铺设与养护维修的有关问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