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定减免? B. 法定减免 C. 临时减免 D. 行政减免 50. 以下不属于外贸法的立法宗旨的是( )
A. 扩大对外开放 B. 发展对外贸易 C. 维护对外贸易程序 D. 维护国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51. 根据我国现行进口货物国内税征税制度,我国对进口产品实行与国内产品( )原则
A. 差别纳税 B. 同等纳税 C. 共同纳税 D. 互惠纳税 52. 原产地原则被称为国际贸易中货物的( )
A. 经济国籍 B. 政治国籍 C. 文化国际 D. 社会国籍 53. 早在实行对外开放初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确定了( )经济发展战略。
A.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B. 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C. 重点开放沿海城市、逐步向内地开放 D. 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54. 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
A. 商品出口 B. 许可证贸易 C. 直接投资 D. 工程承包 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
A. 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 B. 服务贸易加速发展 C. 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化 D. 资源贸易加速发展 56. 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 )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57. 以下不属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的是( )
A. 主动性 B. 跨越性 C. 可控性 D. 渐进性 58. 以下不属于服务贸易壁垒措施的是( )
A. 服务产品移动的壁垒 B. 服务接受者的壁垒 C. 人员流动壁垒 D. 资本流动壁垒 59.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层次不包括( )
A. 国家商检部门 B. 商检协会 C. 检验机构 D. 各地商检机构
二、多选题
60.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重点放在由主要出口( )。
A. 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
B. 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C. 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D. 低附加值产品向主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 E. 浅加工产品向主要出口深加工产品的转变 61. 科技兴贸“十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是( )。
A.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 B. 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 C. 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D. 加强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 E. 构筑科技兴贸服务体系
6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细化,( )趋势大大强化。
A. 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际分工 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 C. 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 D. 行业内部的国际分工 E. 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 63. 中国利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有( )
A. 建立合资经营企业 B. 建立合作经营企业 C. 建立外商独资企业 D. 中外合作开发 E. 利用BOT方式 64.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应该坚持 ( )
A. 独立自主 B. 自力更生 C. 平等互利 D. 符合我国国情 E. 专业化于高科技领域 65. “大经贸”战略的内涵是 ( )
A. 大开放 B. 大融合 C. 功能大转变 D. 协调发展 E. 以人为本
66. 利用外资的作用有 ( )
A. 是弥补我国建设资金不足的重要资金来源
B. 外商投资工业的迅速扩张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明显
C. 外商投资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税收来源 D.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E. 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6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 )
A. 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平均增长速度 B. 低于同期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 C. 高于同期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 D. 低于同期发达国家GDP平均增长速度 E. 与同期世界贸易平均增长速度持平
68.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 )形态论证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A. 实物 B. 价值 C. 货币 D. 使用价值 E. 价格 69. 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是( )。
A. 陆地边境开放市镇 B.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经济特区 D. 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E. 沿江港口开放城市
70.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继续开放沿海地区的同时,进一步开放了( )
A. 内地中心城市 B. 沿江港口城市 C. 经济特区 D. 陆地边境城镇 E. 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71. 我国经济特区包括( )
A. 深圳、珠海 B. 大连、海南 C. 汕头、海南 D. 浦东、厦门 E. 深圳、湛江 72. 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是( )
A. 以质取胜战略 B. 市场多元化战略 C. 进口替代战略 D. 西部大开发战略 E. 科技兴贸战略 73. 制定出口商品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合理安排出口商品结构 B. 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 C. 扩大出口创汇能力 D. 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E. 提高出口经济效益
74. 现阶段我国仍要发展轻纺产品出口,是因为其( )
A. 可以吸收众多劳动力 B. 技术含量高 C. 具有比较优势 D. 仍具有一定创汇规模 E. 符合以质取胜战略要求
75. 我国应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的出口市场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港澳地区 D. 俄罗斯 E. 欧盟国家
76. 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中包括的所有制成分有 ( )
A. 公有制企业 B. 获得外贸经营权的私营生产企业 C.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D. 外商独资企业 E. 中外合资企业
77. 对外贸易从( )方面直接和间接的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
A. 进出口关税 B. 生产出口商品的国内税收和利润 C. 进口物资投入生产后说产生的税利 D. 外贸企业获得利润 E. 优化产业结构
78. 对外贸易在推动国内生产中的作用表现在 ( )
A. 组织产品出口,使我国产品加入国际竞争 B. 促进国内产业的技术改革和结构调整
C. 进口所需技术、生产设备、原材料,促进生产发展 D. 引进技术的扩散效应可以促进其他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 E. 对外贸易增加我国资金存量 79. 国际分工是 ( )
A. 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B.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C. 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D.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只有利没有弊,应该没有任何限制的参与国际分工 E. 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80. 按照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 )的存在使国际贸易可以增加一国价值总量
A. 绝对优势 B. 比较优势 C. 生产力发展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E. 各国产业结构的不同
81. 在存在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对外贸易双方都可以通过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从而实现 ( )
A. 社会劳动的节约 B. 实用价值的转换 C. 实物形态的平衡 D. 国内价值的增值 E. 国际价值的增值 82. 对外开放的最主要内容是 ( )
A. 利用外国资金 B. 发展对外贸易 C. 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D.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E. 文化交流 83. “大经贸”战略的目标是 ( )
A. 实现外经贸的适度超前增长,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B. 实现外经贸的集约化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
C. 是要实现市场多元化,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市场
D. 要实现地区分工合理化,改变个地区出口产业雷同化现象,形成个地区之间外经贸合理协调发展的格局
E. 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84. 出口贸易成为我国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因为我国 ( )
A. 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B. 出口市场实现了多元化 C. 加工贸易迅速发展 D.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E. 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85. 我国机电产品的优势 ( )
A. 我国机电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门类齐全,有一定规模、基础较好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 一些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在性能和质量上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出口能力
C. 我国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D. 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建设成套项目和交钥匙工程,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实用性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01批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大纲(对外贸易大学)22(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