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甲午一百二十年祭》(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无法保护自己的主权,更无力保证人民不受悲惨的屈辱。 二、将士忠魂祭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奋勇冲锋陷阵、为国慷慨捐躯的猛士。在这一场大败仗中,中国军队的将士们勇敢战斗,奋不顾身,3万多中华儿男为国捐躯。每一个抗击外来侵略而牺牲的烈士,都不应该被遗忘。

将士们在以身殉国时的壮言和壮举,光照千秋。 邓世昌:“致远”号巡洋舰舰长。

千秋壮言:“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史称黄海“大东沟海战”的甲午海战打响。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致远号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日舰官兵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的爱犬游到邓世昌身旁,用嘴衔邓的胳膊相救,邓世昌毅然按犬首入水,和自己一同沉没于波涛之中。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致远官兵除7人生还,全舰250余人壮烈殉国。 生碎倭敌胆,死称大海雄。至今思致远,满舰尽豪英! 左宝贵:总兵、记名提督,平壤战役指挥者之一。

千秋壮言:“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矣!”

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血战疆场,壮烈牺牲的第一位清朝高级将领。 1894年7月25日夜,日本陆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进攻,战争爆发。清政府急调集左宝贵率军入驻平壤。左宝贵到达平壤后,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但主帅叶志超怯弱无能,企图弃城逃跑。左宝贵誓与平壤共存亡,慷慨陈词说:“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矣!”

9月 15日清晨,日军对平壤发起总攻。左宝贵率部防守城北牡丹台、玄武门一线。日军7000多人分几路强攻牡丹台,左宝贵抱定必死的决心,指挥部下奋力反击。他穿上黄马褂及顶戴,立于城头,亲自督战。部下劝他脱下黄马褂和顶戴,以免引起敌人注意。左宝贵坚定地回答:“我穿朝服,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已经决心战死在这里。难道还怕敌人看见吗?”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敌人。部下见主帅临危不惧,均奋力搏战, 拼死抗敌,给日军以重大杀伤。战斗从黎明打到午后,持续了十几个钟头。这时,日军调来野炮轰击玄武门城楼。一颗炮弹在左宝贵身边爆炸。左宝贵壮烈牺牲。 林履中:“扬威”号巡洋舰舰长。 千秋壮举:登台一望,奋然蹈海。

“大东沟海战”中,扬威舰处于右翼阵脚最外侧。扬威是北洋水师中舰龄较老,作战和防卫能力较弱的老舰,海战中和超勇舰一起,遭到日本吉野等四舰的猛攻。扬威中弹起火,正在此时,济远舰竟然转舵逃跑,逃跑中又撞到扬威的舵叶,扬威航行速度更慢,敌弹射入机舱,舱内弹炸火起。危急时刻,林履中亲率千总三副曾宗巩等发炮攻敌不止。但扬威首尾各炮已不能转动,舰身渐沉于海。林履中登台一望,奋然蹈海。大副郑文超和二副郑景清同时落水。当时,左一鱼雷艇驶至,投长绳相援,林履中拒绝救援,沉波殉国。

黄建勋:“超勇”号巡洋舰舰长。 千秋壮举:推而不就,随波而没。

“大东沟海战”中,日本海军以四艘战舰攻击北洋水师 “扬威”“超勇”两艘弱舰。在黄建勋指挥下,超勇全舰官兵誓死作战,但舰龄十余年的老舰,敌不过日本的四艘主力舰,激战中超勇舰中弹甚多,特别是一敌弹击穿舱内,引起大火,刹那间超勇全舰被黑烟笼罩,最终被烈火焚没。黄建勋落水后,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援之,黄建勋推而不就,随波而没。 翁守瑜:“超勇”号巡洋舰大副。 千秋壮言:“全船既没,吾何生为?”

“超勇”中弹引起火灾,翁守瑜协助黄建勋指挥全舰官兵,一面救火,一面抗敌。在烈焰升腾,船体严重右倾的危急关头,仍发炮攻击敌舰不止,表现了与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不久,日本舰队本队6艘军舰又至,合力聚攻。超勇火发船毁,黄建勋蹈海殉国。翁守瑜竭力调遣施救,但已无可挽回,船将沉没,翁守瑜也准备投水。左右来救援相劝,翁守瑜说:“全船既没,吾何生为?”挣脱左右,一跃而逝。

林永升:“经远”号巡洋舰舰长。

千秋壮言:“尽去船舱木梯,将龙旗悬于桅头”。

战争爆发前,林永升就以大义晓喻部下,闻者都为之感动。“大东沟海战”开战,林永升下令“尽去船舱木梯”,“将龙旗悬于桅头”,以示誓死奋战。炮战两小时后,其右侧的超勇、扬威中弹焚没,日舰又专力围攻经远,并将其逼出阵外。林永升指挥全舰,奋力摧敌,发炮以攻敌。激水以救火,依然井井有条。当他发现一敌舰中弹受伤,便下令“鼓轮追之,欲击使沉”,日舰急发排炮拦阻,林永升不幸突中炮弹,脑裂阵亡。其舰大副、二副亦先后牺牲。经远在烈焰中沉没。

林泰曾:左翼总兵兼“镇远”号铁甲舰舰长。 千秋壮言:“舰存与存,舰亡与亡”。

“大东沟海战”临战,林泰曾下令卸除舰上的舢板,以示“舰存与存,舰亡与亡”。海战中,林泰曾指挥镇远沉着应战,与旗舰定远紧密配合,重创日舰西京丸。下午3时左右,定远舰中弹起火,并遭受日本4舰的围攻,形势异常危机。林泰曾急指挥镇远上前掩护,使定远得以扑灭大火,转危为安。下午3时20分以后,战场上只剩下定远、镇远2舰与日本本队5舰厮杀。在日舰炮火的猛烈攻击下,镇远致伤上千处,但仍一面救火,一面抵敌。由于镇远与定远配合默契,最终顶住了5艘日舰的围攻,并将日本旗舰松岛击成重伤,完全丧失了指挥和战斗能力。下午5时30分,日本舰队首先撤离战场,海战结束。

十月十六日,北洋舰队自旅顺撤往威海,舰队在进入威海港时,镇远不慎擦伤。大战之际,巨舰受损,林泰曾极为忧愤,引咎自责,当晚服毒身亡。

杨用霖:继任左翼总兵,代理“镇远”号铁甲舰舰长。 千秋壮言:“时至矣!吾将以死报国”。

“大东沟海战”打响后,杨用霖对部下说:“战不必捷,然此海即余死所!”又说:“时至矣!吾将以死报国”。部下激动地说:“公死,吾辈何以为生?赴汤蹈火,惟公所命!”海战中,杨用霖协助林泰曾,指挥全舰将士奋力鏖战。在旗舰定远中弹起火、烈焰向全舰蔓延的危急关头,杨用霖突转镇远之舵,挡在定远之前,并向敌舰发起攻击,使定远得以及时扑灭大火,从容应敌。

林泰曾自杀后,杨用霖升护理左翼总兵兼署镇远管带。当时旅顺已经失陷,镇远无法进坞修理,杨用霖带领人员想尽办法,日夜赶修,终于将舰底补好。1895年2月11日,困守刘公岛、拒绝投降的丁汝

昌和刘步蟾先后自杀。北洋水师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等投降派,胁迫推举杨用霖出面与日军接洽投降。杨用霖严词拒绝。回舱后,他口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用枪从口内自击,壮烈殉国。

王国成、李仕茂:北洋水师水手。 千秋壮举:挺身而出,重创吉野。

1894年7月25日拂晓,济远、广乙从牙山启碇返航。7时55分,二舰驶近丰岛西北海面时,日本吉野等三舰横海而来,齐向济远发射排炮。济远“奋力抵御,大副沈寿昌、二副柯建章先后中炮牺牲,弁兵阵亡十三人,受伤二十七。管带方伯谦见大副、二副阵亡,下令转舵逃避。

济远逃后,日舰吉野从后追赶,方伯谦下令挂白旗,一会儿又加挂日本海军旗。吉野仍尾随不舍。眼看吉野愈来愈近,水手王国成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奔向舰尾主炮,水手李仕茂从旁相助,连发4炮,其中3炮命中吉野。吉野顿时火起,船头前倾,不敢再进。于是,济远得安全返航威海。

身为二等水手的王国成,本没有发炮资格,而且也没有舰长发炮的命令。但他临危不惧,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挺身而出,连发四炮,重创日舰吉野,扭转战局,使济远舰转危为安,得到全舰将士的深深崇敬。

他永远值得我们深深的崇敬! 张文宣:刘公岛护军统领。 千秋壮言:“先用力,后用命”。

1887年,张文宣被调率军驻刘公岛,先后修筑五座炮台、地阱炮一座。同时督率士兵加练新式陆操,使刘公岛居然成为海防重镇。 “大东沟海战”后,日本海军多次到刘公岛外扰袭,均被张文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甲午一百二十年祭》(2)在线全文阅读。

《甲午一百二十年祭》(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073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