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population);然后依据环境特征(优化问题特征)评定各个体的优劣(其适应度(fitness)来定义);对适应度较差的个体进行淘汰,选取适应度好的个体(类比生物选择),在其上进行杂交,变异等操作形成新的群体;最后再进入下一轮遗传进化,上述过程不断迭代,直到群体满足了某条件,此时出现了满足要求的优化解。
对于计算机问题而言,一般要将问题的解进行编码,编码成二进制字符串,杂交和变异就在这些字符串上进行。
遗传算法可以很好解决很多的优化问题。 (2) 课程设计目的 体会遗传算法思想,能够设计并编写遗传算法的相关操作函数,并能够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具体问题。
(3) 基本要求
① 编写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函数,包括选择,变异,交叉等。 ② 应用遗传算法实现求解如下函数的极值 f(x)=x*sin(10*π*x)+1.0 x∈[-1,2]
③ 结果精度要求在小数点后六位。 ④ 给出算法效率分析的实验结果。 (4) 实现提示
根据精度要求确定个体的二进制编码位数,同时要确定该编码和[-1,2]间数的换算规则,由于是求最大值的问题,所以适应度函数就可选为f(x),值越大的个体适应度越好。关于交叉和变异的方法参阅相关资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详细要求(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