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控制的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 22
5 机械手手臂机构的设计
5.1 手臂的设计要求
(1)手臂的结构和尺寸应满足机器人完成作业任务提出的工作空间要求。
(2)根据手臂所受载荷和结构的特点,合理选择手臂截面形状和高强度轻质材料。 (3)尽量减小手臂重量和相对其关节回转轴的转动惯量和偏重力矩,以减小驱动装置的负荷;减少运动的动载荷与冲击,提高手臂运动的响应速度。
(4)要设法减小机械间隙引起的运动误差,提高运动的精确性和运动刚度。采用缓冲和限位装置提高定位精度[14]。
本设计中手臂由气缸驱动实现上下运动,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还设计有两根导柱导向,以防止手臂在活塞杆上转动,确保手臂随机座一起转动。它的结构如图5-1所示。
1.横梁 2.导向柱 3.活塞杆 4.螺母 5.垫片 6.气压缸 7.支撑架
图5-1 手臂结构图
选用轴向脚架型气压缸,活塞杆末端为外螺纹结构,手臂与末端执行器连同活塞杆一起转动。
5.2 伸缩气压缸的设计
5.2.1 气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1.气缸内径和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末端执行器的尺寸,采用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初定内径为
?50。
由d/D?0.2?0.3,可得活塞杆直径:d?(0.2~0.5)D?10~25mm
基于PLC控制的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 23
圆整后,取活塞杆直径d?18mm
由《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手册表4-1气压负载常用工作压力,取气缸工作压力
p?0.4MPa
由公式(4-4)、(4-5):
F1??D2p4??
F2??(D2?d2)p4??
计入载荷率就能保证气缸工作时的动态特性。若气缸动态参数要求较高;且工作频率高,其载荷率一般取??0.3~0.5,速度高时取小值,速度低时取大值。若气缸动态参数要求一般,且工作频率低,基本是匀速运动,其载荷率可取??0.7~0.85。 得 F1?667N,F2?580N。 2.缸筒壁厚和外径的设计
缸筒直接承受压缩空气压力,必须有一定厚度。一般气缸缸筒壁厚与内径之比小于或等于1/10,其壁厚按薄壁筒公式(4-9)计算:
??DPp/2[?]
设计的伸缩气缸缸筒材料为:铝合金ZL106, [?]=3MPa 代入己知数据,则壁厚为:
??DPp/2[?]
?50?1.5?4?105/(2?3?106)
?5(mm)取??7mm,则缸筒外径为:D1?50?7?2?64(mm)。 3.手部活塞杆行程长l确定
按设计要求,X轴小臂伸缩距离为10cm,即100mm。为防止活塞与缸壁碰撞,活塞行程留有一定的余量。
故行程查有关手册圆整为l?120mm。 4.活塞杆稳定性的计算:
当活塞杆的长度L?10d时,一般按压杆稳定性来计算活塞杆直径。
当气缸承受的轴向负载Fpu达到极限值Fk后,极微小的干扰力都会使活塞杆产生弯
基于PLC控制的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 24
曲变形,出现不稳定现象,导致气缸不能正常工作。
活塞杆稳定性条件是:
Fpu?Fk (5-1) nk式中,
Fpu-气缸承受的轴向负载,即气缸的理论输出推力,N Fk?气缸的压杆稳定极限力,N
nk-气缸的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一般取nk?2~6
气缸的压杆稳定极限力与缸的安装形式、活塞杆直径及行程有关[15]。当长细比LK?85m时,
Fk?m?2??/L2 当长细比LK?85m时,
Ff?1k?1?a n(L2K)式中,
L? 活塞杆计算长度 (m) K?活塞杆横截面回转半径,
实心杆K????d 14 空心杆K?d2?d20/4 ??活塞杆断面惯性矩
实心杆???d464 空心杆???(d4?d40)/64 d0?空心活塞杆内孔直径(m) ?1?活塞杆截面积
实心杆?1??d24 (5-2)
(5-3)
5-4) 5-5)
5-6)
5-7)
5-8)
(((((基于PLC控制的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 25
空心杆?1??4(d2?d02) (5-9)
m?系数,查下表
??材料弹性模量,对钢取??2.1?1011pa
f?材料强度实验值,对钢取f?49?107pa
a?系数,对钢取a?15000
查阅机械手册气缸设计章[16]由表得安装方式为固定-自由式 取m?代入公式(5-4)至(5-9):
实心杆K?dLK4?4.5
1 4?1784.5?39.56
85m?85?1?42.5
4由于 L用公式(5-3):
Fk?f?1
aL21?()nKK?85m
49?107???4?0.0182
41??39.5625000?55389(N)
Fk55389??9231.5?Fpu?F1?667(N) nk6所以该活塞杆满足稳定性条件。 5.驱动力校核
kg,估算为3kg,设计加速度a?10m/s,则惯测定手爪与手爪气缸质量为2.3682性力:
F惯?ma (5-10)
?3?10?30N
基于PLC控制的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 26
考虑活塞等的摩擦力,设定摩擦系数k?0.2,
Fm?k.F惯
?0.2?30?6(N)
总受力F0?F惯?Fm
?30?6?36(N)
F0?F1
所以该气缸的尺寸符合实际使用驱动力要求。 6.耗气量的计算:
气缸的耗气量与缸径、行程、工作频率和从换向阀到气缸的连接管路容积(死容积)有关,气缸每分钟消耗的压缩空气流量Q为:
Q??s4n(2D2?d2)(m3/min)
式中,
D-气缸缸径,m
d-活塞杆直径,m
s-活塞行程,m
n-气缸活塞每分钟往复次数
此公式未考虑气缸内的死容积,因此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小,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正。
3.14?0.1?30?(2?0.052?0.0182)?0.011m3/min 47.气缸进排口的计算
Q?气缸的进排气口当量直径的大小与气缸的耗气量有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气缸的进气口、排气口尺寸相同。气缸进排气口当量直径d0用下式计算:
d0?2式中,
Q??(m)
Q-工作压力下气缸的耗气量,m3/s
?-空气流经进排气口的速度,一般取??10~15m/s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论文完整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